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台灣和香港至今還要沿用繁體字?

實在想不出名字該取啥


我國對臺灣和香港以及澳門實行“一國兩制”政策,想必這個每個國人應該都有所耳聞吧。“一國兩制”是指“一個國家,兩種制度”,像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實行的是社會主義,而香港、澳門以及臺灣實行的資本主義,這兩種制度本身就有很多區別,至於臺灣和香港至今還要沿用繁體字,其實和這兩種制度有著一定關係。

香港和臺灣一直是西方國家貿易的“前沿陣地”,主流語言是英語,很多人從小就學習英語,對於國語不是很重視,很多初中學生的作文水平甚至都沒國內小學生作為水平高,但是要比英語的話,國內的一般比不過臺灣和香港的學生,中文得不到足夠重視,用繁體字感覺和簡體字都差不多,再加上習慣的原因,推行簡體字費時費力,就沿用繁體字了。


歷史原因:國內推行簡體字是根據當時國情決定的,新中國成立後大多數人都是文盲,為了能快速發展教育,讓更多人識字,而繁體字筆畫多,增加了人們學習漢字的難度,故推行的簡體字。


其實早在1935年的時候,國民政府就推行過簡體字,但是推廣時間很短就廢止了,足見推廣簡體字是有很大難度的,同時也說明了簡體字是趨勢,相信臺灣和香港遲早也會改用簡體字的。


綜上所述,臺灣和香港至今還要沿用繁體字有著制度、習慣、歷史等多方面的原因,相信不久的將來,臺灣和香港也會推行簡體字的,畢竟繁體字有諸多不便。


決勝網


現行的簡體漢字依據的是1956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通過的《關於公佈漢字簡化方案的決議》和《漢字簡化方案》,具體參照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出版的《簡化字總表》。偶爾也能見到的一些“奇怪”的簡化字,如“雞旦”“仃車”“快歺”“𡬝”等,則是屬於1977年後推行的“二簡字”,不過這一方案在1978年就停止使用並在1986年正式廢止了。

無論哪種簡體字,都只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推行。其時的香港,主權尚未迴歸,因此並不在推行範圍內,故繼續使用繁體字。

1935年,中華民國教育部發布的《第一批簡體字表》

臺灣則由於政治原因,自然也不會實行大陸的方案。但並不意味著臺灣沒有過簡化漢字的想法。從民國時期開始,簡化漢字就在知識精英中形成過許多次想法,1935年,當時的教育部還發布過部令,正式公佈《第一批簡體字表》,同時公佈《推行簡體字辦法》9條。但由於國民黨元老戴季陶的強烈反對,僅於次年就奉行政院令收回了。1952年,蔣介石在臺灣重提簡化漢字一事,並很快成立了“簡體字研究委員會”。豈料再次遭到廖維藩、胡秋原等106名“立法委員”的反對,使得此事耽擱了。其後大陸率先推出簡化字,臺灣基於政治考慮,避免唱和,並保持“正統”,於是徹底擱淺了簡化的想法,一直沿用繁體漢字至今。

不過,應當明確的是,香港和臺灣的繁體字存在一些差異,並不完全一樣。


徐鵬遠


為什麼臺灣和香港至今還要沿用繁體字?

當時因為國民黨戰敗,蔣介石率領一批人逃到臺灣,不想與大陸共和,想自成一派,對大陸推行的政策,他們都予以反對,這裡包括反對使用簡體字,所以一直沿用官方的繁體字。

而香港則是因為當年還未迴歸祖國,正處在英國殖民統治,理應不會推行中國的簡體字政策,等迴歸祖國後,因為多年習慣的原因,就一直沿用繁體字到現在。

早在1935年8月21日,中華民國教育部就正式公佈了《第一批簡體字表》,同時公佈《推行簡體字辦法》9條。在1952年周恩來總理連同剛剛成立的中國文字改革協會委員,對我國漢字進行了一次由繁到簡的改革。在通過《關於公佈漢字簡化方案的決議》後,並開始著手收集、整理編制《漢字簡化方案》,於1964年公佈最終《簡化字總表》,並在1986年10月,經國家語委經國務院批准調整,又重新發布了《簡化字總表》。

在華夏曆史上,繁體中文至今已有三千年以上的歷史了,而且一直都是我國的官方文字。那麼,中國當初為何要把繁體字改成簡體字呢?

