京東第二季度財報解讀:技術和零售基礎設施建設投出最多

8月16日,京東發佈了2018年第二季度財報,報告顯示,京東二季度淨營收1223億元,同比增長31.2%,創下單季淨收入的新高,這也是京東連續9個季度實現盈利。除了營收之外,從財報中不難發現,京東在研發和無界零售方面投入居多。

京東第二季度財報解讀:技術和零售基礎設施建設投出最多

技術投入佔比達 京東在搏未來

儘管京東淨收入達到1223億人民幣,但歸屬普通股東的持續經營業務利潤僅為4.781億人民幣,遠低於去年同期的9.765億元人民幣。其實這跟京東持續不斷的為科技投入相關。數據顯示,京東集團當季用於技術研發的投入增加至27.81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的15.46億元大幅增長79.8%。與之相比,京東的營收成本、履約成本、營銷成本分別為31.1%、28.7%和29.1%,與收入同步增長吻合。

如今的京東不再是一家單純的電商企業,而且是一家擁有前沿科技技術的公司。在人工智能、雲計算、智能供應鏈、智能硬件等技術領域,京東並不落後於專業的技術公司。目前看來,京東的投入已經在獲得回報。人工智能層面,京東開放平臺NeuHub,提供自然語音處理,語音識別等服務,充分應用在京東在線客服等方面。除此之外,京東在雲服務層面推出首款雲計算一體機,JD System 360,在無人機等智慧物流層面也是碩果累累。

崛起的無界零售

儘管,隨著電商的加速發展,其紅利正在逐漸縮小,但是京東的發展步伐依舊穩健。根據財報得知:截至2018年6月30日,京東過去12個月的活躍用戶數為3.138億,較去年同期增長21.5%。從2017Q1至2018Q1,這一增速分別為39.9%、37.3%、34.0%、29.1%、27.6%。在轟轟烈烈的新零售大軍中,京東提出了無界零售的概念。不僅是在線上,隨著京東無界零售的推廣,京東線下用戶的積累也在加速之中。

在2018年,京東加速開啟了無界零售的擴展之路。以今年的京東618全球年中購物節為例,據悉618期間有超過1700家品牌商的50多萬家線下門店與京東開展“無界零售”合作,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的商品和服務,其中超過4萬家通過京東便利店線上店鋪小程序售賣商品。無疑,京東在無界零售在線下基礎設施建設,包括線下便利店,無人超市,線下超市投資等上花了大手筆。

在電商爭奪戰中,不再侷限於實打實的零售之戰,而是通過技術賦能,實現更深層次的拉鋸爭奪,這一點京東選對了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