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工廠:馬雲「新製造」發力的第一槍

創業最前線 特約記者:林丹

"製造業必須要學會擁抱互聯網,未來的製造業是Made In Internet,未來的製造業全是在互聯網上製造。"2018年雲棲大會上,馬雲詳細闡釋了新制造就是"製造業+服務業",宣告阿里巴巴開啟數字時代的新制造之路。

目前,阿里巴巴已經在幫助製造業進行變革領域進行了很多嘗試。然而,對於馬雲"新制造"的具體落地,沒有人能比王存石的體會更深刻了。

作為杭州點石服飾有限公司的老闆,他和工廠在這兩年裡經歷了命運的翻轉,而帶來這一切轉變的正是阿里巴巴旗下1688事業部的淘工廠。

淘工廠:馬雲“新制造”發力的第一槍

1、淘工廠的秘訣:數字化工廠改造+釘釘賦能管理

"做淘工廠之前,我們跟杭州很多工廠一樣,只有十幾二十人的規模,工人不穩定,訂單不穩定,品質就很難得到保證,企業發展停滯不前。"王存石回憶兩年前工廠的光景,只能用"慘淡經營"來形容。

2016年,他開始加入淘工廠,接收淘工廠派發的需要柔性生產服務的訂單,因交期準時、質量上乘、價格適當而使得他的工廠口碑越傳越廣,隨後客戶和訂單猛增。目前,這家企業已租下喬司工業園區,工廠面積擴展至2000多平米,擁有100多名工人,並有能力承接森馬、大淘寶店13C等大商家的訂單。

這一切轉變的秘訣在於淘工廠的數字化工廠改造並以釘釘賦能工廠管理的全流程。

此前,在新廠房確定時,王存石曾經花大價錢買設備,然而事與願違,設備並不能提升他的競爭力,根本派不上用場。淘工廠的總經理袁煒深知改造中小服裝企業,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淘工廠選擇的加裝攝像頭進行視覺分析並收集數據是一條低實施成本、低侵入式的路。

那麼,作為馬雲"新制造"發力的第一槍,淘工廠如何切實地助力工廠進行數字化改造?

點石是淘工廠進行數字化改造的第一批工廠,從裁片到最終出廠,點石的全生產流程都已實現數字化。工廠的天花板上,懸掛著20幾臺攝像頭,每天8小時掃描約1.3億次。跟普通的攝影頭不一樣的是,這些攝像頭都是基於IOT(物聯網)而定製,可以遠程運維,把掃描的圖像通過邊緣服務器完成本地計算,再提取出關鍵數據上雲,最終在線上打造出了一個數字孿生工廠。

淘工廠:馬雲“新制造”發力的第一槍

這些數據不光使得工廠生產流程透明化,更重要的是連接和打通了供應鏈與產銷的數據流。為了使工廠和店家在供應鏈和產銷數據流裡更高效地溝通與協同合作,淘工廠使出的另一個"法寶"是釘釘。

釘釘不僅僅是一個企業的通訊工具,它更是阿里賦能理念的具體體現,賦能企業管理、新零售、招聘和採購等。

首先,釘釘的工作屬性更強,操作也更專業智能,替代了微信、QQ等聊天社交性質強的工具 。釘釘由訂單機器人協同管理訂單工作進程、訂單計劃、付款、下單等流程,具體落實到每個流程由誰負責。

這無疑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了工廠與品牌客戶雙方的工作效率。

對於工廠而言,改變了人工管理的方式。王存石說,"以前6、7個人跟單,用8部手機工作,還專門配了文員接電話,只能通過手機來區分客戶,人工不斷從生產線瞭解情況反饋。現在用了釘釘軟件,跟單人減少一半,只需要3個人,由跟單機器人協助管理訂單流程,工作效率和成果都很好。"

對於品牌客戶而言,不再"死盯"工廠。他們不必每週跑到工廠跟單,坐在辦公室裡也能掌握生產線情況,淘工廠相當於為品牌客戶把工廠"搬到"了線上。

範峻傑是淘寶一家名叫"13C" 的3皇冠的原創品牌店主,最近緊張的雙11備貨季中,數字化工廠的推出解決了大麻煩。"有這套系統之後,就不怕工廠拖工期了,還可以去找外地質量更好,性價比更高的一些工廠,因為即便我在自己辦公室,都完全可以掌握每條生產線每單貨的情況。"

淘工廠:馬雲“新制造”發力的第一槍

其次,釘釘使淘工廠、工廠與品牌客戶之間形成了一個"微公司":淘工廠相當於"供應鏈",品牌客戶相當於"採購部",工廠負責人相當於"老闆",還有執行人員,因此能夠使工作流程極為簡便高效。

具體來說,淘工廠將釘釘與工廠的數據採集打通,然後由系統算法自動將工廠和買家匹配成組,由訂單協同虛擬機器人在線進行生產計劃管理自動跟蹤生產計劃,發放任務,每日出貨量自動更新,訂單狀態異常預警以及產線視頻點播,讓工廠和品牌客戶隨時隨地在線即可查看進展,確保交期準時正常。