有書君是這樣分析的:基於當時的國情考慮,中國在剛剛經歷重創後,經濟實力薄弱,再加上中國又是個農業大國,全國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口都在貧窮落後的農村,所以導致大部分人都是文盲。

為了更好的建設國家,滿足生產力發展的需要,加強文化的普及教育就成了人們首要解決的重要任務。

而“掃盲”就成了那一時期的熱潮,不管是在工廠,街道凡是有人的地方都會有識字和學習文化的掃盲班。

但問題來了,那些筆畫繁瑣的繁體字,對於本身沒有多少文化的人來說,簡直就是天文數字,難寫又難認。

為了讓大部分人民群眾能夠更快更好的學習到文化知識,於是就出現了文字的簡化改革和漢語拼音的普及,而這樣的改革使國人的識字率提升了九成。在此基礎上,才有能力學習更多的更高層的文化知識,從而掌握科學技術,實現科教強國的戰略目標,復興中華。

中國的五千年曆史文化博大精深,漢字文化在經過不斷的演變更新後,變得規範化和統一化,便理所應當的成為了傳承人類文明的工具。

中國有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不同的語言文化,更何況香港是後來才回歸的,而臺灣一直都自成一派,作為主張和平民主的祖國來說,開始都沒有要求他們文字統一,現在更不會,特殊情況特殊對待,他們怎麼方便怎麼使用,我們不做過多闡述,更不要政治化,因為我們自始至終是一家!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在華夏曆史上,雖然簡體字一直存在,但繁體中文一直都是我國的官方文字,至今已有三千年以上的歷史。

直到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我國進行了一次文字由繁到簡的改革。由於當時香港和臺灣兩地並不受中國政府管轄,沒有被包括在改革範圍內,所以現在還在用繁體字。


那麼,中國當初為何要把繁體字改用成簡體字呢?

1956年1月,中國政府在周恩來總理的直接主持關心下,結合了上百名專家,對數千個常用的中國文字進行了一次字體的簡化。當時的出發點,是考慮到中國國情——

當時的中國經歷了上百年的內憂外患,國弱民窮。中國又是一個幾千年的農業國,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口在農村,而當時中國一半以上的人口是文盲和半文盲,而要在這樣的基礎上發展文化,建設國家,識字掃盲成了一個重要的歷史任務。

那個時期在工廠、街道、農村到處都組建了掃盲班,識字和學文化是那一時期的熱潮,但是遇到困難,繁體字筆畫多,難寫難認,掃盲的對象是大批的大字不識一個的成年人,為了這一需要才根據群眾中的一些書寫習慣形成了簡化字。

簡化文字的目的,就是為了讓數以億計的人民大眾,能夠儘早儘快地識字認字,提高使用文字的速度,提升文化水平,方便學生在校學習,以此為最基本的基礎,才有能力學習更高的科學技術。


城市研究所


港臺之所以至今沿用繁體字,原因不外乎:


1、沿用解放前民國的教育體制及漢字內容,由於臺灣的去中國化,香港人對中文教育不是很重視,至今為止,漢字水平在港臺幾乎是滑到底了,象帶過香港五六年級學生的作文課,他們只相當於大陸二三年級的中文水平,六年級的學生100字的作文都寫不出,這些學生還是在香港的中文學校學習的,那些英文學校的學生更不必提了。


2、過於保守,不能應社會的發展而發展。這一點上,新加坡做得好,早年新加坡和港臺一樣,使用繁體字,後跟隨大陸改為簡體字,並且幾乎全盤接收大陸的簡體方案,使新國省時省力也省成本,完成其國內簡體字改革與普及,同時引導東南亞國內的跟進,以簡體字為主。港臺在文字改革方面,止步不前,特別是在手機智能時代,繁體字越發顯現。


3、文字的發展,幾千年來,本身就是一個簡化的過程。從甲骨文、金文、篆書…到楷書(繁體、簡體),文字簡化的目的主要是便捷書寫、信息快速傳播,當今信息化時代,簡體比繁體更適應。互聯網,特別移動互聯網普及以來,簡體字的傳播優勢已經顯現。


4、簡體對於漢語的國際化推廣促進很大,簡體字方案以來,起到極大的掃盲作用,對漢語國際化也產生積極效果,從教外國人學漢語的體驗來看,漢字是最難的一關,很多老外最後不得不放棄漢字,只說口語,造成一種現象,老外漢語講得特好,但可能一個漢字都不認識。海外教老外的老師多數來源於大陸或港臺,現在基本上由大陸的簡體方案完全佔優,你想想學習:憂鬱的臺灣烏龜 變成:憂鬱的臺灣烏龜 ,本人都寫不出來,何況老外。


