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博物館收藏商代甲骨全國數第三,靠的是從日本鬼子手裡奪

山東省博物館藏商代甲骨,僅次於北京圖書館、故宮博物院,居全國第三位。

均由山東古代文物管理委員會移交而來,其中刻字最多、最精的當屬羅振玉舊藏的甲骨。那羅振玉的收藏又是怎麼留在了山東博物館呢?

原來1940年,羅氏病逝於旅順,所藏甲骨等文物漸次散失。其中一部分為日本侵略者所得,裝在一隻密封焊死的鐵箱中。抗日戰爭勝利,置於大連遠東榨油廠內,留人暗中看管,企圖伺機運走。1945年9月,中共膠東區黨委獲悉後,將其運至棲霞,由膠東圖書館保存。實有甲骨1234片,是羅氏舊藏甲骨中最精的一部分,1950年移交山東博物館。

另外還有黃縣王惠堂舊藏甲骨,共79片。亦系羅振玉舊藏,王惠堂在東北從日本人手中所得。1951年捐獻山東博物館。

除羅振玉外,還有明義士舊藏甲骨。原為明義士埋在齊魯大學校園內,1952年挖出移交。時有8000餘片,其中多是碎片或無字甲骨,有字甲骨計3668片。

山東省立圖書館收藏甲骨,共9片。原為臨淄孫文瀾舊藏甲骨之一部。1935年孫氏去世後,該館收購,抗日戰爭爆發後,移四川保存,1950年12月運回移交。

濟南廣智院藏甲骨,共126片。其中74片原為美籍傳教士方法斂收藏,1905年贈與濰縣聯合文理學院美籍校長伯爾根,伯爾根連同自己的部分收藏贈給濟南廣智院。1951年移交。

齊魯大學舊藏甲骨,共65片。1951年移交。

山東古代文物管理委員會購藏甲骨,共215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