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孩子爱打人吗?你家孩子总是被打吗?

你家孩子爱打人吗?你家孩子总是被打吗?

01

你家有座“小火山”吗?动不动就对你“拳脚相加”吗?哈哈,开个玩笑哈,很多孩子小时候都比较“暴力”,稍微有点不顺心,就是又哭又闹还打人。

我觉得我家二宝小的时候,有一次他哭闹,我抱着他,结果他把我的脖子抓出了一道道血印子,我的脸也被抓破了,差点破相。但是我家大宝就跟二宝完全相反,经常是挨打的那个,在学校有时候脸上会挂点彩回来,他奶奶看见了,就教大宝,以后别人再打他,让他打回去。

很多家长都会为孩子爱打人这件事,感到头疼。有的孩子在幼儿园就是一个“小霸主”,爱打架,而且从来不让自己受委屈,有的家长会因为孩子打了别人,而不得不道歉。

你家孩子爱打人吗?你家孩子总是被打吗?

02

其实,每个孩子的性情不同,发生肢体冲突的原因和场景也不同,也没有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办法,不过,也不是说,对于孩子被打或者孩子爱打人这种情况,我们就束手无策了,我们可以先了解孩子成长的一般规律,分析一下孩子打人或者被打之后的原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给孩子先打打预防针。

不过,我们还是得承认,人类天生就是有攻击性的。我们成年人有时候还一言不合就开战的,更何况是大脑还没有发育成熟的孩子了。所有的孩子或多或少的都会有一些攻击行为。

比如一两岁的宝宝会以自我为中心,不太能理解别人的感受,这是正常的发展阶段。孩子会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会推打任何阻碍他的人,还有的孩子会为了保护自己的“地盘”,攻击“入侵者”。

我家两个孩子也经常打架。有一次大宝拿了二宝放在桌子上的小汽车,二宝就生气了,然后就咬了大宝一口。大宝很生气,就使劲推了一下二宝,把二宝推到了。二宝哭着来我这里告状,大宝也哭了,两个人各说各的理儿,反正觉得只要一哭就都有理。

03

由于孩子的理性脑还没有发育成熟,也就是负责理性思维和自我控制的大脑前额叶皮层还没有发育成熟,所以孩子不能像大人那样“深思熟虑”的考虑周全,自然就比较容易冲动,稍微有一点不顺心,就很容易发生冲突。而前额叶真正发育成熟要到二十几岁,而且孩子的语言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所以才会一言不合就动手动脚,或者发脾气,就跟火山爆发一样,我们不是经常说,六月的天,娃娃的脸。如果孩子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孩子就会发脾气攻击别人。

比如说,孩子在商场看到一个玩具,非要家长给买,但是家长没有买,孩子就可能会对家长发火,一边哭闹一边对家长拳打脚踢。很多家长都遇到过这种情况吧。

孩子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就很容易打人,可能是因为他用暴力的方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那么他就会记住这种方式,然后习得了这种暴力方式。比如,孩子想要糖果,妈妈不给,孩子就对妈妈“大打出手”,然后妈妈为了哄孩子,就把糖果给了孩子。那么孩子一旦得逞,他以后就会模仿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欲望,以便,满足自己的需求。

其实,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告诉孩子,表达欲望和情绪可以,但是要恰当

比如,想要什么东西的时候,也就是表达自己需求的时候,可以大声的说清楚,并且要找到合适的对象。比如,孩子向妈妈要糖果,妈妈不给,孩子就转而向爸爸要,爸爸如果还不给,可能就会去找爷爷奶奶。

还有一点就是,孩子与别的小朋友发生冲突的时候,也有可能会打人。比如说,两个孩子争抢玩具,抢着抢着就开始你抓我一下,我推你一下。家里有二胎的父母估计也会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对吧?

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孩子可能习惯性的打人。没有什么理由,就是喜欢打这个一下,挠那个一下,就是喜欢打人。我堂哥家的四岁的儿子就是这样,他就是喜欢跟别人打架,只要老师稍微没有看住,他就欺负 别的小朋友,我堂哥堂嫂没少登门道歉,他们的孩子在学校被老师称作“重点防范对象”,还专门陪了一个老师看着他,就是为了不让他欺负别的小朋友。

很多家长可能会说,我家孩子不打人,但是我家孩子总是被打,怎么办呢?我让他反击,这样行不行?这样,我们先来回想一下这么个情况:你跟朋友闹着玩,动手打了朋友一下,明明自己觉得没有用多大的力气,可朋友却说很疼,很多人应该都有过这样类似的经历,对吧?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

因为,作为打人者,我们的大脑会提前预知击打力道,手上传来的反馈,也就是疼痛感,会被大脑抑制,因此感觉不是那么痛,但是作为被打的人,没有这个抑制机制,就会感觉特别疼。

很多人会说,小孩子下手不知轻重,自然也就会低估自己对别人造成的痛苦。如果家长鼓励孩子打回去,那么,当孩子试图还手的时候,本来是想用同样的力道打回去,可结果却是越打越用力。我们大人尚且控制不好力道,更何况是个孩子了,对吧?

