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珠海航展,你最期望看到的航空裝備都在這裡!

珠海航展的全稱是“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自1996年以,每兩年在廣東珠海舉辦一屆,至今舉辦過11屆,已發展成為國際五大航展之一。今年的第十二屆珠海航展將於11月6日~11日舉行,其中前三天是專業日,後面是普通日,喜歡航空和軍事的朋友可不要錯過了~

2018年珠海航展,你最期望看到的航空裝備都在這裡!

珠海航展現場

在之前的歷屆珠海航展上,每次都有新型航空產品帶給觀眾驚喜。運-20在第十屆航展上公開亮相,兩架殲-20則在第十一屆航展上公開飛行展示。2018年珠海航展,中國共有8家軍工單位參展,參展裝備包括“兩型四代機”、“20系列”、“國產大飛機家族”等,共145項產品,已知的主要有ARJ21、C919等飛機模型,天宮二號、長征六號運載火箭及發射車、高分四號衛星等模型,快舟一號固體運載火箭、快舟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玉龍、金沙和1600kW三型渦軸發動機實物等高科技軍民產品。另外,波音、空客、巴西航空、俄羅斯UAC、GE、CFM、ATR、賽峰、達索等世界航空航天知名企業也將紛紛亮相。

那麼,除了上述已知的參展產品之外,今年的珠海航展還將有哪些新型裝備亮相呢?軍備解碼列出九種關注度最高新型航空裝備,大家一起討論一下吧~

2018年珠海航展,你最期望看到的航空裝備都在這裡!

寄予厚望的大國重器轟20

第一:轟20隱身戰略轟炸機

展示期望值:★★★★★

展示可能性:☆

飛行表演可能性:☆

這是國產“20”家族四大花旦之中唯一仍未現身的機型,其重大戰略地位和強悍作戰性能,早已引發全球關注。國人對轟20也寄予了無限期望,希望早日面世,成為震懾宵小、捍衛利益的中流砥柱。

儘管無限神往,但從現實層面來說,今年航展上出現轟20模型的可能性機會幾乎沒有,更別說實體展示、飛行展示了。一方面,轟20仍處在原型機制造階段;另一方面,轟20的保密級別相當高,未達到較高的成熟度或威懾能力之前,不會輕易進行公開展示。

但是,機會也不是一點沒有。轟20作為複雜的武器平臺,應用了諸多高新技術和配套產品,其中的部分技術和配件完全有可能單獨以實物、影像的方式公開。當然,這種公開也不會明說,需要參觀者綜合運用專業知識和想象力進行分析判斷。

2018年珠海航展,你最期望看到的航空裝備都在這裡!

鶻鷹3.0隱身戰鬥機

第二:鶻鷹3.0隱身戰鬥機

展示期望值:★★★★★

展示可能性:★★★★★

飛行表演可能性:★★★★

四代艦載機的討論由來已久,基礎機型究竟是鶻鷹還是威龍,仍然是霧裡看花。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由於002航母已經開始海試,003航母已經開工,那麼配套的隱身艦載機必須加快進度,否則可能拖延艦機戰鬥力生成。從這一點來說,似乎不斷進化的鶻鷹更有優勢,不僅有發展了2架實機,還參加過珠海航展,時間進度更有保證。因此,所謂四代隱身艦載戰鬥機,最大的可能性就是3.0的鶻鷹。

另外,作為佐證,航空工業發言人透露,這次航展將有“兩型四代機聯合登場”,從現實和進度上分析,其中一種必定是殲-20,另外一種只能是鶻鷹3.0了。

將其放在第二位,是由於殲-20已經參加過航展,海軍對四代艦載機的需求又異常迫切,廣大軍迷觀眾自然也是期待滿懷。

2018年珠海航展,你最期望看到的航空裝備都在這裡!

殲-20隱身戰鬥機

第三:殲-20威龍隱身戰鬥機

展示期望值:★★★★★

展示可能性:★★★★★

飛行表演可能性:★★★★

在2016年的十一屆珠海航展上,剛剛列裝部隊的四代隱身戰鬥機殲-20就以雙機編隊的形式臨空現場。之後的兩年間,殲-20又多次現身媒體,向社會展示研訓的最新進展。當前的殲-20已經更加成熟、更加穩定,所以再次現身航展似乎理所當然。最大的疑問是,殲-20究竟是以飛行表演的方式,還是以實機地面展示的方式出現在航展。

軍備解碼更希望兩者兼有,飛行表演一覽殲-20優異的機動性能,地面展示又可以詳細瞭解細節狀態,豈不是大為過癮!

2018年珠海航展,你最期望看到的航空裝備都在這裡!

直-20通用直升機(上)

第四:直-20通用直升機

展示期望值:★★★★★

展示可能性:★★★★

飛行表演可能性:★★★★

作為備受器重的通用直升機,直-20一直是部隊急需的重點裝備。其噸位和空間佈局,能夠適裝陸、海、空等多個軍種,部隊和廣大軍迷為此也已翹首期盼十餘年光陰。儘管直-20直升機的高清照片已經大量出現,但是迄今仍未看到噴塗陸航編號的直-20圖片。由此,可判斷直-20仍處在試裝~列裝的過渡階段,大規模列裝為時不遠。由此,本次航展正式公開直-20的可能性極大,且很有可能進行飛行表演或靜態展示。

2018年珠海航展,你最期望看到的航空裝備都在這裡!

