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清新健康茶

今有湘西美茶,名曰“瀟湘”。承豐壤之滋潤,受甘霖之霄降。一茶在手,縱情於大風起兮,仰止於聚雨放浪。啜上一口,香沁心脾,醇和綿厚,常常是不思量、自難忘。

一杯清新健康茶

▲採茶女在茶園採茶。

“瀟湘”茶品牌應運而生

2015年湖南省發改委會同湖南省農業委印發的《關於加快大湘西地區茶葉公共品牌建設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提出以打造大湘西“瀟湘”茶區域公共品牌為核心的“一三七”工程計劃,即打造一個品牌,實施三大計劃,堅持創新驅動,統一了以“生態、安全、有機”為內涵的“瀟湘”茶公共品牌,“瀟湘”茶品牌應運而生。

湖南綠茶品牌“散、小、弱”,一直是湖南綠茶產業發展壯大的“瓶頸”。大湘西出產的省內名茶眾多,但由於茶園、加工、包裝、門店標準不統一,在外地市場認可度並不高。為破解這一“瓶頸”,省政府下決心推進品牌整合,省發改委牽頭成立大湘西茶產業發展促進會,整合項目資金,重點打造綠茶公共品牌“瀟湘”。

《方案》將區域內已有的古丈毛尖、黃金茶、碣灘茶、石門銀峰等主要品牌進行了資源優化整合,構建了公共品牌+企業商標的“母子”商標體系。通過“統一產業佈局、統一品牌標誌、統一準入機制、統一質量標準、統一市場形象”等一系列措施,“瀟湘”茶品牌已經成為湖南省大湘西地區的茶葉區域公共品牌,為提升大湘西茶產業綜合效益,做大做強大湘西地區茶產業,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加快貧困山區農民精準脫貧,實現助農增收奔小康做出積極的貢獻。

經過近年來的努力,湘茶品牌整合已初見成效。大湘西各產茶縣,統一主打“瀟湘”茶葉公共品牌;近百家茶企共用“瀟湘”品牌,實現了古丈毛尖、黃金茶、碣灘茶、怡清源、石門銀峰等名茶優化整合。

眾多名茶彰顯各自特色

大湘西作為全國著名的綠茶黃金產業帶,名茶資源豐富,峰巒疊障,群山起伏。山腰雲霧繚繞,空氣潔淨,土壤中富含微量元素和礦物質,許多緩坡和谷地是最理想的優質茶園。

瀟湘茶業公司精心培育的“瀟湘”品牌,涵蓋面廣,美譽度高。省政府提升“瀟湘”為大湘西茶葉公共品牌,推進品牌整合。

從2015年起,省財政整合相關涉農資金,每年投入近億元,支持茶葉標準園創建,推行綠色生產;支持茶葉企業技改,促進清潔化加工;支持品牌戰略營銷,加大“瀟湘”品牌推廣。

目前,有黃金茶、古丈毛尖、碣灘茶、東山秀峰、怡清源等省內知名茶企業共用“瀟湘牌”,統一茶園、加工、包裝的標準,打響“瀟湘”公共品牌。

好山好水出好茶。沅陵碣灘茶甘醇、保靖黃金茶鮮爽、古丈毛尖香味持久、石門銀峰白毫似雪……這些名茶在“瀟湘”公共品牌旗下,彰顯各自特色,邁向價值鏈高端。

一杯清新健康茶

▲茶園基地。

將瀟湘綠茶做優做強

神韻大湘西,生態瀟湘茶。在湖南省發改委的指導下,伴隨著湖南省大湘西茶產業發展促進會的成立,湖南大湘西四大綠茶“古丈毛尖,黃金茶,碣灘茶,石門銀峰”的宣傳推廣活動近年來此起彼伏,借力共推。

其中,古丈毛尖被譽為“綠茶中的珍品”。古丈毛尖產於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縣,古丈種茶有近兩千年的歷史。最早文字記載見著東漢《桐君錄》。南北朝《荊州土地記》記載:“武陵七縣通出茶,最好。”唐代杜佑著《通典》記載:“溪州等地均有茶芽入貢。”可見古丈茶在唐代就已被列為皇家貢品。新中國成立後,古丈茶業獲得長足發展,茶葉品質進一步提升,“古丈毛尖”連獲殊榮,2007年獲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2011年5月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何紀光《挑擔茶葉上北京》、宋祖英《古丈茶歌》唱響了大江南北。這些都增加了古丈茶文化的內涵,豐富了古丈茶文化的底蘊。

優越的地理環境為古丈毛尖的高品質提供保障。古丈縣位於湖南省西部,武陵山脈中段,北緯25°至30°之間,屬中亞熱帶山地型季風溼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6℃左右。特定自然生態條件下,為古丈毛尖名優茶生產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同時,古丈毛尖的高品質還體現在其有獨特的製作工藝流程,其加工工藝分為攤青、殺青、初揉、炒二青、復揉、炒三青、做條、提毫收鍋等八道工序。具有“緊細圓直、翠綠多毫、嫩香高悅、醇厚回甘”的品質特點,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

如今,瀟湘綠茶以大品牌搭建大平臺,以大聯合促大功成。湖南茶業自此開啟新動能。按照省政府部署,大湘西地區的名優綠茶,採取“五統一”標準,共用“瀟湘”品牌,力爭到2020年實現大湘西地區茶產業綜合產值500億元,茶農人均年收入過萬元,在精準扶貧的同時,將瀟湘綠茶做優做強。

一杯清新健康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