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了,你還好嗎?

立秋了,你還好嗎?

1

伴隨著令人窒息的酷暑和隨之而來的傾盆大雨,”立秋”來臨了。

從字面上講,立秋,意示著一年四季中的第三個季節----秋天的到來。但事實上,幾乎每年的立秋時節,天氣一般依然會停留在“三伏”當中,酷暑一點點也不會少,尤其是立秋當天,我們絲毫不能感受到任何秋天的味道。或許它最大的意義就在於心理層面,讓人們從窒息的煎熬中看到了希望-----終於快要告別這個讓人迷亂和痛苦的季節了。

立秋了,你還好嗎?

2

立秋,意味著一年二分之一的時光已然溜走,餘下的後半段也開始倒計時。想想我們的年度計劃和極度計劃,你會不會又開始感慨了呢?你會不會覺得自己就是頭拉磨的驢子,路走了不少,腳磨了不少,可是,咋就沒有一點進步呢?

每個人都有自己生命的節律。就像古語所說: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此處的“命”,我想更應當理解為每個人自身的特性----你的性格、你的追求、你的能力界限、你的專業素養、你的你的處事方式、你的行事風格,甚至包括你的出身、你的身體素質、你的氣質類型、你的星座面相等等。人的首要任務,不是掌握某一項具體的技能和學會某一方面的知識,而是認識自己、瞭解自己、並學會剖析自己,在此基礎上確定自己的人生任務、理想、目標,學習自己感興趣的知識、從事自己感興趣的職業、走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

因此,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使命。這話聽起來似乎有些玄乎,其實不然。使命有大有小,但絕無高尚和卑微之分。元首有元首的使命任務,平民有平民的分內之事。每個人都要恪守分內之事,不越界、不顛倒,如果每個人都能“樂天知命“,順勢而為,那麼秩序井然、和諧幸福的生活必然會成為現實。

立秋了,你還好嗎?

3

社會多元化發展最大的弊端,並非自然環境的惡化,也非個性張揚導致的自由主義橫行,而是人們信念的迷失。究其根源,最重要的原因就在於,很大部分的人不能認清自我,不瞭解和熟悉自己的使命,一山看著一山高;凡事不問自己的內心、不從自身的實際出發,盲目攀比,肆意踐踏人之為人的準則,隨心所欲地跨越自身知識、能力、認知和行為邊界。環顧現實中的眾多問題,如惡性治安案件、群體性事件以及眾多的現代典型案例,貌似源於人們法律意識的淡薄、秩序觀念的缺失。可細細想來,所有這些皆發端於人們內心的失衡和認知的混亂,發端於人們慾望的泛濫和信仰的迷失。

人情冷暖,自在人心。

立秋了,你還好嗎?

4

觀念愈來愈開放,經濟愈來愈發達,社會結構愈來愈複雜。人們常常困於現實之需要而忘卻了問道自然。在車水馬龍的城市裡,人們很難有四季輪迴的概念,很難品味鳥語花香、魚翔淺底,萬類競自由的自然精神。人是社會化的結果,更是自然的產物。失去了大自然的潤澤,人必然會越來越沒有靈氣、越來越失去應有的生命之美、之樂、之魂。

四季更替、日月輪迴、潮起潮落、草長鶯飛,所有的一切並不會隨著人類社會化程度的加深,隨著網絡化、全球化、智能化程度的加劇而停留片刻。我們依然生活在一個充滿氧氣、泥土、綠葉和水的藍色星球上;我們的每一個細胞依然雕刻著千百萬年來生物進化的痕跡;我們的生命時鐘依然遵循著基因裡最為精準的號令;人類的生老病死絕不會隨著科技的發展而有任何根本上的改變。

人類,依然是自然的結晶。

立秋了,你還好嗎?

5

前不久,一個高考707分、被北大中文系錄取的女孩發出了這樣的感慨:感謝貧窮。我想女孩並非是要感謝貧窮本身,而是感謝貧窮為其鍛造的奮發有為的鬥志和激發出的樂觀進取的精神。苦難是其人生之路的必經階段,也是大多數人躲之不開的必然產物,與幸福如影隨形。就如同夏季的酷暑,我們無須感謝它,但我們必須正視它、必須面對它,甚至必須擁抱它、尊重它,因為這是四季的必經之路、必然之物,躲之不開,它是秋季清涼和豐收的另一面。尊重它,就是尊重規律,尊重它,就是遵循規律。

秋天來了,天氣變涼。相信爽爽的感覺不久就會撲面而來,任何外力都難以阻擋,恰如酷暑給人煉獄般的炙烤,也必然會在每一年準確地到來一樣,沒有什麼力量可以阻卻。我們能夠享受秋天的恩澤,就必須善於、也必須能夠承受盛夏帶來的折磨。這是順應自然,也是順勢而為,更是樂天知命。

立秋了,你還好嗎?

6

親們,像擁抱秋天的涼爽一樣去擁抱酷暑,像熱愛秋天一樣熱愛我們的生命吧。

熱愛生命,就是尊重生命的律動,既能享受生命的甜與樂,又會承受其必要的苦和悲。

熱愛生命,就必須順應自己的天性,發現自身的優缺,樹立正確的理想,選擇摯愛的事業。選你所愛,愛你所選。

熱愛生命,就是每天進步一點點,不貪婪,不放棄,堅決不做拉磨的驢子,圍著磨盤,頹然地耗盡一生。

熱愛生命,就是摒棄自己的缺點,將自己的優勢發揮到極致,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用火一樣的熱情、冰一樣的冷靜、水滴石穿的執著,在通往自由幸福的的道路上,圓滿自己的理想,給自己的人生之旅留下光輝燦爛的一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