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人血馒头”


大家都知道,“人血馒头”这一典故就出自这篇作品。我惊讶地发现,“药”不光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血馒头”,更是可帮助我们透视目前社会的一些重大问题。我研究的结果进一步发现,西方文明中也有吃“人血馒头”这一事例。西方人如何对待这一问题对我们想寻找的答案可显出重要的启示。

“药”的简介

“药”是一篇四千字左右的短篇小说。故事由两条线索组成。第一条是华老栓一家。华家的儿子小栓得了痨病,也就是肺病。这在当时属不治之症。不过民间有一处方可治痨病,那就是吃一个蘸有人血的馒头。第二条线是夏瑜为搞民运,被政府通辑,结果被自己的亲戚检举揭发,捉拿归案。他在牢中不光不争取坦白从宽,“还要劝牢头造反”,最后给政府判了死刑。夏瑜被砍头那天,华老拴赶到刑场,不是去哀悼烈士,而是用毕身的节省去买了一个蘸了烈士鲜血的馒头,拿回去给儿子吃。不久这儿子小拴仍然不治,死后葬在夏瑜同一个坟场。

“药”的意义

这篇小说情节简单,但喻意十分深刻。

众所周知,鲁迅原是学医的,就象今日海外的许多留学生一样,走的是技术救国之道。但他很快发现,中国已病入膏肓,先知道病人有多少血管意义不是很大,要想拯救这个“吃人”的民族,非得另觅他途。“所以我们的第一要着,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文艺。”(《呐喊·自序》)因此鲁迅毫不掩饰他创作小说的政治意图。那就是为了“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药”于一九一九年发表在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上。本世纪初,中国的民主运动刚刚发韧。一九零七年就有两位著名民运人士惨遭杀害。一位是徐锡麟,起义失败后,他的心也被当兵的“炒食净尽”。另一位是秋谨女士,在绍兴就义。这两个人一直深烙在鲁迅的脑海。鲁迅的《狂人日记》就提到“一直吃到徐锡麟”的事件,在作品中还写了用油煎炒了心肝而食之的情节。而“药”就是直接以秋谨为背景,塑造了一个夏瑜。

鲁迅写小说的动机既然如此,那么他在“药”中究竟关心而且又是迫切需要解决的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他究竟想引起民运人士什么样的思考?

“药”写在“五四”运动发生的十天前,其时真可谓“山雨欲来风满楼”。鲁迅提笔写下这篇反映辛亥革命时期社会生活的小说,仿佛是要告诉“五四”民运领袖一些事情。辛亥革命的失败和牺牲,使鲁迅感到悲哀与惋惜。他要探究这场运动失败的原因。

“药”要探讨的一个重要主题便是从事革命者与芸芸众生之间的关系。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基本上都是一场知识分子的运动,一小部分先知先觉的知识分子要挽民族于即倒。民族并非一空洞的概念,而是由芸芸众生所组成。也就是说,这实质上是一场知识分子与普通群众互动的运动。当时的中国社会基本上仍是一个封闭型的农业社会,广大群众根本就不知道徐锡麟、秋谨追求的理念是什么。在写“药”的同时,鲁迅还写了另一篇杂文“随感录五十九·‘圣武’”,他指出:“新主义宣传者是放火人么,也须别人有精神的燃料,才会着火;是弹琴人么,别人的心上也须有弦索,才会出声。中国人都有些不很象,所以不会相干。”一场运动的推动有两个侧面,一是“放火者、弹琴人”。二是“燃料、弦索”。而辛亥革命根本就缺乏后者,是一场秀才遇见兵的局面,这注定是要失败的。

辛亥革命之所以失败,那就是社会的基层并没意识到这场运动的必要或意义。社会的共识仍是:不要影响市民生活。当然比起华老栓式的愚昧和夏三爷出卖亲戚夏瑜相比,中国的老百姓已进了一大步(这也只是近十年的事),但至多只是达到了同情的阶段,还谈不上参入。不管你是想见好就收,见坏就上,主动权始终操纵在拥兵自重的政府手中。哪怕是见好就收,它要打你一下就可打你一下,不打你只是他皇恩浩荡。你说他疯了,那至多只是陈述一个事实而已。没有广大的群众基础,知识分子所主导的民运一定会失败。这就是“药”想要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看来这道理依然有效。

“药”这个故事还进一步告诉我们,一方面是革命党本身被斩,另一方面,群众并没因烈士的流血而有所觉醒。如果说广大的群众因为革命党的流血对自身的命运能起一番新的认识话,那这场血也可以说流得值得,也可以说仍成功了一半。但华老栓看样子是不会去为什么中国的明天奋斗的。

