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你的孩子成爲「娘炮」!

别让你的孩子成为“娘炮”!

最近,一則“少年娘,則國娘”的微信推文刷爆朋友圈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中國的“陰柔之風”甚囂塵上,甚至成為另一種“社會流行色”。

滿屏都是剝了殼一樣嫩白無暇的小鮮肉,人們都在不斷地追問:中國男人的血性去哪兒了?

别让你的孩子成为“娘炮”!

北京一位媽媽無奈發現:最近,兒子每天起床第一件事是對著鏡子梳妝,洗臉、護膚做得非常仔細,甚至會偷偷拿面膜去敷。

媽媽馬上找兒子談話,告訴他男孩子應該有男孩子的樣子,結果,子軒拿出了手機隨手點了幾下,八九個明星的照片張張劃過,“你認識嗎?我也希望成為他們這樣。”

别让你的孩子成为“娘炮”!

他說,這八九個男孩是在“某某練習生”的綜藝節目中出道的。他們膚白、唇紅、皓齒、明眸,在中小學生中有大把的“粉絲”,看著一張張充滿陰柔氣息的男孩照片,媽媽竟不知該說什麼好。

與前幾代同齡人相比,現在男生個子躥得老高,發育得更早,而高大的外表下卻是一份陰柔的審美,越來越多的男孩喜歡精緻裝容熱衷發美美的自拍、上傳花樣視頻。

“男孩危機”似有愈演愈烈的趨勢,陽剛氣成了稀缺資源。

别让你的孩子成为“娘炮”!

權威數據:

調查發現,67%的男生在膽小、自卑、依賴、內向程度上比較嚴重。男孩膽小、自卑、依賴性強、內向等,跟家庭的教養方式關係密切。性格弱的男生的教養方式,主要集中在溺愛型(50%),專制型(33%)。溺愛型家庭中的男孩,33%是自卑的,86%依賴性強,67%性格內向;專制型家庭中男孩,90%性格內向,70%依賴性強。

到底是什麼讓我們的男孩越來越“娘”

父母嬌生慣養、百般呵護,父親角色的缺失;

幼兒園教師多為女性以及缺乏適合男孩玩耍的器材和遊戲;

社會大環境要求遵規守紀、人們更加喜歡“乖寶寶”等等。

這一系列因素促使現在一些小男孩的氣質偏向於女性化,也就是“太娘”。在家庭教育上,家長往往因為擔心孩子的安全而制止他們的行為,家長保護得太多,孩子做事情會畏首畏尾,獨立性就差。

别让你的孩子成为“娘炮”!

小男孩的忸怩和性取向是兩碼事

我們要避免的是

小男子漢變成了扭捏做作的小娘炮

不敢說 不敢做 獨立性差

失去了男孩子應有的性格

到底應該怎樣做,才能不把兒子養成“娘炮”呢?

别让你的孩子成为“娘炮”!

1、從小進行性別教育

孩子從3歲開始就已經有了性別意識,從小對孩子進行性別教育是培養陽剛男孩的第一步,父母們要讓從小讓男孩瞭解健康男孩的性格特點是什麼;男生和女生有什麼差異,愛好有何不同等。值得一提的是,這些並不需要父母專門指出,而是需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讚許孩子和他性別相匹配的行為。

别让你的孩子成为“娘炮”!

2、父親必須參與兒子的教育

不少專家指出,男孩子身上的這種陰柔之氣跟孩子的成長環境有很大關係。

有人曾給當今的中國家庭畫像:焦慮的母親+缺失的父親+失控的孩子=中國式家庭。

而父親的缺失確實在男孩的培養上引發了很多問題。

“孩子性別意識的形成是從出生就開始的。出生之後他在觀察父母的言行舉止中,就形成了對男性和女性的認知。”兒童性心理發展與性教育專家胡萍說,當孩子知道性別後,就會尋找與自己性別相同的榜樣,男孩會把爸爸作為榜樣,女孩則會把媽媽作為榜樣。

