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自缢前,曾秘密安排四人逃命,却为何安排皇后做这种事?

崇祯自缢前,曾秘密安排四人逃命,却为何安排皇后做这种事?

“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崇祯帝的这一句临终遗言,虽难免有些许怒言之嫌,但“诸臣误朕”这四个字可谓字字诛心,讲的一点也不差,身为一国之君,崇祯在最后国破家亡的时刻,竟然号令不动一个臣子,反而成为人人拒之的灾星,实在令人唏嘘。

公元1644年,李自成信心满满地率领大顺军向北京进发,一路声势震天,浩浩荡荡。为何信心满满?因为李自成知己知彼,所以有底气。他早就将农民军安插在北京城的大街小巷搜集情报,监视京城的一举一动。

崇祯自缢前,曾秘密安排四人逃命,却为何安排皇后做这种事?

崇祯亦有特务,但是他安排情报人员混进农民军中,不仅没有得到军情,反而朝廷特务都被李自成策反。所以崇祯那边得到的都是假特务反馈的假情报,而李自成则成功地策划了这一次信息战的较量。

李自成觉得时机成熟,所以亲率大军进京,一路上的明军和明将明官大都不战而降,而百姓们更是夹道欢迎,为农民军喝彩。这的确反映出了明廷之腐败,但其实也仅此而已,对于崇祯而言,他不应该是被审判的对象,毕竟以一人之力是拉不回一辆重度腐朽的马车的。

崇祯自缢前,曾秘密安排四人逃命,却为何安排皇后做这种事?

势如破竹的农民军让崇祯坐立不安,有些慌了的大明皇帝开始病急乱投医,搬出一些虚有其表的将军抵抗李自成,但都失败而终。随后,崇祯又号召王公大臣们为国捐款军饷,结果很尴尬,谁都不肯为大明奉献个人财产,导致这最后的一招也败了。

李自成顺利攻破紫禁城,亡国在际,崇祯也曾尝试着寻求庇护,他想暂找个外戚的府第躲避一下,可这个昔日的天子无人愿收留,崇祯连吃了几顿闭门羹,无奈只得返回宫中,等待命运之神的降临。

崇祯自缢前,曾秘密安排四人逃命,却为何安排皇后做这种事?

回到宫中,崇祯召集了皇后、嫔妃和儿女们,他的思路很明显:男走女留!崇祯命人将四个儿子分别送到勋戚家避难,并叮嘱成国公朱纯臣誓死辅佐太子。然后崇祯帝开始了一场痛并不舍地生死离别。

崇祯对周皇后说:“国母也,理应殉国!”周皇后含泪而缢亡;袁贵妃被赐与皇后一同而去;他又召来15岁的长平公主,说道:“何苦生在帝王家!”随后遮脸转身,乱剑砍去,但未砍死;崇祯最后面对自己年仅六岁的昭仁公主号啕大哭,后挥剑刺死。

崇祯自缢前,曾秘密安排四人逃命,却为何安排皇后做这种事?

亲人们都已经安排妥当,崇祯又亲手砍死了嫔妃多人,后宫女人几乎死光。崇祯帝下此狠手的目的,是为了不让心爱的女儿和妃子们落入贼人之手而惨遭侮辱,不过这其中也包含了崇祯的些许自私心理。

诸臣误朕,四个字交代了崇祯帝对大明王朝最后的愤慨,君非亡国之君,而臣皆是亡国之臣,每每读至此处,眼角不免泛起泪滴。有人说崇祯刚愎自用,猜忌多疑,然而争论这些有什么意思呢?不论真相如何,至少现在,崇祯帝是光明的。

参考书目:《明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