4、文字本不分繁簡,繁簡都是文字的一環,因而不必把繁體與簡體割裂。很多人以為簡體字是新中國之後自創的,事實上,簡體字不是現代人新創造的,現在的簡體字基本上魏碑、唐貼中能找到;簡體字大多從草書簡化、簡單字合併繁雜字、俗體字傳承而來,不必把繁體與簡體割裂。另外,簡體字,如果不算偏旁的簡化,實際上也就幾百個。


網上總是流行港臺人攻擊簡體漢字的段子,如:漢字簡化後,親不見,愛無心,廠空空等,這只是港臺經濟、社會全面被大陸趕上後,找不到別的優越感後,想在文化上立話語權而已,攻擊者根本不懂中華漢字文化的傳承,好象簡體漢字是大陸憑空生造出來的。如下:


[愛],由草書局部簡化而來,草書中,心字常常只用一橫草寫,一代表心


[幹、後、廠]等簡體字形,早在甲骨文時就有了,只是用簡單字形合併了複雜的字形,不懂的人,如果把 天后, 改成:天後 就大錯特錯了。


[親]字,在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的碑貼很常見,當時簡體親字被稱為俗體字。

親,本來就有至親、靠近、親近的意思,有見無見都不影響表義。



現時大陸學習簡體,又很容易認識繁體,是一種最好的模式,就象大陸人能看懂港臺的繁體報紙,而港臺卻讀不懂大陸的報紙。所以不管是聯合國還是其它眾多國家(特別是歐美、東南亞國家等)都是支持簡體字漢語的。


每年總有人以為認識幾個繁體字,就是懂中國文化,並主張把簡體廢掉,恢復成繁體,這是逆潮流、逆社會發展趨勢的,也不可能逞的。



.

.


我是漢字谷主,【專注說文解字、快速識字、K12大語文、海外漢語,古汀漢字谷 獨創的《人字學習體系》(人字學習法、快速識字、漢字創新思維、漢字國學、古詩文)】

漢字創新思維訓練 提升中小學生想象力及邏輯思維能力,同時也能讀懂國學經典!歡迎關注、交流及合作!

如何獲得上述 人字學習法 相關資料,請關注本頭條號,私信 “1001”


漢字谷主


30年代起,國民時代已有學者提倡使用簡體漢字,收集了元代起的簡體字,出書推廣,到1935年開始教育部推出第11400號部令,正式公佈第一批簡體字表,採用了錢玄同所編《簡體字譜》中的324個,在當時又稱「手頭字」,這是政府第一次大規模推行簡化漢字。

之後就是抗日戰爭,內戰,國民政府敗走臺灣,終止了一連幾次的漢字簡化運動。

新中國成立後,學者們繼續簡化運動,正如現在的結果來看,漢字簡化將幾千年來約一成的識字率一舉突破到超過九成,非常成功。

但是臺灣那邊,當年意識型態有巨大差別,凡是大陸支持的,他們就反對,即使當年他們也認為這是很好的政策。另一原因很簡單,失去了大陸,他們就更強調自己的正統性,只能使用傳統的繁體以示正統。

至於香港,其實就算大陸和臺灣也用簡體,香港也會繼續使用繁體。最簡單的原因是,香港當年是英國殖民地,英國根本不想住在香港的中國人和大陸有任何聯繫,最好就是敵視,這才符合英國的利益,所以就算大陸和臺灣也用簡體,統治香港的英國人也絕不容許香港也統一字體。

最明顯的證據是,香港在1930年主要語言還是圍頭話和客家話,50年代大量大陸移民移居香港,有上海人、福建人、北京人、四川人,全國人民也有,本地香港人被稀釋為少數。這移民到了七十年代還未停止,移民人數早已超過本地人。但是,港英政府卻在這時大力推廣粵語! 沒錯,是粵語而不是普通話或國語! 即使大陸移民人數超過原居民,大陸移民更熟悉普通話多於粵語,英國人還是強推粵語為香港官方中文。到了八零後和九零後,基本就不懂普通話,需要回歸後在中學裡從頭學起,年紀大一點的就要自己給錢去學了。

(註: 我是中國香港人,別留言問我是否來自臺灣。)


Joseph-Chan




主要原因還是兩岸三地對中華文化的傳承和理解不同,進而延伸出來的結果不同。

臺灣和香港地區他們為了強調對中華文化的繼承性保持的比較好,接受的是正統的中華文化,因此不管是從形式還是內容都進行了很好保持,繁體字和豎排版就是其中最明顯的標誌之一。



