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学习行书非学《圣教序》不可?

大头君书法


我有不同的看法:《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是学习行书不可多得的优秀范本,对于取法二王体系的人来说是绕不过去,但要说“学习行书非学《圣教序》不可”那也未免有点言过其实!

为什么呢?学书法也要考虑自己的目标,考虑自己走多远,量力而行,不必人云亦云。

1、学习行书也有很多人没有上溯源头取法王羲之的,也有人偏偏不喜欢《圣教序》,而是取法颜真卿《祭侄文稿》、苏轼《寒食诗帖》、米芾行书、黄庭坚行书,甚至学习赵孟頫行书、文征明行书的也有,也取得了一番成就。

2、虽然二王行书是源头,深入源头学习,当然有可以取得更大成就,但是也要花费更大的精力。想要在书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先掂量一下自己是否有足够的脚力吧!

3、在当代这种快餐文化盛行的时代,很多人只在支流里取“一瓢饮”,当然是没有那么纯,但也可以解渴!甚至有人临写国展行书,投评委所好,走所谓的捷径。倘若你的目标只是入展,也未尝不可的。

更多书法技巧文章,敬请关注【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


麓风轩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

第一,《圣教序》全称为《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王羲之的行书有根有源,他的行书是师法行书鼻祖——汉代行书大家刘德升,并在刘德升行书的基础揉入了自己的个性,形成了自己的行书风格。



第二,《圣教序》虽是集字碑刻作品,但绝大多数是王羲之的书法真迹,其笔法,字法严谨,字字都是行书的典范。而《兰亭序》“真迹已乘黄鹤去”,后传世的都是摹本而不是王羲之的书法真迹。



第三,《圣教序》字数多,在临摹时选择的余地大,字多,学到的笔法就多,学到的字法就多,便于今后创作。



第四,字入晋,必有神。学习书法不从晋人的字入手,终究都是野路子。学行书,应以王羲之为宗。这就叫取法乎上。

第五,当代行书大家张旭光说:“学行书,就临圣教序。”

第六,宋人米芾说:“凡学行书者,须师法《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否则,必走弯路,且不会有任何成就。”

鉴于以上六个方面的原因,建议学习行书者,须从《圣教序》入手。也就是说,若想学行书,一定要从《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入门,至于其他人的行书,还是先不要染指的好。



以上为个人观点,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如果各位网友对此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和评论!


中州耕牛堂主


为什么学习行书非学《圣教序》不可?

学习行书,对笔法的要求极高,如果不对行书的笔法有所了解,行书的体态神韵便不能表现出来。《圣教序》是石刻,只存其形,毛笔的毫芒荡然无存,这给学习者在学习中带来了很大的障碍。

现在学习圣教序》的人,大多数人不明此理,临写出来的《圣教序》僵硬无神。虽然用的是毛笔,笔画只是如加粗了的硬笔一样,毫无韵致。从学习的角度来看,《圣教序》并不适合于初学者学习。更不是非学不可的。



《圣教序》中的字,是怀仁从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中,一个一个挑选出来,通过双钩廓填的方法集成的。有的字甚至是从不同的两个字分解组合起来的,这和完整书写出来的作品在行气上不可相比。行书的笔势讲求行气贯通。现在学习《圣教序》的人,得其精巧的人凤毛麟角,就是忽略了王羲之的墨迹尺牍的学习,看惯了碑书的规整,用毛笔去模仿刀痕,怎么可能会收到理想的效果!


在历史上,《圣教序》更不是必学的范本。古代字帖不是如现在这样印刷机一开,印多少都可以。他们的字帖十分珍贵,如王羲之这样的经典,哪里能够人手一本?有幸得见一眼的人,必是有头面的人。一般的人很难得见。

《兰亭序》尚且没有人人必学,初学者不要盲目的听信。学习书法,要切合自己的性情,选择适合自己的书作学习。他人说好,是以他自身的审美观出发,合不合适自己,却要依自己的资质去衡量。要学《圣教序》,也要先从王羲之墨迹尺牍中去领悟他的用笔,不要说他的墨迹不是真迹,就放弃学习,要知道,就是假的,《圣教序》也是从这些作品中挑选的。


