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想改掉坏习惯的人,只差明白这件事

以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习惯是某种程度上固定的思考方式、意志或感觉方式。一般人在出现习惯性行为的时候,不一定会注意到,因为多数人在进行日常工作的时候,不会对自己所做的事作详细的分析。

将一个新的行为转变成习惯的过程称为习惯养成。

不过旧的习惯多半难以改变,而新的习惯也不容易形成,因为每个人所重复的行为模式已经深深烙印在神经通路里面,不过我们还是可以借由反复行为来养成新的习惯。

那么习惯是如何运作的呢?

那些想改掉坏习惯的人,只差明白这件事

《为什么我们这样生活,那样工作?》的作者提出了习惯回路,来解释习惯的运作。习惯回路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是“提示”、“惯性行为”跟“奖酬”。了解习惯回路之后,我们就能借由提示,然后做出反应的过程,来替自己形成一种新的习惯。

举例来说,每天一到晚上十一点的时候(提示),手机闹铃响起,这个时候就起身去阅读一小时的书(惯性行为),阅读完一个小时之后,奖励自己一点小东西(奖酬),久了之后,这样的习惯回路就会在大脑中定型,替自己形成了新的习惯。

了解习惯是如何运作的,我们就会发现,我们除了可能养成好的习惯之外,也很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养成坏的习惯。

那么如果养成了坏的习惯,我们该如何改变这个习惯呢?

举例来说,如果一个人压力大的时候,会跑去喝酒,喝完酒之后压力就会缓和许多。

以习惯回路来解释这个问题,压力大就是“提示”,喝酒是“惯性行为”,压力缓和就是“奖酬”。

要改掉这个坏习惯,就必须让提示跟奖酬维持原状,然后加入新的惯性行为。

我们将这种方式称为“改变习惯的黄金律”,这个意思是:

沿用相同的提示讯号,相同的奖酬,就可以看到惯性行为与行为模式出现变化。几乎所有的行为都可以加以改造,只要提示讯号跟奖酬维持原状即可。

所以,如果要改掉喝酒的习惯,我们可以这么做:

当压力大的时候,可以改成跟朋友聊天,或是换成其他可以舒缓压力的行为,然后将这个动作至少持续三周以上,让新的行为模式在大脑的神经回路中定型为止。新的行为就会取代旧的行为,旧的坏习惯也会因此被新的习惯取代。

习惯是能连带影响的

另外,习惯跟习惯之间是会互相影响的,我们有可能因为建立了某种习惯之后,又因为这个习惯在不知不觉之中建立了其他习惯。

举例来说,有运动习惯的人,在饮食方面会吃的比较健康。这意思是运动的习惯会连带造成我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根据研究显示,当我们养成运动习惯之后,可能会有以下几个影响:

1.工作产能提高

2.吃得比较健康

3.比较没有压力

4.对其他人比较有耐心

所以如果我们想要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我们可以先从运动的习惯着手,这样我们不必刻意去养成饮食习惯,它就能自动形成。

所以当我们希望建立某种行为或习惯之后,我们可以借由思考什么样的习惯会影响我们想建立的行为,来达成我们所希望的成果。

正向增强与正向惩罚

海豚训练师在训练海豚的时候,常常使用到了操作制约的方法,操作制约主要有四种方法:

正向增强:当你做出一个好行为,给你一个你想要的东西。

负向增强:当你做出一个好行为,把一个你不想要的东西拿走。

正向惩罚:当你做出一个坏行为,给你一个你不想要的东西。

负向惩罚:当你做出一个坏行为,把一个你想要的东西拿走。

其实我们会形成一种习惯,通常都是经历了正向增强的过程。

在习惯回路里,当我们做出了某个行为而得到奖励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正向增强。所以改变习惯的路径,就是对新的行为做正向增强,并且对旧有的坏行为做正向惩罚。

具体的作法,就是将新行为跟快乐连结在一起,同时,将旧有的行为跟痛苦连结在一起。

快乐是一种奖励,而痛苦是一种惩罚;当我们将新行为跟快乐连结在一起的时候,每当我们做出新行为,就会获得正向增强,而当我们将痛苦跟旧行为连结在一起的时候,每当我们做出旧行为,就会获得正向惩罚。

总结以上,如果我们想改变一个习惯,可以遵循这六个步骤。

步骤一:认出惯性行为

想了解自己的习惯,就必须先找出自己的循环要素,一旦诊断出某个特定行为的习惯回路之后,就可以找出办法,用新的惯性行为来取代原本的坏习惯。

步骤二:找出奖励

奖励强大的原因在于他们可以满足渴求,但是我们常常没有意识到有哪些渴求驱使着我们的行为。一旦找出惯性行为跟奖励之后,剩下的就是找出提示。

步骤三:找出提示

有时候我们很难知道,到底是什么样的提示驱使我们去做某件事,因为有时候原因是很复杂的。根据研究显示,提示主要有以下五种。分别是地点、时间、情绪状态、其他人跟惯性行为之前的行为。

步骤四:运用正向增强与正向惩罚

人是追求快乐与逃避痛苦的动物,当我们能够将快乐与新行为连结在一起,我们就能获得正向增强,这能增加我们做出新行为的频率;而当我们能够将痛苦与旧行为连结在一起,就能获得正向惩罚,这能使我们逐渐停止做出旧行为。

步骤五:透过“改变习惯的黄金律”来替换习惯

一旦找出自己的习惯回路之后,就代表我们已经了解了提示、惯性行为跟奖酬分别是什么,接着我们就可以开始改变自己的行为。在维持“奖励”跟“提示”不变的情况下,将原本的旧惯性行为,调整成我们想要的新惯性行为。

我们最终的目的就是,当我们看到某个“提示”之后,就会接着做出“新惯性行为”,然后得到“奖酬”。

步骤六:反复确认

最后,我们必须不断反复确认:旧有的提示跟奖励仍然存在习惯回路当中,而新的行为已经替换了旧的行为。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透过正向增强与正向惩罚的技巧,来提高做出新行为的频率,并减少作出旧行为的频率。

我们必须不断重复新的行为,直到它在我们的大脑中定型为止,此时新的行为将替代旧的行为,而成为新的习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