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地上狂奔的色彩——丹霞何處尋?


中國大地上狂奔的色彩——丹霞何處尋?


色如渥丹,燦若明霞

6500萬年前,一場災禍行將結束恐龍在地球上長達1.6億年的統治,而與此同時,在中國古陸塊的河湖盆地中,一種不同尋常的岩層正在發育生成。

在漫長的地質時期裡,隕石撞擊,冰火更替,板塊運動,群山隆起,這些原本沉睡在水底,通體泛紅的砂、礫岩層也紛紛破土而出,接受風雨的磨礪。

廣東韶關丹霞山


中國大地上狂奔的色彩——丹霞何處尋?


1928年,地質學家馮景蘭在中國廣東省北部山地進行野外考察時,被仁化縣丹霞山密集分佈的紅色崖壁所吸引。

因為之前從未有過對類似地貌類型的地質記錄,馮景蘭就以丹霞山中的“丹霞”二字將其命名為“丹霞層”,並以巨大的熱情展開對這一全新地貌的學術研究。

那一年,馮景蘭剛剛30歲。他或許不曾意識到,自己無意間叩開的這座丹霞之門,背後掩藏著多少光彩奪目的寶藏。

遠眺丹霞山

中國大地上狂奔的色彩——丹霞何處尋?


隨後的數十年間,丹霞地貌成為中國乃至世界地貌研究的一個重要分支,無數學者前赴後繼,一點點挖掘出這種古老岩層中嵌刻的地質變遷信息。

中國大地上星羅棋佈的丹霞地貌景觀也被執著的地質學家們一一找到。

中國丹霞地貌分佈概況

(製圖©孤城)

中國大地上狂奔的色彩——丹霞何處尋?

▲中國境內發現的丹霞地貌目前已達到一千餘處,其蹤跡遍佈大江南北。按照丹霞地貌的嚴格定義,圖中所標識出來的著名景觀並非全部歸屬於丹霞地貌,後文將詳細闡述。(位置數據來自:《中國典型丹霞地貌研究》)

丹霞地貌是完全由中國學者發現和命名的地貌類型,而更令人驚喜的是,整個地球上,這種紅色地貌景觀分佈最廣泛的區域恰是最喜愛紅色的國家:中國。

世界範圍內丹霞地貌分佈概況

中國大地上狂奔的色彩——丹霞何處尋?


▲圖中標註的數據是截止到2010年經地質學家所探明的丹霞地貌。其中中國以799處排名第一,排名第二、第三的澳大利亞和美國分別為10處和11處。(來自:《中國典型丹霞地貌研究》)


1


2010年8月1日,廣東丹霞山、江西龍虎山、浙江江郎山、湖南崀山、福建泰寧、貴州赤水,這六個來自亞熱帶溼潤區的丹霞地貌景觀系統代表“中國丹霞”,被世界遺產委員會批准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丹霞地貌從此名聲大噪,以至於連“丹霞”這個名字也反客為主: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廣東丹霞山的得名反而變成取自丹霞地貌了。

而實際上,“丹霞”這個絕妙的詞彙,有著更為深厚的歷史淵源。

1200年前的一個冬夜,洛陽慧林寺內天寒地凍,唐朝和尚天然禪師取下一尊木佛點火取暖,眾僧驚恐,天然卻穩穩地說:“慌啥,我在燒取捨利子。”有人喊道:“這是木頭,怎麼會有舍利!”天然回應道:“那就更不用慌了。”

這是一個常有驚世駭俗舉動的禪宗大師,而丹霞這兩個字也正是經他之手組合在了一起。

《明嘉靖南陽府志校注》中描述了這樣一個畫面:

每至旦暮,彩霞赫熾,起自山谷,色若渥丹,燦如明霞。

這是天然禪師在今河南省南陽市南召縣丹霞山看到的景象。隨後,禪師以丹霞為名,開山建寺,他本人亦被人們呼作丹霞天然

南召縣留山鎮丹霞禪寺

(圖片來源©南陽網)

中國大地上狂奔的色彩——丹霞何處尋?


公元1644年,致力於“反清復明”的河南鄧州籍(今鄧縣)明末遺臣李永茂及其弟

李充茂,在屢屢挫敗後避居於廣東韶州(今韶關)的廉白山中。

兄弟二人在為去世的父親尋找安葬的風水寶地時,聽聞附近有一片奇異的山地,名為丹霞山。

二人親自前往探查,見此處赤壁林立,碧水環繞,有龍盤虎踞之勢,便籌集銀兩將其買下,並苦心修繕經營,丹霞山自此人人皆知。

韶關丹崖赤壁


中國大地上狂奔的色彩——丹霞何處尋?



