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习集字《圣教序》?

蒂亘花海


如何学习《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

临帖。

最近网上有人说,学习行书,应以墨迹为主,不宜先学碑刻。他们的意思是说,《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是碑刻,不适合初学书法者学习。关于这个问题,张旭光是这样说的:学习行书,就临《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清代一位颇有名气的书法家也说:学习书法,以碑为上,帖为下。



看来,《今日头条》上真是人才济济啊!有的人是自己不会临写《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还能找出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来不让别人学。

这算个什么事啊!

根据清代的那位书法家和张旭光所说,《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是完全可以适合初学行书者学习的。



那么,怎么学《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呢?给题主六个字的建议:临帖!临帖!临帖!

临帖,应以对临为主。在临帖的同时,还要认真读帖,认真领悟《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的书法精神。

临习《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量”要上去!没有“量”,哪来的质!当把字临到六七分像时,可尝试出帖。




中州耕牛堂主


大多数学习集王《圣教序》的书法爱好者,在临写的时候,都会遇到一个难点:用笔僵硬。

直接临写《圣教序》的人,只有《圣教序》的形,而无《圣教序》的神。这是为什么?因为《圣教序》是集字碑刻。它完全丧失了翰牍书写中变化万千的笔触韵逸。取而代之的,是刀刻规整的刀痕。临帖者照样而临,肯定是干、硬、呆、死。

所以,要学习《圣教序》,就必须结合《兰亭序》和王羲之墨迹尺牍一起来学习。把墨迹中笔法的变化和精微的用笔研究透彻,临习起来,才能气韵生动,富于书卷气。《兰亭序》选入《圣教序》中的字有几十个。把《圣教序》和《兰亭序》中相同的一个字拿出来对比,精细的地方,《圣教序》中荡然无存。


我们学习的是毛笔书写,不是学刀刻。既然是学毛笔书法,当然应遵照毛笔墨迹为学习的方向。写出来才具有毛笔所具有的特殊韵味。蔡邕说,毛笔

唯其软,则奇怪生焉。现在要弄到墨迹本字帖,不是件困难事。不要等把刀刻的东西形成了顽固的习惯后,将来再想纠正,会比初学难几倍。


子衿tjk


要学好行书,王羲之书法是重要的必修课程,也是行草的正脉。《圣教序》平稳精到,是学习王字的极佳范本。

《圣教序》字数较多,全文1904字,由怀仁历时24年,从一千多件王羲之作品中收集和拼凑而成,足以代表王字的精华。

但此碑毕竟是集字,因原字书写的时间、年龄、情绪的差异,在笔势的连贯上略失自然,有失全文的浑然和谐。

所以,临习《圣教序》应以单字为重点。此碑字数多,可将其按结构分类,分别临习。

其次,应收集历代大家临习《圣教序》的作品,学习、体会大家的临习方法,做到事半功倍。

再次,广览王字墨迹,学习行书贯气。学间架看碑刻,学精到处非看真迹不可,尤其圣教是集字,连贯上不如王羲之其他碑帖。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圣教序》又名《大唐三藏圣教序》,是唐三藏取经回来以后,唐太宗李世民为其撰写的序文。最初是由唐代的书法家褚遂良用楷书书写并刻碑,被称为《雁塔圣教序》。

后来怀仁和尚用王羲之作品里的字重新集字成篇,集成王羲之行书版本的《圣教序》,被刻于石头上,被称为《怀仁集字圣教序》或者《集字圣教序》。

虽然是一幅集字作品,有一些字没有在王羲之的作品里找到,还进行了一些拼凑,但是由于怀仁和尚本身有非常深厚的书法功底,加上他做事极为认真负责,这幅作品的水平是非常高的。

加上唐代以后王羲之的真迹逐渐变少,这本《集字圣教序》的拓本由于字数多、篇幅大,受到历代书法家的重视,也成为学习书法的重要资料,像后来的赵孟頫、王铎都曾经多次临摹《圣教序》。

关于如何学习《集字圣教序》,我给两点建议:

1、由于《集字圣教序》是一幅拓片,并不是真迹,所以初学者学习起来可能比较困难,有一些连带和用笔可能很难理解。所以建议可以先行元代的赵孟頫临的《集字圣教序》学起。

赵孟頫临的圣教序现在有真迹保留,便于初学着理解和学习,等把赵孟頫临写熟练,再接着练习王羲之的《圣教序》。

2、王羲之的《集字圣教序》是一篇集字作品,学习他的单个字可以,他的章法并不是一流的,虽然怀仁做了很多的处理,但是还是有很强的排列感。学习王羲之《集字圣教序》的时候可以参考学习王羲之的尺度作品,体会其章法和用笔。

学习王羲之的《圣教序》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但是直接从圣教序出来很难,需要参考学习其他书法家,可以把圣教序当成基本功来练习,也可以把它当成一部字典,有一些拿不准的字形和结构可以去《集字圣教序》里查阅。


不二斋


第一步,通读全文,了解大意。了解集字作者的故事等背景信息。

第二步,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字,让自己激动的字,把这些字先临摹。找找感觉。

第三步,找一个局部临习一遍,仔细揣摩结字,章法。然后整个通临。

第四步,回过头去继续研究揣摩。

以下是饶公子断断续续临摹集王圣教序差不多一年时间的作业。欢迎书友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