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無愧於奸雄之名:以極小的代價打敗袁紹,拿下烏桓鐵騎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將錯就錯殺了老朋友呂伯奢的曹操暴露了其人性的"奸佞"一面。但實際上,曹操的這種奸猾不僅體現在這裡,更是伴隨著其征服北方大地的一生。

曹操無愧於奸雄之名:以極小的代價打敗袁紹,拿下烏桓鐵騎

在曹操軍事集團中,有兩支武裝力量十分重要:一支是"青州兵",另一支則是當時名滿天下的烏桓鐵騎,這是曹魏能夠力壓蜀漢、東吳兩國的軍事基礎。而曹操得到這兩大助力,在當時所花費的代價卻並不算大。

對於"青州兵",或許很多人都清楚,這是曹操利用討伐青州地域內的黃巾軍之便,將這些烏糟糟的"賊軍"改編成三十萬有序的"青州兵"。那麼,烏桓鐵騎這支少數民族武裝是怎麼得來的呢?

官渡之戰後,袁紹敗逃回自己的老巢——鄴城,其子袁尚等人仍然割據地方,並不斷聯合北方的烏桓騷擾內地。在此情形下,剿滅袁紹的殘餘勢力,進而向北征伐烏桓等少數民族是曹操一統北方的重要一步。

曹操無愧於奸雄之名:以極小的代價打敗袁紹,拿下烏桓鐵騎

然而,當時曹操的統治中心在許昌、鄴城一代,向邊塞運輸糧草比較困難。如何用最小的代價來解決這個問題,並打敗袁氏殘部、烏桓軍隊呢?曹操想到了一個辦法——即利用屯田的軍隊、民眾向北開鑿運河,藉由水陸運輸來解決糧草短缺問題。

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遏淇水入白溝,以通糧道",開啟了連通北方水系的第一步。淇水,即今淇縣境內的淇河,在當時是向南注入黃河的。白溝又叫宿胥瀆,是黃河改道南流後從浚縣分出的一條支流,也是黃河水系與海河水系溝通的唯一一條河流,不過流量有限。曹操利用人工將淇水改向北流入白溝,不僅是其水量增加,滿足其運糧所需,也向上溝通了黃河,向下連通了清河,延長了水路交通線。憑藉這個,曹操很快攻下了袁紹的根據地——鄴城,並將其打造成為曹魏政權的都城。

曹操無愧於奸雄之名:以極小的代價打敗袁紹,拿下烏桓鐵騎

而面對後來袁紹諸子侄與烏桓聯軍的威脅,曹操誓要將運河事業進行到底,從建安十年(公元205年)開始,一口氣開鑿了"平虜渠"、"泉州渠"、"新河"三條運河。這三條運河充分利用了太行上麓西高東低的地勢特徵,因勢利導,極大的降低了工程量,卻溝通了滹沱河、灤河、潞河等分佈在河北平原、遼東等各條河流,使糧草可以從河南、河北一直運送到遼東前線,烏桓被曹操一擊而潰,首領蹋頓身死,烏桓鐵騎成為曹魏軍隊的一支。

不僅如此,這四條運河的開鑿也便利了自河南到遼東的物資文化交流,雍丘(今河南杞縣)之梁、真定(今河北正定南)之梨、故安(今河北易縣東南)之棠、中山(今河北定縣)之酒、信都(今河北冀縣)之棗等特產從此在鄴城、洛陽市場上不再罕見,北方地區的經濟得到復甦,實力超越吳、蜀兩國的總和,為後來西晉統一中國奠定了經濟基礎。

同樣是開鑿運河、遠征外族,隋煬帝修建京杭大運河耗費民力甚居,屢徵高句麗而不能勝,最終身死國亡,而曹操的人工運河則因勢而成,對民間的消耗較少,卻達到了預期目標。不得不說,曹操真是一個"奸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