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十字路口:平行志願到底該如何填報呢?

人生的十字路口:平行志願到底該如何填報呢?

在這時候說些什麼志願填報之類的,好像是有點兒晚了啊!我其實還是想幫新高二和新高三的同學和家長朋友們做一些準備工作,提前謀劃。不瞞您說,我的孩子就是新高二的啊!所以說,什麼院校啊、專業啊、報考啊,還是早了解的為好。不要等到該填報的時候,因為自己什麼都不懂,而耽誤了孩子的前程大事。不多囉嗦了,下面說點兒有用的吧!

什麼是“順序投檔”呢?

順序投檔遵循“志願優先,遵循分數”的原則。在順序投檔模式之下,考生的每一個志願只能填報一所院校,投檔時,各省(市、區)招生辦將志願相同的考生彙總,然後按照分數由高到低排序,進而從高到低順序投檔。如果考生第一志願落選,即使其分數達到、甚至超過了第二志願所報院校的錄取分數線,也只能在該院校第一志願沒有錄滿的情況下,才有可能會被投檔錄取。而之前有很多院校是不錄取第二志願的考生的啊!

什麼是“平行志願”呢?

簡單的說,就是可以在一個志願中,同時報多所院校啊。平行志願的實行,大大增加了考生的選擇性和被錄取的機會,降低了落選的風險。平行志願遵循“分數優先,遵循志願”的原則。其對考生最大的好處就是“分數優先”,也就是優先考慮分數高的考生,優先照顧分數高的考生的志願選擇,先投他們的檔案。而“遵循志願”其實意味著這幾所平行院校在投檔時也是有先後順序的。

儘管平行志願增加了考生的選擇性和被錄取的機會,但是落選的風險也還是存在的,為了規避風險,減小落選的可能性,我們在填報志願的時候還是應該多加註意的。

首先,應該列出自己有希望的院校名單,然後仔細、反覆研讀這些院校的招生章程,熟悉院校的招生計劃、錄取規則、專業要求以及體檢要求等,看自己的高考成績、自身條件是否符合或滿足這些要求,而且還要從學校官方網站上去了解學校最近幾年的招生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如果對某些問題有疑問或不清楚,可以打電話,向學校的招生辦公室諮詢確認。通過這一步的學習和諮詢,主要是對院校進行篩選,如果覺得基本沒有希望的院校就要果斷放棄,然後選擇其他院校進一步瞭解。最終確認一組自己比較有希望被錄取的院校名單。

其次,在考慮院校的時候,要按分數高低搭配組合。就是說在幾所平行院校中,有分數高點兒的,也有分數低點兒的搭配著來。不要一味的就想報那些高分的好學校,那樣落選的可能性會很大;也不要太過保守而都報分數低的學校,那樣就不能去自己理想的學校。建議將志願拉開梯度。網上有種說法:前面的兩個志願可以適當衝一下,報得高一點,萬一要錄取了呢;後面的兩個志願可以稍微低一點,報希望大一點兒的院校;最後的一所院校報個肯定能走的院校,保證別落選。我覺得也有道理。但任何一種報法,其實也都各有利弊。考生只能自己決定了。因為從某方面來講填志願本身就是一種選擇,一種人生的抉擇。

再次,考生在填寫志願的時候,千萬不要忘了填寫的順序。“遵循志願”其實就是這個意思。我們所填報的幾個平行志願其實是有先後順序的。如果前面的志願滿足條件,系統就會優先投檔,而後面的即使滿足條件也不會被投檔。所以考生儘量將自己想上的院校填在前面,把不太理想的放在後面。當然在填寫時,也要考慮自身的興趣愛好、特長以及學校和專業的要求等等。

對於是否服從專業調劑,則要我們考生自己做出抉擇了。如果你就是想上這個學校,在其他條件都符合的情況下,建議勾選服從專業調劑,因為這樣才會增大被錄取的可能性。畢竟很多院校在提檔以後,如果不是因為特殊情況,也不太願意退檔。

而如果你只想上某所大學的某個專業,而不想上別的專業,那隻能是不服從專業調劑了。但是落選的可能性也會增大。一旦落選,只能是徵集志願了,甚至是下一批次,那樣的話其實也是得不償失呀!有些院校在入學之後,按照要求是可以轉專業的 。

各方面的利弊得失就是這樣,而何去何從,只能是我們考生自己決定了。正如有為名人所說(想不起來是哪位名人啦):朋友,你已經來到了十字路口,腳下的路該怎樣走,你想好了嗎?

人生的十字路口:平行志願到底該如何填報呢?

志願填報:人生的十字路口

如您有什麼問題,請留言,我有時間一定回覆!也希望您能夠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在下不勝感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