“药”的主题就在于阐述那个时代民运人士与群众的脱节。

西方的“人血馒头”

根据鲁迅自己的介绍,他青年时期的作品受俄国作家安特莱夫的影响最大。鲁迅称他为:“二十世纪初俄国有名的著作家”,并曾亲自将他的许多作品翻译介绍给中国读者。而“药”的创作更是直接源于安特莱夫的短篇小说“齿痛”。

“齿痛”描写耶稣基督被钉在十字架的故事。大约两千年前,以色列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政治上整个国家被罗马帝国侵占,犹太人的宗教被教条化。经济上,贪官污吏横行,民不聊生。可以说,犹太人真是生活在三座大山压迫之下。这时候,耶稣诞生。他年青时便为改变犹太人困境到处奔波。他提出具有革命性的口号:“要让被压迫者获自由”。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法更是闻所未闻:“爱敌人”。这是一种最彻底的非暴力主义。他也身体力行地去实现这一崇高信念。然而当地保守的老人领袖集团非常忌恨耶稣,广大落后愚昧的群众也不理解这位爱他们的耶稣,最后竟然串通一气,将耶稣送上了十字架。“齿痛”描写到当耶稣在被钉上十字架那天,耶路撒冷的一个商人正患齿痛,他虽看到耶稣背着十字架和被钉死,却始终无动于衷,毫不觉得那是一件与他有关的事,他竟一个劲地向别人述说他的齿痛。他的齿痛比起耶稣蒙冤钉十字架还要悲痛。

我们不难看到鲁迅构思的“药”从“齿痛”中得到的灵感:一方面是革命党、改革者的奋斗和牺牲,另一方面是芸芸众生的愚昧和冷漠。鲁迅在为《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写序时曾坦率地表示:“‘药’的收束,也分明的留着安特莱夫式的阴冷。”

安特莱夫是一位虔诚的东正教教徒。他的作品中有许多宗教题材。西方文明由三大体系组成:基督教,希腊哲学和罗马法律。其中又以基督教最为普及,妇孺皆知。美国总统宣誓就职时要手按“圣经”,其影想可见一斑。文学中涉及基督教的作品是比比皆是,著名的有《神曲》 《失落园》 《复活》。

与许多宗教不同,基督教固定的仪式不多,只有两种:一是洗礼,二是圣餐。洗礼代表愿意正式成为一名基督徒。圣餐呢,就是吃“人血馒头”。西方人不吃馒头,所以应该说是吃“人血面包”。

基督教中为什么有吃人血面包这一仪式呢?按《圣经》马太福音二十六章记载,耶稣已预测到自己将被人出卖,于是召集十二位门徒共进最后一次晚餐。他们正吃的时候,耶稣拿起一快面包掰开,递给门徒,说:“你们拿着吃,这是我的身体。”又拿起杯来,递给他们,说:“你们都喝这个,这是我的血。”果然不久耶稣就被捕,没有经过法律程序,就被送上了十字架,被残酷钉死。

以后基督教会中便一直遵守这一圣餐的仪式,每月一次,有的教会甚至每周一次。对基督徒而言,吃“人血面包”不光意味着纪念耶稣的被害,而且代表愿意与耶稣合一,跟随耶稣走十字架的道路。哪里有被压迫的人,就去哪里传播自由的信息,哪里有仇恨,就去哪里传播博爱的种子。吃“人血面包”也意味着时刻提醒我们人的有限,不要因为一点点小小的成就便忘乎所以。我们应不断反省自己的自私及各种不圣洁的行动和念头,求上帝宽恕。

这样看来,吃“人血面包”蕴含了许多积极,正面的意义。难怪教会要鼓励大家都来吃。不光要吃,而且要年年吃,月月吃,周周吃。。

现在关键问题不是你吃没吃,而是如何吃“人血馒头”。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看到有两种吃法:

一种是基督教式的吃法。这样吃,不但可吃得心安理得,还应鼓励吃。

第二种吃法是华老栓家式的。当夏瑜遇害时,华老栓庆幸及时得到了情报可以买到人血馒头。今天许多人庆幸能获殊荣及时来到美国。华老栓不但对中国前途毫无兴趣,甚至连普通的恻隐之心都没有,是十足地麻木。以这种态度去吃“人血馒头”,其结果只会象华老栓的儿子华小栓一样,肉身尚健在,但灵魂早已枯干,人格早已丧尽。

结 论

猛药治重疾,鲁迅七十多年前就开了的“药”,看来至今仍有效。有志改革中国的人士一定要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如果暂时不能回国,至少也可在侨界生根。没有根的运动注定是不能成功的。另外为了自身安全与利益,得吃“人血馒头”。这原本是无可非议的。但最好我们能以基督教的方式去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