任何一個政治實體,想統治的更長久,都會強調自己在政治和文化上的正統性。臺灣一直宣稱自己才代表中華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化不管是內容還是生活方式上都保持和民國時期的高度一致性。

香港則是因為長期受英國政府的殖民統治,華人則更有民族自尊心,用來和英國人區分的東西就是文字,長期以來用的就是繁體字和豎排版。



中國大陸是從1950年代才開始對簡體字的改革的。

當時的爭論非常之大,基本和五四運動時期的爭論差不多。

第一種觀點,要不要保留漢語和漢字。有些激進的人主張中國全面西化,採用拉丁文為新中國的文字,並且得到了部分國家領導人的支持。但最終發現難度太大,也不符合中國國情,就取消了。

第二種觀點,就是要不要簡化漢字。有些專家認為繁體字本身就有很明顯的表徵意義,代表了中華文化。簡化漢字後,就會讓很多漢字失掉了這層意義,就破壞了中華文字的美感。但有些領導人最終還是採取了簡化漢字的方案,畢竟簡化後有利於中國人民全面掃除文盲,提高識字率。



簡化漢字工作剛完成不久,大陸就出現了十幾年的其它狀況,我不說,你懂的,不讓寫。

當時的向外輸出革命,香港甚至出現了社會動盪,部分人士採取了過激措施。香港和當時出現了強烈的對立情緒,根本不可能推行簡化漢字的工作。


臺灣則從49年以後實行了長達近30年的戒嚴工作,整個社會的思想文化都處在停頓狀態,雖然也有不少文化搞些反抗活動,但都沒有多大用,臺灣同樣沒有可能採用簡化漢字的方案。更重要的是兩岸處於對抗狀態,大陸擁護的,臺灣必反對,根本沒有可能就這些皮毛的事達成一致的可能性。

就放在現代,不管是大陸還是香港臺灣,包括新加坡,許多學者對簡化漢字還有不同的意見,根本不可能全面在全球推行簡體字。


新知傳習閣


繁體,簡體,各有利弊。繁體比簡體更多的保留了中華傳統文化的信息,信息承載量更大,但是傳播效率低,古代中國認識字的有幾個人,很多地方一個村就一個認字的,文盲佔比高在農業社會其實影響不大,相反,反而有利於統治,可是繼工業革命,電力革命之後,如果文盲佔比太高,那這樣的國家是很難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所以簡體字某種程度上說也是無奈之舉,是被逼出來的。簡體字普及效率確實更高,對建國初期的發展建設是有極大推動作用的。畢竟,一個國家首要任務是儘可能的先讓自己的人民能生存,然後圖發展,然後逐步改善生存狀態。我們建國初面臨的狀況又更加嚴峻,你不發展自己的民族工業就連生存都成問題,總有人惦記我們的大好河山。所以,簡體字在那個歷史境況下是勢在必行的。至於港澳臺沒用簡體,不也一樣發展的很好嗎這種問題,忽略了一個問題,管理成本和難易程度。

10個人統一思想,統一價值觀不是太難,那一百個人呢?難度就是10個人的10倍,一千個人呢?一萬個人呢?港澳臺加起來多少人,建國初我們有多少人,45千萬!這在管理上絕不是那麼一句話的事,相當的難。再加上大部分人是文盲,不誇張,溝通成本高的簡直無法想象,全國一盤棋,沒那麼好下的。只有用最短的時間提升全民文化程度,至少要能理解中央說的話是啥意思,才相對來說更好的協調生產關係,保障最基本的工農業生產發展。這個其實應該是當時為啥一定要推行簡體字的一個大的歷史動因。翻改簡,其實是我們這個國家和民族的歷史陣痛,不應對立起來看這個問題,我們應該一方面更多的去理解當時黨和國家領導人作出這個選擇的無奈和迫切。另一方面也應該去掌握一些繁體字,傳統文化的傳承不是空喊喊就行的,應該從我做起從多認識一個繁體字做起。我個人也是比較喜歡繁體字的,因為繁體字的文化信息量更大,非常大,每個繁體字就是一個歷史的切片,每個繁體字都承載著古中國人對待生命,生存,環境,家庭,自己的價值觀,認識論和方法論,是華夏民族特有哲學的切片。丟失了是絕不應該的。我自己在和香港,臺灣,以及海外的港臺籍華人通過手機和互聯網交流時,都是用繁體字的。平常手寫漢字時,非常簡單的,保證能讓別人也看得懂的字,凡是我會寫的,也都寫繁體。畢竟官方文字是簡體,平常我們能用繁體的機會並不多。其實我覺得,只要所有的中小學生開設的書法課上多教些繁體的寫法,至少可以讓我們的後代不覺得繁體陌生,沒有隔閡感和距離感,簡單的繁體可以看懂,能這樣就很好了。