因此,淘工廠的數字化改造在實際流程中替工廠節約生產成本,替品牌客戶節約時間成本,還因其低成本改造而備受推崇。如點石這樣百人規模的工廠改造成本僅需5萬元左右,通過計算機視覺算法,優化生產流程,即可使生產提升6%,交付週期縮短10%。而這樣的改造是一個標準化的活,不涉及太多人員培訓,一個80~100人的工廠,從驗證到佈置完成大概2天。

創業最前線認為,淘工廠通過雲計算平臺和AI算法的深度學習,精準的供應商尋源,打通業務壁壘,依託大數據平臺和數據分析賦能工廠業務增長,高效管理供應鏈,最終達到智能化的精益生產與大規模互聯網協同,實現新制造業Made In Internet的願景。 

2、新制造的核心:數據改變生產車間+打造智能供應鏈

在雲棲大會上,馬雲提出新制造的核心是數據,數據是製造業必不可少的生產資料,IoT、芯片、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所有這些都會像蒸汽機、石油,改變手工業一樣,改變今天的生產車間。

淘工廠:馬雲“新制造”發力的第一槍

那麼,新制造如何靠數據改變生產車間?

淘工廠總經理袁煒對此有著深刻而全面的理解——新制造,不是簡單的生產設備互聯,應該是工業物聯網+互聯網,新制造的核心競爭力是由數據協同打造智能供應鏈。

"淘工廠剛上線時的準確率不是最優狀態,但是是可持續優化的。系統可以實時動態完善,通過數據不斷上線形成自我優化,AI精益生產的方案,就可以自發地產生最優解。這樣才是未來的新制造。"袁煒表示。

在他看來,如果每一家零售品牌能夠利用淘工廠平臺節省供應鏈管理成本20%,無效庫存減少50%,平均交期縮短10%,品質退款率降低50%,而真正優質服務的工廠的也能做到淡季不淡,中小工廠也能通過新技術,大數據實現精益生產,年均提效6%以上,那麼這就是淘工廠希望做到的新制造賦能新零售了。

如淘工廠,在產能共享的基礎上,將生產線轉化為數據聯網,打通銷售流通到生產端數據互通,實現製造的大規模高效協同。目前全國已有20家工廠完成改造,計劃本財年內改造200家數字化工廠,今年的雙11期間就將有上百家數字化工廠作為急單救援產能儲備為備貨銷售洪峰護航。

事實上,新制造中的數據信息流動更為高效,降低了生產組織中的成本。在服裝界,時尚品牌ZARA首創快速反應概念,通過一種"射頻識別系統"(RFID),實現從工廠到銷售終端均可實行追蹤,並且能夠實時報告庫存情況,將自己的供應鏈週期縮短在7天內,成為其不敗的秘訣。

如今,淘工廠進一步"消滅RFID",通過圖像掃描形成數據採集與分析流程,最終智能算法進行訂單管理與合理分配訂單,使中小型工廠能在生產組織方式上做出靈活變動,最終真正承載起柔性化的生產供應鏈。

王存石說,以前工廠經常出現為一個訂單安排生產15天最後12天就完成、空檔三天的情況。一條流水線停工一天就意味著6000、7000元的損失,但現在廠裡的每一個高精攝像頭都是數據採集器,哪個訂單可以提前做完、哪個訂單可以緩一緩抽調人手做個加急單都一目瞭然。

因此,他們能夠承接幾十幾件到幾千件的靈活訂單,從幾十人的流水線到靈活的幾人小組,根據訂單的情況動態調整。

創業最前線認為,工廠藉助淘工廠平臺上的商家數據可以預測商家的預期銷量,靈活調節工廠產能,在生產上實現從C端到B端的"按需定製"模式,完成從規模化生產向柔性生產的轉變,開放式的數字基礎設施將開啟按需定製的新時代。

從本質上來說,淘工廠的智能化供應鏈最大的價值在於依靠數據採集與深度分析,實現工廠精細化管理、節約生產成本、可持續優化數據、幫助形成最優化決策——通過大規模網絡協同最終賦能中小企業,打通阿里巴巴數字時代的新制造之路。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中國內貿事業部總經理汪海表示,從消費互聯網到產業互聯網的過程中,數字化滲透領域的逐漸深入帶來的是互聯網從流量優先走向效率優先。"淘工廠打造的柔性供應鏈平臺就是通過供給和需求充分數字化後實現高效協同,達到整個製造到流通鏈條的效率最大化。"

淘工廠:馬雲“新制造”發力的第一槍

馬雲在《從新零售到新制造》演講中說,"我們提出新制造,不是阿里巴巴要進軍制造業,而是要幫助製造業進行改革和進行變革。"

"新制造"是馬雲下一個偉大的理想,這也完全符合馬雲為阿里巴巴設定的"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的使命。未來所有的工廠都將按需定製,如今淘工廠成為馬雲"新制造"發力的第一槍,全面賦能被數字化改造的工廠,未來已來。

創業最前線 特約記者:林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