李充茂在《丹霞山記》中說,丹霞山之名早已有之,只因人跡罕至,而籍籍無名。

那麼廣東丹霞山的名字,到底如何得來?史料的缺失,總是給人們留下一些浮想聯翩的空間。

彼時,另一位法號天然的高僧在廣東丹霞山上開壇講經。而八個世紀以前,丹霞天然禪師在南陽丹霞山所創建的丹霞寺正香火鼎盛。

更巧的是,讓丹霞山揚名人間的李氏兄弟和把丹霞推向世界的地質學家馮景蘭的故鄉也都在河南南陽。

不得不說,這一因丹霞而起的輪迴,蘊藏了太多人間巧合與因緣際會。

2


對丹霞地貌的研究和探索已有近百年時光,而學者們對這種地貌類型的界定卻並未形成統一的意見。

爭論主要集中在構成丹霞地貌的岩石種類(是否只侷限於陸相碎屑岩)和地貌的形成過程上(是否侷限於在流水侵蝕)。

定義雖眾說紛紜,但大家卻普遍認可丹霞地貌的兩個顯著特徵:紅色岩層+陡坡峭壁。

“世界丹霞之冠”

貴州赤水佛光巖


中國大地上狂奔的色彩——丹霞何處尋?


在炎熱乾燥的環境下,岩石中的鐵、錳等礦物質會因氧化而顯現紅色。

這裡的紅色並無嚴格限定,無論其中混攪了多少雜色,只要遠遠望去,在視覺感觀上是紅色便可。

赤水丹霞


中國大地上狂奔的色彩——丹霞何處尋?


由於這種岩石通常發育有豐富的垂直節理且質地鬆軟,在流水溶蝕、風力侵蝕和重力崩塌的綜合作用下,一個個造型奇巧的紅色山峰橫空出世。

它們或呈方山狀,遠望如雄踞的城堡或高聳的寶塔。

丹霞山僧帽峰

中國大地上狂奔的色彩——丹霞何處尋?


丹霞山茶壺峰

中國大地上狂奔的色彩——丹霞何處尋?


或孤立成柱狀,猶如直插雲霄的長矛。

湖南崀山蠟燭峰

中國大地上狂奔的色彩——丹霞何處尋?

湖南崀山辣椒石

中國大地上狂奔的色彩——丹霞何處尋?

亦或如雨後春筍,群峰嘯聚,蔚然成林。

崀山鯨魚鬧海

(橫屏觀看)

中國大地上狂奔的色彩——丹霞何處尋?

江西龍虎山排衙峰

中國大地上狂奔的色彩——丹霞何處尋?


在江西鷹潭龍虎山,丹霞絕壁屏列在瀘溪河水之畔,絕壁因風雨侵蝕,發育出眾多罕見的丹霞洞穴

龍虎山仙水巖

中國大地上狂奔的色彩——丹霞何處尋?


先秦時期,古越人將這片紫紅色的山崖視為神聖之地,他們將已故的長者裝入木棺,並將其安放在走獸所不能及的絕壁洞穴中,以此告慰亡靈,祈求庇護。

時至今日,他們“升棺”的技法依然是塵封的秘密。


丹霞崖墓

中國大地上狂奔的色彩——丹霞何處尋?

3


三十多年前,美國亞利桑那州北部一處神秘峽谷的照片被攝影師公之於眾。人們驚歎於其酷似波浪的紋理和令人眩暈的色彩,將其列入世界八大岩石奇觀

如今,波浪谷(The Wave)是美國最熱門的旅遊目的地,每天,全世界的觀光者像買彩票一樣,寫下自己的名字,以抽籤的方式競爭20個入園名額。

美國波浪谷

中國大地上狂奔的色彩——丹霞何處尋?


而在我國的黃土高原上,一股更為洶湧的紅色巨浪還清靜地躺在陝西省靖邊縣龍州鄉的荒野之上。

億萬年的時光凝固於一瞬間,閉上眼,巨浪拍打山崖的轟響彷彿還在空中迴盪。

這裡,也被人們稱為波浪谷

陝西靖邊波浪谷

中國大地上狂奔的色彩——丹霞何處尋?


中國大地上狂奔的色彩——丹霞何處尋?


美國波浪谷本土的名字叫納瓦霍砂岩地貌,但實際上它和靖邊波浪谷一樣,都屬於丹霞地貌。

它們的前身都是侏羅紀或白堊紀

時期在陸地上沉積的巨大沙丘

靖邊波浪谷

中國大地上狂奔的色彩——丹霞何處尋?



