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攻打北京的时北京守军有多少兵力?能否坚守到勤王兵到来?

李自成攻打北京的时候,北京城还有多少守军,这历来是一个谜。按道理京畿守备,加上李国祯的京师三大营,以及内城的武卫营。夸张地算一下得有20万众,严谨点也有5.6万众。

李自成攻打北京的时北京守军有多少兵力?能否坚守到勤王兵到来?

但是这些卫戍力量却神奇地消失了,关于李国祯的结局都无从定论。一说战死;一说率部投降;一说兵败问罪自缢身亡。就连曹化淳,一个已经退休回家的老太监,一会被神话成战神,一会被污蔑成开门迎闯贼了。匪夷所思的事情太多。面对无法解释的局面,鼠疫说得到了部分明粉的认可,但当清军打败李自成的时候,鼠疫又被拿来顶锅。这就可以理解大家心情了。

但实际上,1644年李自成西安称帝后,准备进军北京时,崇祯早在3月初就号召了天下勤王。这说明,崇祯对京防力量究竟是什么货色,心里是非常清楚的。

李自成攻打北京的时北京守军有多少兵力?能否坚守到勤王兵到来?

实际上北京的京防力量早在“土木之变”就丧失殆尽了。后来依靠的全都是各地兵马进京勤王。曾经己巳之变之时,前后进京拱卫的兵马超过20万,这种状况完全可以应付京畿卫戍的需要。精打细算的崇祯自然不会再去花钱重新打造一只专门守卫北京的京防部队。

但是这一次崇祯发现,这一招不灵了。他点了名要求左良玉、刘泽清、吴三桂、唐通等人进京勤王,崇祯此刻的确也非常大方,只要肯来,什么赏赐都不吝惜。但结果就来了一个唐通;而离得最近的山东总兵刘泽清,竟然谎称坠马受伤拒不受诏勤王;而左良玉墨迹半天拟订了一份行动计划书,等他的计划书到了北京,北京已经沦陷了;吴三桂走一步看三步,当年袁崇焕几天就飞驰而到的速度,在他这整整走了几个月。

李自成攻打北京的时北京守军有多少兵力?能否坚守到勤王兵到来?

为什么这些将领们都不愿意勤王了?原因很简单。因为平叛,从嘉靖年间开始,这些部队早已改制了,成为了这些将领的私人步曲了。而这些将领都已经成为我们熟悉的一个称呼“军阀”。

不但其他几个,就连唐通的行为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进京勤王是为了捞实惠,而在居庸关,一看李自成的人马浩浩荡荡,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结果在答应保持建制完整不被分编的前提下,投降了。最后拿个太监做幌子,有本事以命报国呢?

李自成攻打北京的时北京守军有多少兵力?能否坚守到勤王兵到来?

难道军阀就不爱国吗?不是!另一个原因就是崇祯太过刻薄,疑心太重,伤了很多将领的心。

卢象升被杨嗣昌和高起潜合伙坑死,不是杨嗣昌死了被捅出来,崇祯还被蒙在鼓里;孙传庭对于朝廷何等忠心,但是因为崇祯想与后金媾和,等于将孙传庭送给野猪皮去杀,甚至更荒唐的是还认为孙传庭是诈死潜逃,连荫赠都没有;袁崇焕不管有没有骗崇祯,但是杀了他彻底寒了辽边将士的心,祖大寿吓得不管野猪皮还没离开北京,带着关宁铁骑一路狂奔回辽东了。几乎忠心大明的人,没有一个有好的结局。这就是大家宁愿保实力,也不愿去救崇祯水火的原因。

所以回过头再来看那些假设出来的京防力量怎么没了的。其实卫戍部队不论人数多少,都没有意义。

李自成攻打北京的时北京守军有多少兵力?能否坚守到勤王兵到来?

因为崇祯遇到的并不是简单的战争课题。李自成的部队其实严格来讲不能叫部队,他们更像饥荒年代的逃荒大军,走哪吃哪,吃完再走。吃空一地,这里的人又变成了流民,再加入这个流民队伍,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卫戍部队本来也是混吃混喝的,在他们看来,守卫北京,可能坚持下去,会饿死。久而久之,自己也变成了这个流民队伍里的一员。

但是,李自成团起来的这个雪球,最终会有个临界值,终究会崩塌。只是等到这个雪球崩塌的那一刻,大家才醒过神来,大明已亡,天下不再是汉家的天下!

李自成攻打北京的时北京守军有多少兵力?能否坚守到勤王兵到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