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種糧大戶陶文平:千田糧田變織錦 「豐收了——!」

尚一網訊(記者 曾大銘 通訊員 王建平)隨著村民的一聲呼喊,收割機開始在田間奔跑、拖拉機來回運糧忙、央視《鄉村大世界》節目組到這裡開拍。國慶期間,石門夾山鎮楊坪社區的陶家崗處處呈現出豐收繁忙的景象,“豐收中國”四個大字在金黃色的稻田中就象一塊美麗的織錦,特別引人注目。然而,將這片千畝糧田變成織錦的就是一位本地中年農民,名叫陶文平。

石門種糧大戶陶文平:千田糧田變織錦 “豐收了——!”

石門夾山鎮楊坪社區的陶家崗豐收織錦

石門縣的夾山鎮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大鎮,在集鎮所在的楊坪社區公路兩旁有2000多畝高產糧田。幾年前,由於化肥、農藥和人工成本價格上漲,稻穀收購價格下跌,大部分青年農民都選擇外出打工,導致家中田地無人耕種。就在這時,夾山鎮楊坪社區陶家崗的青年農民陶文平沒有外出打工,卻偏偏看上種田這個行業。2005年,他和愛人商量後,拿出家中所有存款,還找親戚借,銀行貸款才購買了2臺收割機和一臺拖拉機,先後請人到石門、桃源、慈利等地跨區域作業,幫助家中沒有勞動力的農戶耕田收割,成為一名個響噹噹的個體農機手。

石門種糧大戶陶文平:千田糧田變織錦 “豐收了——!”

石門縣的夾山鎮楊坪社區陶家崗的青年農民陶文平承包農田豐收在望

10年後,初步嚐到甜頭的他,在縣農機部門的引導下,想到了把事業做強做大,力爭把傳統農民改變成職業農民。2016年5月,他成立了石門縣金穗農機合作社;同年10月,他又與同村的3位農民一起又成立了石門縣鑫興糧油專業合作社。從此,他帶領村民走上集約化發展之路,他所在的陶家崗村民小組的村民全部成為合作社的股東。

石門種糧大戶陶文平:千田糧田變織錦 “豐收了——!”

石門縣的夾山鎮楊坪社區陶家崗的青年農民陶文平承包農田在收割

合作社成立後,他從流轉土地開始,第一年流轉的土地只有500多畝。通過小試牛刀,今年他流轉的土地達到1500多畝。合作社還長期聘請本村勞動力,在這裡就業的有40多人,其中,屬於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有10多人,目前全部實現脫貧。夾山鎮楊坪社區二組青年農民吳昌煥深有體會地說:“以前,我在外面打工10多年,都沒賺到錢,回來之後跟著陶總在合作社耕田種地,比到外面打工強得多,家裡也管到了,小孩讀書也照顧到了,現在基本上脫貧了。”過上富裕生活的吳昌煥,再也不想外出打工了,他妻子還在鎮集鎮上開了一個小商場。

別看陶文平這位從傳統農民過來的高大漢子,種田還真有一套本領。去年,在縣農業局的支持下,他爭取到“湘米工程”,採用優質稻和常規稻配套的方法,栽種優質稻800畝,平均畝產達到1300斤以上,政府實行保底價收購,還專門對他進行了重獎。今年,他的鑫興糧油合作社又是一個大豐收年,糧食總產將達到160萬斤。平時,他還組織農機手擔任周圍鄉鎮的秸稈粉碎還田和油菜直播兩大任務,幫助政府部門解決了秸稈焚燒的難題。

“合作社大規模的經營帶來了大規模的效益,更主要的是帶動了一批年輕人成為職業農民,換來了鄉村的振興!”陶文平,這位現代職業農民的帶頭人,平時想到的不僅僅是自己。2016年以來,他的糧油合作社和農機合作社給當地的農民和當地有些貧困戶帶來了顯著的變化,讓農民消除了不想種田的思想觀念。”在他的影響下,夾山鎮再也沒有出現荒蕪的糧田,80多人真正成為他合作社的職業農民,帶動400多戶農民走上豐收致富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