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出银河的那条玉簪

划出银河的那条玉簪

华夏民族的每个传统节日都有着非常源远的文化内涵,七夕节也不例外。七夕节故事的主人公有三个,牛郎、织女、王母娘娘。这几天突然想一个问题,王母娘娘用头上的簪子在天上划出了一条银河把牛郎和织女隔开,这个簪子是什么材质的这么大威力呢?于是把这个问题发到万能的朋友圈,大家真是说什么的都有,有说是银的,有说是金的,有说是玉的,还有的说这需要问问玉帝,应该是玉帝在七夕节送给王母娘娘的.....

.

七夕节的记载始于汉代,妇女在农历7月初7这一天向织女乞求智巧,所以也叫“乞巧节”,历史过程是起始于汉,流行于唐,兴盛于宋,各个朝代都有自身的节日特点,这和当时的文化、经济、政治环境是有直接关系的。乞巧节初期是人们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之后又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尤其到了宋代,七夕节非常隆重,仅次于春节,从早到晚,车水马龙,人流不息,男女相约,互赠信物,供奉磨喝乐。当时玉器流行执荷童子磨喝乐玉坠。

古代妇女束发主要用钗和簪,最早出土的玉钗是隋朝,簪的历史更长。钗是两股的,簪是一股的,簪的制作材料主要有三类,银、金、玉,在唐代普通老百姓用玉是受限制的,尤其是官员的玉带严格按官品等级使用,三品以上官员才有用玉的资格,金、银排在玉的后面。元代《东游记》中记载吕洞宾三戏白牡丹,白牡丹去偷王母娘娘的定山神针——玉簪。

王母娘娘头上的神簪是什么材质不重要,重要的是七夕节给我们带来了追求幸福美满生活的向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古人更多讲的是“情”,而不是“物”,这也正是玉文化的核心,人与人之间,爱人之间,真诚、衷心、洁爱,正是玉之“五德”的体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