子衿书法


这个问题提的有点意思,首先明确一点,古往今来那些大书法家不是每个人都临过《圣教序》的,这中间有很多缘故,例如范本的获取不易等等。但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说它好是因为科技的发达,影印复制技术让我们有机会见到各种优秀的法书范本,说它坏是因为范本太多,反而很多人不会选择了。

《圣教序》是唐代一个叫怀仁的僧人,他本身也是一位书法高手,他从王羲之的各种字帖中找寻符合要求的字,集字完成的《圣教序》。那时王羲之的字帖范本摹本也比较多,因此《圣教序》虽然说是集字成碑,范本没有的字也是拼接而成的。但因怀仁本身书法功力精凿,又是竭尽心血,最终完好地再现了王羲之书法的艺术特征,明代王世贞说:“备尽八法之妙”,成为王字的一个大宝库。

然而此碑宋以后就中断了,传到今天最好的拓本也是宋拓本,因此免不了失真。碑刻的书法作品特别是行书作品,很难去研究他的笔法,所以宋代米芾才十分反对碑刻拓贴。

行书的学习,笔法很关键,特别是文字笔画使转之处,墨迹本的范本更容易观察。所以初学行书我倒是建议先学习一下赵孟頫的行书,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行书用笔之法后,再去学习《圣教序》反而会事半功倍。而且赵孟頫就有一套临摹的《圣教序》,是非常好的一个参考模板。

不管怎么说,要想走“二王”这一派的路子,《圣教序》作为王羲之书法范字的宝库,确实不容错过。

以上仅是自己的一点建议和看法,不对之处还望指正,不妨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翰墨今香


《圣教序》是规范化行书技法的典范,所以,它是行书技法训练过程中的必修课目。

我觉得,学《圣教序》重要的是取法,例如: 行书笔法、行书字法、行书基本章法。主要是借此研习王羲之行书字体技法精要,并不是以后就用里面的字体原形去集字式的写作品,关键在于获得可利用的元素,用于日后创作。


从李邕、宋高宗、赵孟頫等历代书家的行书中可以看得出,他们都是师法王羲之行书的,而后融会贯通,建树自己个性字体的。这一现象说明,王羲之行书《圣教序》相当于浓缩精炼的行法源头,好比交通中枢。


潘茂生书法文化研究


学习行书必须学习《圣教序》有三个方面原因:

1. 行书以二王为宗,而圣教序是最成功的集字典范,它几乎完美的集合了王羲之的书法精华,所以学习圣教序是一条通往行书殿堂的光明大道。

2.圣教序的优势在于单字,本帖的缺点是气息有限,而优势在于字字精美,非常适合行书打底。单字的揖让、顾盼、转笔、顿笔、结构、笔法等基础技法,圣教序都有完美呈现。

3.有了圣教序的基础,学习其它名家名帖就容易多了。

所以学习行书,绕不过圣教序。

那么如何学习圣教序呢?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1.要把握此帖的艺术风貌和特征。

2.在通临的基础上打好攻坚战,从字型、字势、笔型、笔画等方面,一个字一个字地过关。

3.临写时一定要特别注意细节把握,包括笔画位置,粗细长短搭配等。


书慕晋唐


1、书不入晋人格,辄徒成下品。

2、晋人书法很多,《圣教序》集大成,入门快。《兰亭序》随意性多,一般人不好把握

3、书法临帖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临写。《圣教序》还是提供了这个平台。


仁玉书话


学习笔法还是临兰亭序,冯承素双钩神龙版本的兰亭序,基本接近原作,字迹清晰,便于学习。圣教序是碑帖,可以学习结体,毕竟字的数量很多。而学习笔法兰亭序324个字已经足够用了。我的结论是学习笔法临兰亭序,学习结体临圣教序。






谷兰居士


刚开始临写圣教序贴,就是死板了一些。



大可先生7


不枪毙“大头君书法”,祖先不瞑目!

上传赝品字画必遭电打雷劈!祖先文化被糟蹋!华夏文明被蹂躏!千刀万剐赝品造假!胡编乱写,罪大恶极!(首届湖南收藏家刘广文先生撰写于2019年3月3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