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吹不黑,秦岭野生动物园“野”游实录

十几年前,我还是个没见过世面的学生娃,去过一次秦岭野生动物园,那会儿的印象就是“大”,只记得暴走了整整一天才和同学逛遍了所有场馆看完了全部演出。十几年后,我带着我见过世面、去过国内外很多动物园的孩子,想到家门口的野生动物园一HIGH,有了如下感受。


不吹不黑,秦岭野生动物园“野”游实录



特别说一下,西安秦岭野生动物园,以下按照园方的自我简称,为“西野”。

01 环境是挺“野”的


西野的地理位置还是很赞的,离著名的沣峪口不远,比邻107省道,背靠大秦岭。置身园中,看到远处的苍山,蓝天,白云,心旷神怡。

远方的美景有时候只属于远方。


不吹不黑,秦岭野生动物园“野”游实录


△ 图/网络

从环山路拐到西野门口就有“野”的既视感。路边兜售门票和劣质玩具的村民比比皆是,一个个表情神神秘秘的,感觉都是园长大人亲戚,分分钟就能让你走后门免费进,还能附赠拥抱一下老虎狮子熊之类的可爱动物。这些年我们也算见过世面,在国内外各大景点历练过,不过如此高强度“游说”式推销,可以说是很少见了。

还好提前做了功课,穿过层层“哨卡”,顺利找到了西野的官方停车场。嗯,官方停车场的“野”,是确实野。这个官方停车场特别随意,就是随便划了块地,没有路没有标识,随意停放横七竖八尘土飞扬,呛得我们无处躲藏,停车场车牌识别,仅门口一人值守收费,按次收十块,这里也摆脱不了追着你兜售的村民,拿着小孩子的玩具,神神秘秘的压低声音问,你把票买了么?

从停车场往园内走,几个破旧不堪的卡通形象,指示标识不清的路标,秩序混乱的检票口,就剩园林工人为植物修剪的造型撑撑门面。问了几个工作人员,园区导览图应该在哪拿,几个人都一脸漠然的说不知道,骄阳似火,不能再停留,我们就急匆匆的到了大巴乘坐点。


不吹不黑,秦岭野生动物园“野”游实录


△ 图/网络

坐上大巴,进了层层隔离的草原区、猛兽区,悲悯之情涌上心头,远方是翠绿的苍山,眼前却是几乎不长植物的大地,期待中的那种大草原上长颈鹿悠闲漫步,羚羊牦牛在翠绿翠绿的草地上奔跑疾驰的情况是不存在的,只有一望无际裸露的黄土加干枯的小草,外加挤在食槽边懒洋洋嚼着食物的动物。emmmm...说好的背靠大秦岭就会有好环境呢???这环境,“野”的我难以自持的想离开了。

环境之野里还有西野没有通风装置的动物馆,每个馆都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迷人”气味,如果用抖音上的梗给你们拍个视频,就是:这么大的气味你们野不野啊???野啊!野不野啊???野啊!野野野野野~~~

02 二次消费是挺“野”的


西野的园内二次消费项目,让人叹为观止,此为二“野”。

经过草原区和野兽区的大巴全程“超野”行驶,并不管车里的孩子们看到偶尔一只大脑斧的兴奋欢呼,整个过程持续不了多久,几乎没看到什么动物就结束了。

奇怪的是,我们在普通大巴上看到的是,另外一种小巴的客人在草原区可以下车和长颈鹿互动,可以喂麋鹿什么的。后来才知道,还有一种车去猛兽区,叫投喂食物车,100一位,开得很慢,也可以清楚的看到想看到的动物,后来还听说有豪华游览车,收费更高一些。嗯,很野。


不吹不黑,秦岭野生动物园“野”游实录


△西野猛兽投喂车 图/网络

自驾电瓶车以及绕园小火车了解一下,大巴车从猛兽区出来感觉是故意停在收费交通工具候车区的,带着孩子的家长感觉一下车就都在纠结代步工具要选自驾电瓶车还是环园小火车了,电瓶车可以坐4个人,200一小时,绕园小火车60一位,嗯,很野。


