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以立人爲本,立人當從心智啓迪開始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以立人為本,立人當從心智啟迪開始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以立人為本,立人當從心智啟迪開始

Photo by Aaron Burden on Unsplash

杜甫曾在《詠懷古蹟》中寫道:“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杜甫悼宋玉雖是直抒平生不得志,然而淵博如杜甫,以宋玉為師的姿態才最讓我欽佩。師者傳道授業解惑,非一時之功,雖是老師卻是真正需要自我學習、終身學習的。從最初的支教到通過國家漢辦的重重選拔任泰國外教,最後回國走上新東方的講臺,這一路有隱忍的淚水,有寬厚的笑容,一路的成長蛻變之後,明珠終會交到我手裡。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以立人為本,立人當從心智啟迪開始

Photo by Marc-Olivier Jodoin on Unsplash

緣於支教,他們單純得像一朵雲彩

從小到大的夢想,是做記者,最好像周軼君一樣,奔赴巴以衝突的最前線。教師夢的播種,是源於兩次支教,一次國內、一次國外。每個孩子都是天使,調皮的、任性的、羞澀的、活潑的、含苞欲放的、粉嫩的、充滿著希望的。看到他們露出小虎牙的微笑,和澄澈如水的眼神,會突然希望他們永遠不要長大。記得推開校門口的鐵門時,遠遠的就聽到幾個小女生喊“孫老師來了”,還沒反應過來呢,幾個活躍的身影就鬧騰騰的飛奔下樓,親暱地挽起我的胳膊;記得三四年級的小朋友在黑板上畫了滿滿的圖畫,還用稚嫩的筆跡寫下“熱烈歡迎孫林老師”;記得有個小女孩兒一直很羞澀,第一節課做遊戲時乖乖地坐著一句話都不敢說,放學後卻出人意料地湊過來問:“老師,你下週什麼時候來?”,聲音弱弱的,卻是篤定的。臨走前送了她一本《散文詩》,她欣喜的樣子甚至有些受寵若驚,我想安靜的孩子應該會在裡面找到一個屬於她的世界吧。

大學時的支教歲月,在遙遠的泰國播種,教師夢抽芽而生。生活是一個多面體,而我們總是停留在同一面舞蹈,陌生的國度陌生的人群恰恰提供了另一種可能,當不同的思維方式碰撞,你會發現生活的另一面。注重課堂活動設計的互動式啟發式教學,剪紙、中國結等文化元素融入傳統課堂,這些在泰國教學的種種嘗試如今想來正是新東方多元融合教學方式的雛形。我很想細數他們做過的每一件事,帶給我的每一次感動,但是太多了,多到我已經難以一一銘記了,但是我會記得他們無邪的笑臉,“我愛你”的手勢,走在路上突然鞠躬說“我愛你”時的憨厚,特地跑老遠過來只為說一句老師你好的憨實,把自己喜歡的卡通貼紙和玩具送給老師的可愛之舉。

看到一顆顆單純剔透的心靈,我總在想,自己揣在胸膛裡的這顆,已經不再是如此單純明媚的了,如果說這是成長的必然,我希望這群孩子能永葆這樣單純的心境。而和孩子們相處的簡單純粹,亦是我走上講臺的最初動力。

如今回想起兩次支教的點滴,時光跌宕之處都是溫暖的碎片,這些碎片也映照著我如今的抉擇,最終來到新東方,駐守這三尺講臺。

兼容幷蓄,語文教學是心智的啟迪

都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以立人為本,立人當從心智啟迪開始,而母語則是心智啟迪的源泉。大學時曾擔任校刊副主編,在做雜誌時粗略涉獵了古琴藝術、女性文學、城市建築、國粹崑曲等等,雖然只是淺嘗輒止,卻也讓我深深醉心於一場又一場的文化盛宴。文化是語文教學之本,雖然培訓機構當以提分為首要,但我始終在探索著一種平衡,去實踐著考試提分和文學素養提升的雙贏。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以立人為本,立人當從心智啟迪開始

Photo by pan xiaozhen on Unsplash

感恩於新東方這個平臺,前方總有燈塔照亮方向,教師的培訓、優秀的講師不斷啟迪我新的教學思維。學校組織去新加坡培訓,新加坡先進的互動教學、跨學科教學理念運用在語文課堂中,在提分的同時鍛鍊學生的溝通合作能力、知識遷移能力。文言文語法講解時,有時候會運用英語中的語法進行辯證分析,有時候孩子們會問:“林子老師,你是教語文還是教歷史、還是教英語的?”語文的無所不包也決定了我們課堂的精彩紛呈。電影、音樂、新聞通通都是語文。在課堂上和孩子們探討魏晉風度、老莊哲學、中國文人的懷才不遇,年代久遠的文言其實聯繫我們的生活實際就會撫平歷史的塵埃,變得鮮活起來。

都說得閱讀者得天下。我一直認為,閱讀教學有三層目的。最淺層的目的乃是學會做題;更高一層,是站在寫作的角度學會賞析和模仿;而其最終目的,則是眼界的開拓、心靈的啟迪、智慧的播撒。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張白紙,作為老師,手中攥著彩色的蠟筆,我想這大概也是很多人好為人師的原因吧,有一種揮斥方遒的暢快。然而面對一雙雙求知的眼睛,我更願意像朋友一樣和孩子們一起分享,我們閱讀每一篇文章的感觸,去分析文章背後對生活、對社會的反思。

語文教學的邏輯性非常重要,要思考在教學中採用科學的研究精神和方法。比如從演講的邏輯可以切入議論文的寫作思維。演講中的對立統一、遞進分析、概念的形象化都可以運用在議論文寫作中。邏輯性、科學性和文學系融為一體,才稱之為語文。在統籌新東方語文教材研發中,我們整個團隊也朝著這既定的目標邁進。

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將傳統教學與創新性理念兼容幷蓄,對我而言依然還是“在路上”的狀態。但是,看到整個班級寫作氛圍的濃烈,看到孩子們成績的提升,我知道這條路上,所有的披荊斬棘都是值得的。而且,在這條路上,不乏先行者,也有更多同行人。

從誤打誤撞在泰國做了一年外教,到加入新東方已經三年,不算太短。三年是一個階梯,孩子們經過三年學習,可以從初中升到高中,從大學邁入社會。而職場這三年我是否能拿到一張合格的結業證書昂首跨進新的臺階呢?有時竊以為自己一路走來四平八穩順風順水的,小池塘的水在流入大海前總是不知深淺的。我知道自己一直是在路上的狀態,傳道授業非一時,風流儒雅亦吾師,永遠保持空杯心態,聽得到真話、實話、腳踏實地去積累和自我充實才是選擇這個行業的前行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