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龙门」八旬老人20年坚持义务清理垃圾杂草

夜阑人静,大地万物都进入了梦乡。凌晨4点钟的街道除了偶然听到的一两声狗叫声外,整条街道显得冷清寂静。这个时候,一个熟悉的身影又出现在街道上。他提着旧布袋听着收音机,拿着小铁铲沿着大街小巷,一路走走停停,不时低下头弯着腰一刀一铲地开始清理道路夹缝中的青苔、杂草、淤泥、垃圾等杂物,20年来风雨不改。

「文明龙门」八旬老人20年坚持义务清理垃圾杂草

风雨不改 20年坚持清理垃圾杂草

这个熟悉身影背后的人物名叫唐俊球。他今年82岁,是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人。1957年,唐俊球中专毕业后被分配到广东省河源市新丰江办公室负责文书工作,1961年又被安排到龙门县支援山区建设。1997年底,他从龙华镇人民政府退休以来,不论寒冬酷暑,刮风下雨,坚持每天凌晨4点起床,到县城的大街小巷义务清理垃圾杂草。

一个蓝色的旧布袋,里面装着一把除草刀、一把小铁铲、一把伞和一个复古收音机,这就是唐俊球20年来坚持做好事的“行头”。 20年前,唐俊球开始了退休生活,每天凌晨4点到6点期间,他都会随身携带着他的“行头”,一手提着装有收音机的旧布袋听着收音机,一手拿着小铁铲沿着大街小巷一路往县城西林河畔、龙珠广场、龙门塔山森林公园方向走去。他走走停停,不时低下头弯着腰一刀一铲地清理道路夹缝中的青苔、杂草、淤泥、垃圾等杂物。

每天成百上千次的弯腰、铲除、捡拾,唐俊球一做就20年,7300多天的义务坚持,没有一分钱报酬,但他无怨无悔。“我这辈子最坚持的事就是每天早睡早起,晚上7点吃过晚饭,看完天气预报就去睡觉,凌晨4点起床后就出门散步锻炼身体,发现道路水泥地面夹缝中有杂物就拿起随身携带的铲子清除,自己锻炼了身体活动了筋骨,城市环境也整洁干净了,两全其美,不亦乐乎!“这位年事虽高但身体矫健的老人轻松愉快地对笔者说。

默默奉献 用最平凡的善举温暖人心

谈到家人及外人对自己多年凌晨起来清理垃圾杂草的态度,唐俊球笑了笑说:“家人不理解甚至反对,外人更是指着鼻子说我闲着没事干,就是个傻子。我都一笑而过当没听到,自己做好就满足了。城市变得干净整洁,我心里也舒服高兴。”唐俊球不顾他人的冷言冷语,坚持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并从中得到了最大的快乐。

“龙门做好事的人很多,但像唐俊球这样低调做好事的人真是很难得,我们一定要让这种正能量向全社会传播。”县摄影家协会前副会长刘宗汤对唐俊球20年坚持义务清理垃圾杂草的行为称赞不已。

正所谓爱就是这么简单,传递就是这么自然而然,再平凡的人也会拥有温暖别人的力量。刘会长介绍说,唐俊球平日为人低调,乐于助人,经常做好事不留名。“几年前的一天凌晨,唐俊球跟往日一样出门清理垃圾杂草,偶然发现一位老太婆晕倒在西林桥下,他不假思索立即拦住路边打扫的环卫工人,向其借了手机联系了老太婆的女儿并把人安全送回了家。由于唐俊球凌晨而出,日升而归,那位获救的老太婆四处打听其住址,苦苦寻觅了半年才找到他本人,还给他包了个大红包亲自上门道谢但是被他拒绝了。还有一次,在县政府大门对面,唐俊球遇到一位中年妇女带着孙女去上学半路晕倒,唐俊球要把她送到医院,中年妇女说休息一下就好了,唐俊球就在其旁边守了很久,直到她醒来确定安全没事才离开。”唐俊球用最生动的凡人善举诠释了社会正能量。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唐俊球20年来坚持默默付出,无私奉献,为龙门人树立了典范和榜样。他表示,“我只是做了一点自己应该做的事和顺手做的事,只要身体状况允许,我就会一直做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