百勝47




簡體漢字是1949年中國大陸全面推行文字改革的結果,臺灣、香港和澳門當時不屬於大陸管轄,所以仍然使用繁體字。漢語的繁改簡實際上是當時的推動者推行字母文字不成,退而求其次的一個選擇,為了廣大群眾學習方便當然也是隨後找出的一個解釋。

正如美國英語仍然使用許多古老的詞語和句式,港澳臺仍然使用繁體中文。雖然各有原因,但客觀上卻保留了正規(傳統)文字。港澳臺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有力地證明,繁體字對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沒有任何負面影響。



眾所周知,自上個世紀初一直有人提出要拋棄漢語,改用字母文字,因為無法得到政府的允許,所以退而求其次,推進簡體字和拼音。正如當時錢玄同所說“改用拼音是治本的辦法,減省現行漢字筆畫是治標的辦法”。在錢玄同等人的大力推動下,民國政府曾於1935年出臺過一版324個字的簡體字表,但由於多數學者和官員反對,所以僅僅六個月後就明令取消了。



人民共和國成立的一個星期後,在吳玉章等人的大力推動下,成立了國家文字改革小組,再次推動改中文為字母文字,由於沒有獲得批准,最後只好退而求其次,簡化漢字,同時推行拼音方案。

從漢開始,就有人在書信等非正式書寫中“發明”一些簡體字,在行書,尤其是草書中更有許多約定俗成的“簡化”字,但在正式的、官方的文字材料中,一直要用正規的繁體字。



簡體字的最大一個“好處”,也是當年大陸推行簡體字最有力的理由是:有利於學習。這裡當然是指有利於當年幾億不識字的農民和工人的學習。這聽起來非常有道理,也為吳玉章等人在推行字母文字失敗後,推動漢字簡化找到了一個有說服力的理由,也得到了無數“想當然之人”的認可和支持。但港澳臺的“文字掃盲”一點也不比使用簡體字的大陸來的困難,成功的晚這個事實,強有力地告知我們這些想當然的人們:繁體字還是簡體字對於掃盲沒有明顯的區別。



這是因為,繁體字的構成都含有一定的邏輯或道理,容易記住; 而簡體字沒有了這些內在邏輯和道理,學習時只能完全靠死記硬背一筆一劃,因此學習起來不是容易了,而是更困難了。以“聖賢”二字為例,這裡的簡體字和字義根本沒有任何內在邏輯,所以記憶其字形和字義只能完全死記硬背。而他們的繁體“聖賢”則很容易把字形和字義聯繫起來:口耳王 是 聖,臣又貝 是 賢。很容易找到字形和含義的內在聯繫,這是我們的祖先發明漢字時的良苦用心,有利於子孫後代的學習和使用。而簡體字只是書寫少了一些筆畫,而學習和理解上都會增加出許多隻能死記硬背的麻煩。


無中生有hz


很大一部分人認為漢字導致了中國社會的落後,這便是所謂的“漢字落後論”。

其實不光臺灣和香港,目前大陸地區以簡體字為規範漢字,而海外華裔和港澳臺地區以繁體字為正體字。漢字簡化是從清末的救國圖存運動中興起的。近代中國積貧積弱,一些人開始尋找救國的道路。其中很大一部分人便認為是漢字導致了中國社會的落後。在此後的近代化浪潮中,“漢字落後論”一直佔據了很重要的地位,漢字改革成為了一種主流。在這期間,不光是漢字簡化,甚至切音字、注音字母運動、拉丁化新文字運動。

建國以後,《漢字簡化方案》和《關於公佈》使得簡體字在大陸成為了規範漢字的地位,從此大陸進入了簡體字時代。至今已經通行了六十年之久,為全國大規模掃除文盲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因為簡體字相對來說更容易學習掌握,比如建國之前,文盲率為80%,而1964年文盲率便下降到了33.58%。

不過凡事過猶不及,之後人們普遍認為漢字越簡化越有利於使用,因此1977年再一次公佈了《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不過這一次由於簡化使得很多漢字變得非常類似,使得語義表達不清。比如當時將“副”“傅”“腐”全部簡化為付,這個時候的付(副)團長很容易讓人理解為付團長。由於具體實行中存在種種弊端,所以第二次簡化並未大規模實行。其實國民黨也是推行過漢字簡化方案的,不過由於雙方的對抗關係,最終國軍迴歸了古典文化傳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