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民國初期各個軍閥勢力分布圖是怎麼形成的嗎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滿清政府被推翻,中華民國成立,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民國政府前後經歷了三十八年的歷史,在這38年的歷史中,軍閥割據,混戰稱為民國政局的主流,下面就給大家分析一下,民國各個時期的軍閥勢力分佈。

民國初立,袁世凱作為北洋軍統帥,控制了北方大部分地區,各地駐守的北洋軍也為袁世凱馬首是瞻,憑藉這個實力,一舉當選中華民國大總統,清廷殘部也見風使舵,紛紛表示服從民國政府領導,但實際已經開始了軍閥混戰的大門,各地軍閥是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紛紛搶佔地盤。

你知道民國初期各個軍閥勢力分佈圖是怎麼形成的嗎

袁世凱死後,原本鐵板一塊的北洋軍立刻分裂成直系、皖系、奉系等軍閥實力;其他各地督軍也紛紛擁兵自重,形成新的派系,如陸榮廷的桂軍,閻錫山的晉軍,唐繼堯的滇軍等。

你知道民國初期各個軍閥勢力分佈圖是怎麼形成的嗎

由於北洋軍的分裂,北洋軍一家獨大的形勢瓦解,為了能夠使得自己派系佔據政治優勢,擴大自己實力及影響,大家是互相攻伐,張作霖穩坐東北,虎視中原地區,直系主要割據在江蘇、江西、湖北三省;皖系割據安徽、山東、浙江、福建、陝西等省;為了爭奪地盤,互相攻伐,終於在1920年的直皖戰爭中,直係軍閥聯合奉系軍閥打敗皖系軍閥。此後,皖系軍閥一蹶不振,漸歸於消滅,皖系較多高層人物投靠奉系。

你知道民國初期各個軍閥勢力分佈圖是怎麼形成的嗎

皖系軍閥逐漸退出歷史舞臺,皖系消亡,直奉之間矛盾加大,1922年4月第一次直奉戰爭爆發,結果奉軍大敗,6月張作霖宣佈東北“自治”,戰爭正式結束,北京政府完全由直係軍閥控制。

1924年9月,直系江蘇軍閥齊燮元與皖系浙江軍閥盧永祥爆發了浙江戰爭。張作霖通電譴責曹、吳直系攻浙,於是組織“鎮威軍”,自任總司令,率15萬奉軍進攻三海關,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正當吳佩孚與張作霖在山海關附近打得火熱的時候,馮玉祥趁機發動北京政變,趕走曹錕,與奉軍裡應外合對吳佩孚進行夾擊,直軍紛紛潰敗,吳佩孚見大勢已去,率殘部2000餘人由塘沽登艦南逃。

你知道民國初期各個軍閥勢力分佈圖是怎麼形成的嗎

1925年廣州的革命軍徹底殲滅陳炯明,統一了廣東革命根據地。1925年7月1日國民黨在蔣中正在廣州的東校場的北伐誓師儀式上閱兵。同年10月爆發反奉戰爭,1926年4月反奉戰爭失敗。張作霖奉軍佔領北京,並與吳佩孚修好聯合,段祺瑞下臺。此時的廣東革命軍已經處在箭在玄上不得不發,月1926年7月蔣介石誓師北伐。

你知道民國初期各個軍閥勢力分佈圖是怎麼形成的嗎

國民革命軍不到一年的時間迅速消滅了吳佩孚、孫傳芳等軍閥勢力,但其國民軍內部已經是軍閥林立,如李宗仁的桂系,馮玉祥的西北軍,閻錫山的晉軍,張發奎的粵軍等。

你知道民國初期各個軍閥勢力分佈圖是怎麼形成的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