“而男人在家庭中至少應該示範出四種角色:第一個是爸爸,要明確爸爸是怎麼帶著孩子玩的。第二個是丈夫,孩子會學習爸爸怎麼與媽媽相處的。第三個是男人,是硬漢,既表現在外形打扮上,也表現在內在擔當上。第四個是兒子,兒子要向爸爸學習他是如何對待自己父母的”。

因此,父親必須馬上參與到家庭教育中來。特別是孩子3-5歲時,是父親進駐的最佳時期。這個時候的父親加入更有利於男孩生理、心理的健康發展,也更有利於孩子男子漢氣概的培養。

别让你的孩子成为“娘炮”!

3、樹立榜樣的力量

家長可以幫助孩子選擇不同年齡段的同性榜樣,鼓勵孩子比較自己和“榜樣”的差距,確定努力方向。面對孩子和異性朋友的交往時,父母需要把握尺度,既不能完全排斥,也不可以讓孩子和異性過分親近。

别让你的孩子成为“娘炮”!

4、讓孩子承擔家務勞動

擔當、責任是一個男人必須具備的品質。所以,父母們要多給孩子勞動的機會,讓男孩能夠充分意識到自己在家庭中應該承擔的責任和角色。並且還能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力。能夠幫助孩子對事情分析、判斷、安排的統籌能力的鍛鍊,使孩子能夠更好地認識事物。

别让你的孩子成为“娘炮”!

5、媽媽學會放手、示弱

對於有男孩子的家庭來說,從3歲開始,媽媽就應該自覺“退位”。當媽媽過於對男孩精心照顧和保護時,男孩往往會因為對母親的過度依戀,其“陽剛之氣”漸漸消失。如果要想把自己的兒子培養成為適應未來社會的男子漢,媽媽不妨表現得“弱”一些,給孩子提供顯示本事的機會。如果母親過於能幹、剛強,就會使孩子沒有施展自己本領的天地,他會變得軟弱;相反,如果母親表現得柔弱一些,會令男孩堅強起來,意識到自己有保護弱者、保護母親的責任。

别让你的孩子成为“娘炮”!

6、多讓孩子參加集體活動

愛玩好動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男孩。讓男孩多參加集體活動,在運動和對抗中鍛鍊他們的競爭意識、抗壓能力、適應環境的能力和克服困難的勇氣。久而久之男孩會變得越來越勇敢,面對挫折也不會退縮。

别让你的孩子成为“娘炮”!

7、給男孩心理暗示

比如媽媽可以對孩子說“有兒子就是不一樣。”爸爸出差或者出門時,可以對寶寶說“我不在的時候,你要幫忙照顧好媽媽、保護好媽媽”等話語。這些其實用言語對兒子的肯定和暗示——男孩自己是強大的,這樣最能激發男孩的潛力。但我們的男孩表現出陽剛的一面時,父母也一定要及時的鼓勵和讚揚他們比如:“真是個男子漢”之類的話。時間久了男孩們就會變得越來越陽剛和有責任感。

别让你的孩子成为“娘炮”!

培養陽剛氣質,爸爸和男孩必須做的15件事情

1、保護媽媽——“男子漢”的責任感

2、看英雄主義題材的電影、動漫——培養正義感、責任心

3、實現一個諾言——一諾千金重

4、一起談論自己犯過的錯誤——敢作敢當

5、野外探險——培養冒險精神

6、拆裝舊玩具或收音機——發揚探索精神

7、用另一種方法解題——發揚創新精神

8、旅行——眼界在旅行中開闊

9、和孩子一起運動——男孩要有力量

10、一起做家務——男孩有有獨立能力

11、討論理想——男孩要志存高遠

12、做一件“不可能”的事——人的潛力是無窮的開動腦筋去思考

13、研究模型的另一種玩法——發散思維的習慣

14、打工賺錢——一切從自食其力開始,每一件事都是修身的好機會

15、參加集體比賽——我們與合作者共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