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全面升級普惠金融服務

中國《市縣領導決策》月刊、網 章榮富

9月26日,中國工商銀行在北京舉辦“工銀普惠行”主題活動啟動會,宣佈全面升級普惠金融服務,進一步打造“廣覆蓋、多層次、高效率、可持續”的普惠金融體系,推動小微金融增量、擴面、平價,力爭未來三年公司貸款增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投向普惠金融領域,普惠貸款年增幅30%以上,普惠貸款三年翻一番,讓金融服務的雨露甘霖更多普助小微、惠及民生,展現大行情懷與擔當。據悉,工行此次啟動會通過視頻形式同步開至全國各地市分行,動員全行分支機構廣泛開展小微金融“三聯動”(聯動政府部門、聯動行業協會商會、聯動融資性擔保機構)、“三走進”(進園區、進專業市場、進核心企業)活動,進一步聚合更多力量共建普惠金融生態圈。

工商銀行董事長易會滿在致辭中表示,發展普惠金融既是商業銀行的大局和責任,也是市場和機遇;既是服務本源的體現,也是戰略轉型的方向。普惠金融不可不為,更大有可為;不是要不要做的問題,而是如何做實做深做細的問題。工商銀行名字中就帶著“工”和“商”,是依靠工商信貸起家的,始終與小微企業風雨同舟、攜手共進。近年來,工商銀行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積極轉變觀念,健全機制,下沉重心,初步形成了具有工行特色的小微金融發展模式。目前工行在一級分行層面均已設立普惠金融事業部,在全國成立了約230家小微中心,累計服務小微客戶超過百萬戶,投放小微貸款9萬多億元。今年上半年,工行普惠貸款餘額較年初增長17%,遠高於各項貸款的平均增幅;小微貸款平均利率遠低於其他融資渠道利率,在減費讓利方面較好地發揮了大行“頭雁”效應。

對於如何看待小微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易會滿指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是一個複雜、多元、綜合的問題,背後有深刻規律和複雜原因,需要全面分析,綜合施策,持續發力。首先,從企業需求端來看,小微企業大多處於產業鏈的末端,資產規模較小,治理結構不夠完善,財務管理不夠規範,抗風險能力較弱,再加上社會誠信體系建設尚不完善,部分區域信用生態環境不夠理想,客觀上縮窄了銀行的可選擇餘地。從實踐來看,小微企業融資難,因企業而異,因區域而異,主要表現為經營困難的小微企業融資難,金融生態較差的地方小微企業融資難。小微企業融資貴,因渠道而異,主要體現為非銀行類機構和部分中小銀行融資價格過高。調查顯示,大型銀行小微貸款平均利率在5%-6%之間;各種新金融、類金融機構普遍在15%以上,而民間借貸一般在20%以上,中小銀行介於大銀行和他們之間。其次,小微企業需要的是全流程、全產品、全生命週期的金融服務,而不是僅限於融資。小微企業生產經營活動與資金週轉具有各自特徵,每家企業所處的階段也不同,因此金融需求存在明顯差異,需要短期與長期、信用與抵質押、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多元化融資支持,以及涵蓋開戶、結算、融資、投資等在內的全鏈條金融服務。其三,普惠金融必須立足於商業可持續原則。小微貸款最大的成本是風險成本,目前小微貸款不良率平均為2.75%,比大型企業高1.7個百分點,單戶授信500萬以下的小微貸款不良率更高。因此,發展普惠金融的核心是提升風險管控能力,這是商業銀行應該具備的專業優勢和看家本領,也是最大的商業可持續。

易會滿強調,做好小微金融,是一項長期和系統工程。工商銀行將重點圍繞“五個聚焦”,將小微金融真正做活做深。一是聚焦貨幣政策傳導。切實把政府要求、監管政策和總行戰略有效傳導到各級機構,傳導到市場一線,引導全行牢固樹立“工商銀行不做小微,就沒有未來”的理念。堅持在“真”字上下功夫,做真小微,真做小微。在“專”字上下功夫,建設專營機構、倡導專家治貸、強化專業服務。完善重點突破、梯度發展的佈局和策略,因地制宜、分類施策推動發展。加大人力、財務、信貸等資源投入力度,健全考核和問責機制,強化正向激勵和引導,激發普惠金融內生髮展動力。二是聚焦線下專營。針對小微企業融資“短小頻急”、業務量大而分散的特點,從品種、期限、業務模式等入手全面優化線下融資服務。合理提高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比重,按客戶需要增加中長期貸款供給,進一步完善小微企業續貸辦法、增加普惠面,並根據企業不同發展階段,提供包括財務顧問、投資銀行、財富管理等在內的綜合金融服務。探索推進小微企業主辦行制度,建設互利共贏的新型銀企合作關係。持續推動小微中心流程優化和能力提升,配齊配強專業人員,創新差異化審批授權,原則上5個工作日內完成整個審批流程,努力將小微專營機構打造成線下營銷組織中心、業務處理中心、風險管控中心以及O2O落地服務中心,更好地貼近小微、服務小微。三是聚焦做活線上。加快“數字普惠”發展,運用互聯網思維重構普惠產品體系,搭建“一個平臺、三大產品體系”的普惠金融綜合服務體系,努力成為普惠金融綜合服務商。四是聚焦信貸價格控制。堅持“量”“價”統籌,同步推進,對小微貸款實行“保本微利”的定價原則,並積極運用金融科技手段防控風險,將風險成本下降的紅利更多惠及小微企業,讓艱苦創業的企業家擁有更多獲得感。五是聚焦生態共建。進一步深化與政府、同業、企業、媒體等社會各界的通力合作,推動徵信、融資擔保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強信息資源共享,形成“幾家抬”的合力,構建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普惠金融新生態。

啟動會上,工商銀行行長谷澍發佈了工行基於“一個平臺、三大產品體系”的普惠金融綜合服務體系。其中,“一個平臺”是指集“便捷開戶、公私聯動、財務管理、理財融資、小微e管”等五大功能為一體的“工銀小微金融服務平臺”,可以為小微客戶提供一站式的綜合金融服務。以便捷開戶為例,通過“線上預約、線下面籤”的便捷開戶新模式,客戶僅需到店一次,半小時即可完成開戶與基礎業務的一站式辦理。“三大產品體系”則是指圍繞小微企業的成長週期,提供包括純信用類的“經營快貸”、抵質押類的“網貸通”以及“線上供應鏈”等在內的多款線上融資產品。其中,“經營快貸”是“低門檻、純信用”的小微專屬融資產品,無需抵押擔保,銀行依據大數據主動授信,線上辦理,可謂“秒貸”,推出不到4個月貸款餘額已破百億元,惠及3萬多小微企業。“網貸通”通過建立覆蓋全國的押品數據庫,智能評估押品價值,實現線上一鍵即貸,隨借隨還,目前已累計為超過9萬小微客戶發放融資2.4萬億元。“線上供應鏈”以核心企業為依託,應用區塊鏈和大數據技術,可實現全鏈條授信融資。

此外,工商銀行還聯合國家重點園區、專業市場、產業龍頭、擔保機構、經濟技術開發區以及電商平臺等多家企業,共同發表了“支持小微 共建普惠金融生態圈”倡議,推動各方面進一步關注、支持普惠金融,促進實體經濟不斷向高質量發展。

網絡運維:趙平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