WS-15渦扇發動機

第五:WS-15“峨眉”渦扇發動機

展示期望值:★★★★★

展示可能性:★★

飛行表演可能性:☆

作為一種小涵道比推力矢量渦扇發動機,WS-15加力推力可達160-180千牛,推重比達到10。由於WS-15將作為殲-20的B階段目標動力,對於殲-20設計性能指標的實現至關重要,因此成為航空動力部門全力攻關的重點型號。目前來看,WS-15渦扇發動機的進展仍然神秘莫測。樂觀估計已經裝配殲-20進行適配驗證,將在3~5年內裝機服役。

實際上,這裡的WS-15也可以是一種代指,當前急需的幾種型號發動機,包括WS-15、WS-18、WS-19、WS-20等,都是觀眾期盼的重點型號。由於中國航空發動機整體落後西方較多,軍方和大眾對於航發的關注度更高,因此將發動機放在第五位。

2018年珠海航展,你最期望看到的航空裝備都在這裡!

AG-600水陸兩棲飛機

第六:AG-600“鯤龍”水陸兩棲飛機

展示期望值:★★★★★

展示可能性:★★★★

飛行表演可能性:★★★

AG-600是我國自主研製的單船身四發渦輪螺旋槳式綜合救援飛機,最大的特點就是能夠在水面和陸地兩種環境起降,大大拓展了應用範圍,尤其適合執行滅火、水上救援、巡邏監視、遠海人員物資運輸等任務。該機於2016年在珠海航展進行了靜態展示,2017年12月首飛成功,2018年10月1日進行了首次水上高速滑行。作為國產大飛機“三劍客”的組成部分,AG-600也承載了國人對於大飛機的不懈追求和對新型空中力量的期望,因此放在第六位。

2018年珠海航展,你最期望看到的航空裝備都在這裡!

CR929寬體遠程客機

第七:C919實機和CR929模型

展示期望值:★★★★★

展示可能性:★★★★★

飛行表演可能性:★★

C919和CR929是我國新一代噴氣式民用飛機。C919由中國商飛自行研製,屬於中型客機,座級160座,已於2017年5月成功首飛。CR929由中俄合作研製,屬於寬體遠程客機,座級280座,升級型可達350座,對標的是美國的波音787,目前項目總體佈局確定,將於2023年首飛,2026年開始交付。

C919已經在2014年、2016年的珠海航展上進行了模型展示,C929也在2016年的珠海航展上展示了總體模型。

根據最新消息,C919的兩架原型機正在緊鑼密鼓進行各項飛行測試,是否前來珠海航展尚難預料。CR929預計將展示1:1樣機(艙段),包括中國為其研製的大型發動機(CJ2000)也將首次亮相。

2018年珠海航展,你最期望看到的航空裝備都在這裡!

運-20大型運輸機

第八:運-20大型運輸機

展示期望值:★★★★★

展示可能性:★★★★★

飛行表演可能性:★★★★★

運-20是我國自行研製的大型軍用運輸機,最大起飛重量220噸,最大載重66噸,於2016年服役,對於提高中國軍隊戰略運輸能力、機動作戰能力意義重大。該機比美軍的C-17戰略運輸機略小,又比俄羅斯伊爾-76運輸機稍大,總體設計上參考了伊爾-76,但在機翼結構上與C-17更接近。

該機於2013年1月首飛後,2014年、2016年兩次在珠海航展進行了飛行展示。今年預計會繼續參加航展並進行展示飛行。

2018年珠海航展,你最期望看到的航空裝備都在這裡!

新型重型直升機

第九:新型重型直升機

展示期望值:★★★★★

展示可能性:★★★

飛行表演可能性:☆

解放軍已經裝備和即將裝備的直升機體系日益健全,直10、直19分別作為中型、輕型武裝直升機,直8、直9、直18、直20涵蓋了4噸、10噸、13噸等多個級別的運輸直升機力量,總體能夠滿足陸海空軍事需要。但是,我國直升機體系中的一大短板是缺乏類似美國MH-53E和俄羅斯米-26的重型直升機,嚴重製約了部隊執行特種任務的能力,影響了兵力投送效率。甚至在汶川地震期間,需要租用俄羅斯米-26從事救援任務。

在2015年、2017年兩次天津國際直升機博覽會上,中航工業展示了一款中俄合作研發的先進重型直升機模型,引起廣泛關注。這款直升機最大起飛重量38.2噸,最大巡航速度300km/h,航程630公里。將使用俄羅斯D136發動機,另外中國已經研發新型5000KW級大功率渦軸發動機作為備選動力。

上述幾種裝備,大家更想看到哪些呢?歡迎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