而且,经常爱打人的孩子,会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不光是老师不喜欢,而且别的小伙伴也会不喜欢,这样就会使孩子产生孤立感。不信你可以回家问问自己的孩子,他喜欢跟谁玩?班里有没有哪个小朋友喜欢打别人的?问问孩子小朋友们喜不喜欢跟那个经常打别人的小朋友玩?

你家孩子爱打人吗?你家孩子总是被打吗?

04

那么,如果孩子正在打人,我们又该怎样处理呢?

首先,如果我们看到孩子打人,就要迅速做出反应,要立刻坚决的制止。而且要摆正自己的态度,让孩子知道打人是错误的,千万不要处于逗孩子的心理,做出兴奋或者夸张的回应,让孩子产生误解。我们可以把孩子带离打人现场,让孩子先缓和一下情绪。

然后,等孩子的情绪稳定下来,我们可以跟孩子一起回顾整个事件,认同孩子的感受。

因为孩子的前额叶还没有发育成熟,所以,作为家长,我们就要充当孩子的前额叶,帮助孩子梳理问题的所在。有的家长看到孩子打架,自己也开始着急上火,对孩子严厉训斥,结果孩子的问题没有解决,家长的问题又来了。有时候,家长直接撂下一句“我不管你了”然后就走了,这种方式怎么能解决问题呢?

所以,我们家长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问问孩子发生了什么事,究竟是怎么回事,并且告诉孩子,爸爸妈妈知道他现在的感受。

那么,回顾完整个事件,我们也平复了孩子的情绪,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让孩子来想办法,看看怎样解决问题呢。跟孩子商量着来。

有的家长看到孩子争抢玩具,二话不说,直接把玩具没收,谁也别玩了,或者直接从孩子手里夺过来,给别人家的孩子。其实这样就会加重孩子的打人的的念头,孩子心里不舒服啊,怎么办呢?那就继续打架呗。

所以,我们要跟孩子商量着来,让孩子想想怎么解决问题,让孩子开动脑筋想办法,这样就会启动他的理性脑,理性脑启动了,孩子就不再受制于情绪脑了。不管孩子有没有想出来办法,孩子都会冷静下来。

最后一点,别忘了道歉。让孩子们互相道歉,这是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也是培养了孩子的社会能力,让孩子学会表达友好。

不过,孩子打人终究是不太好,那么,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非暴力沟通”呢?相信家长们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变成有暴力倾向的小孩儿,对吧?那么,我们就要在平时下功夫了。当然了,我们在节目提供给大家的一些方法或者建议,都是供大家参考的,大家在运用的时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一定非要一个萝卜一个坑,而是要学会举一反三。

你家孩子爱打人吗?你家孩子总是被打吗?

05

在平时,我们想要培养孩子的“非暴力沟通”,首先我们可以反思一下,在孩子的成长环境中,是否存在暴力因素。

比如说,孩子看一些动画片或者影视剧,里面有一些暴力镜头,孩子很喜欢模仿啊,他可能就会模仿里面的一些镜头。

还有就是,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是不是也会使用暴力。有的家长觉得“不打不教不成才”或者“棍棒底下出孝子”,只要孩子犯点错就把孩子揍一顿,看到孩子打人,那就把孩子揍一顿,用惩罚的方式让孩子“长记性”。那孩子当然就会模仿大人的行为了,对吧?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就用暴力解决,打一架不能解决,那就打两架,孩子自然就会变得很暴力了。

此外,我们在给孩子讲道理的时候,可以把道理生动化。

很多家长喜欢长篇大论的对孩子进行说教,但是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他们听不懂啊,或者说似懂非懂,印象也不会太深刻。这个时候,我们不妨把这些道理生动化,这样效果就会更好。

我们可以给孩子看一些情绪管理方面的绘本,让孩子有个直观的感受,或者我们可以跟孩子玩假装游戏。怎么玩呢?很简单。比如说,我们可以把手和脚虚拟成手宝宝和脚宝宝,让孩子觉得手宝宝和脚宝宝是独立的,而她的任务是教会他们遵守规则。

比如,孩子想打人的时候,是手宝宝不听话了。我可以先跟孩子约定一个“暗号”,叫手握拳、再张开,表示提示手宝宝,不要打人。等到孩子真的快要发脾气的时候,我在她面前握拳、再张开,提醒孩子,“手宝宝不要打人哦”。 三四岁以上的宝宝,就可以理解并遵循这样的“暗号”提示了。

此外,我们还可以教孩子谈判,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比如说,吃饭的时候不能看电视玩游戏,那么吃完饭后是不是可以玩一会儿呢?跟小朋友抢东西的时候,可以问别的小朋友,可不可以轮流玩呢?这样也可以让孩子学会“非暴力沟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