這裡是我國的大西北,地表開闊,天乾物燥,奔湧的丹霞也變得熱烈粗獷。

在這裡發育的丹霞,其岩石多為質地粗糙的礫岩、泥岩或砂質泥岩,更容易受到風雨的侵蝕,且由於降水集中,植被稀少,短促的暴雨所形成的山洪常能沖刷出狹窄深邃的山谷。


天山庫車大峽谷

(橫屏觀看)

中國大地上狂奔的色彩——丹霞何處尋?


中國大地上狂奔的色彩——丹霞何處尋?



區別於東部溼潤區丹霞,乾旱地區丹霞地貌的最佳代言人是位於甘肅省張掖市肅南縣境內的冰溝丹霞

張掖冰溝丹霞

(橫屏觀看)

中國大地上狂奔的色彩——丹霞何處尋?



大約300萬年前,已是強弩之末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使

祁連山向北東方向逆衝抬升,一片500多平方公里的白堊紀沉積層受擠壓而鼓起,形成了一個由泥岩、粉砂岩和礫岩層疊堆積的褶皺帶


中國大地上狂奔的色彩——丹霞何處尋?


風雨的剝蝕使得柔軟的

泥岩大都隨流水而去,唯獨那些受到礫岩保護的泥岩依然堅守在原地。

它們以陡直的姿態站立在荒原之上,或如古堡,或如烽燧,造型奇特,姿態萬千,它們被地質學家形象地稱為宮殿式丹霞地貌

冰溝宮殿式丹霞

中國大地上狂奔的色彩——丹霞何處尋?


中國大地上狂奔的色彩——丹霞何處尋?


中國大地上狂奔的色彩——丹霞何處尋?


4


在冰溝丹霞以東十餘公里處的臨澤縣境內,一道七色彩虹被封印在大地之上。這便是世界級網紅——張掖七彩“丹霞”的所在。

張掖七彩“丹霞”

(攝影©孤城)

橫屏觀看

中國大地上狂奔的色彩——丹霞何處尋?


這是一個美麗的誤解。

張掖七彩“丹霞”其實並不能算作丹霞地貌。因為它缺少丹霞的一個重要特徵——陡坡峭壁

雖然七彩“丹霞”和冰溝丹霞是在同一紅層上發育而來的,但因為這裡的岩層處於褶皺帶的傾斜部位,容易崩塌,且巖體多為粉砂岩和泥岩,侵蝕風化更甚,所以最終生成的是平緩渾圓的丘陵地貌

中國大地上狂奔的色彩——丹霞何處尋?



中國大地上狂奔的色彩——丹霞何處尋?


由於這些岩層中除了紅色外,還混雜著灰、白、綠、橙、黃等多種顏色,如同一條綵帶溶解在了起伏不定的地面上,地質學家給它們起了一個貼切的名字:彩色丘陵

張掖彩色丘陵

(攝影©孤城)

橫屏觀看

中國大地上狂奔的色彩——丹霞何處尋?



新疆阿勒泰五彩灘

(橫屏觀看)

中國大地上狂奔的色彩——丹霞何處尋?


新疆阿勒泰五彩城

(橫屏觀看)

中國大地上狂奔的色彩——丹霞何處尋?

然而,彩丘和丹霞的界限並非不可跨越。

如果在某一個地方,形成彩丘的紅層相對堅硬,發育出了落差較大的陡坡,那麼它就有資格踏進丹霞地貌的圈子。亦或另立山頭,自稱

“彩丘式丹霞地貌”

而中國大地上不乏這樣的奇景:

青海貴德阿什貢七彩峰

(橫屏觀看)

中國大地上狂奔的色彩——丹霞何處尋?


中國大地上狂奔的色彩——丹霞何處尋?


中國大地上狂奔的色彩——丹霞何處尋?



中國大地上狂奔的色彩——丹霞何處尋?



丹霞,是具有神奇力量的自然,給中國這片土地最為特別的情意。

她是中國最明亮的一抹赤紅,如同天空朝著生養我們的大地,摁下的一枚傳世印章。

丹霞,映照著赤子之心的熱情,彷彿在億萬年前便明瞭這個民族對紅色的愛戀。

她是溫暖的顏色,也是祝福的顏色。

丹霞,是這個民族代代相傳的共同的寶藏。她千古悠長的美麗,是來自人們對其視若珍寶的疼惜。

丹霞不可複製,也難以修復,她是一個大“家”的家業,願人們愛之憐之護之,其灼灼華彩,才能永放光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