不吹不黑,秦岭野生动物园“野”游实录


△西野电瓶车 图/陕光灯

比起很多年前我来的那个平静的天鹅湖,湖面上出现了游船,没问价格,这个二次消费也……野着呢。


不吹不黑,秦岭野生动物园“野”游实录


△天鹅湖湖面上出现了游船 图/陕光灯

马戏表演居然有雅座了解一下,VIP座位20一位,欢迎体验,哈哈,很野。


不吹不黑,秦岭野生动物园“野”游实录


△马戏表演大厅增设“豪华区“ 图/陕光灯

动物园里还有各类不知道安全是否过关的游乐设施,碰碰车旋转木马啥的,收费也不便宜,嗯,也很野。

当然还有亲喂动物的零食,价格也很野,比如喂羊驼的胡萝卜,就几根吧,20,比如鸟语林门口写着买了食物才能进园亲喂。

唯一要表扬的是我们用餐的狮虎餐厅,价格并没有野到离谱,米饭三四个菜30块左右,矿泉水5块一瓶,都还好都还好,在能接受的范围内。

03 服务是挺“野”的


前面提到我们想拿园区导览图,服务人员都一脸漠然的不知道。我就想到现在到很多景点,直接关注微信公众号,就可以得到所有想要的信息。

但搜索出西野的号以后,一首凉凉送给自己,这么敷衍的公众号确实很少见,底下链接的“玩转西野”,链接到官网上,园内路线是一个无法打开的小图标,特色线路一些小字大概介绍了一下基本路线,没有地图。互动一览有一个导航,但是所有人手机打开,永远显示,微信登录失败,域名与后台配置不一致。这个公众号更新的也很少,嗯,也是“野”的状态。


不吹不黑,秦岭野生动物园“野”游实录


既然没有地图,就得进行问路,西野的问路服务体验感也不是很好,很多穿着黑短袖的园方工作人员聚成一堆在小桌子跟前或打牌,或聊天,问路的时候头往旁边一歪,“奏是那边,唔边不能进”。嗯,很野。

有一个胖胖的小伙,白色衬衣,胸前闪亮的“微笑服务”的牌子,说着标准的“秦腔”,问他路他不耐烦的大声说,“额不知道,包问额”,一句狮吼功就把我们吓跑了,我们讨论了一下,这个小伙可能是存在情感问题吧,没事打一打长安夜话可能能好点,嗯你野,我还是躲远点。

看马戏表演的时候,要上很高的台阶,按照其他动物园或者海洋馆的惯例,推婴儿车的游客可以把车子存在验票处,我们验票的时候听到旁边带孩子的家长有同样诉求,没想到验票处的工作人员说,“放可以,丢咧额可不管”,那家长很无奈的两个人抬着车子和娃上台阶。嗯,这服务,感受一下,野不野。

04 还有一个最后我竟无言以对的第四“野”


从中午入园到下午六点多离开,园内总能看到拿着长竹竿,残暴的敲打板栗树的大叔大妈,他们脚下全是自己的“胜利果实”,可是每看到他们敲一下,我的小心肝都跟着震颤一下,心疼树啊,从头到尾一直和同行的朋友在讨论这个现象。


不吹不黑,秦岭野生动物园“野”游实录


△园区有人在打板栗 图/陕光灯

终于在快离开的时候,看到一个疯狂“摇树”的大姐,我跑过去和大姐“协商”,能不能不要这么折磨树,没想到啊没想到,大姐说,这树是我家的!我想咋就咋!

我和朋友呆立对视十秒钟,环顾了一下周遭,不对啊,我们还在野生动物园里面啊,买一张票一百块,难道这大姐是“园长”吗?朋友实在没忍住,又怯怯的去跟大姐“协商”,大姐大粗嗓门喊出来了,额给你说,这树是俺屋滴,额想咋就咋!我们被吓得一脸懵逼,我是谁?我在哪?发生了什么?


不吹不黑,秦岭野生动物园“野”游实录


所以园区内一天之内碰到了五六个抢瓶子的拾荒老人,几十个拿着长竹竿敲树的大叔大妈,再加上时不时出现的嗖的一下从孩子身边飞过让我惊出一身冷汗的电动摩托车“杀手”,是西野让我最无言以对的一“野”。


不吹不黑,秦岭野生动物园“野”游实录


△园区内的拾荒老人 图/陕光灯

我的问题是,园区如果已经交给公司运营,怎么还有大姐说这树是她家的,园区如果管理足够严格,怎么这些打树的拾荒的骑电动车的如入无人看管之境,管理人员也不曾前去干涉。

所以这也能解释为什么我印象中之前有新闻报道过,西野附近的村民带游客翻墙遇到危险什么的。

这也太野了吧。

05 这么多“野”的西野,可惜动物不野啊


如果说动物在午休不愿意理睬愚蠢的人类,那黄昏有秦岭山脚下清凉的风拂过,再加上舒适的温度,动物们却依然懒洋洋的在角落里发着呆思考人生,依然不想理笼子外面的人类。所有的动物馆或者动物山都是一两只动物佛系值守,猎豹啊,狼啊什么的,都是一个动物呆立一间房,狮子啊什么的,都卧在角落里,连猴子都是感觉谁也不想理的样子。

这样的动物园,还不如广州北京成都那种城市中间的动物园,十几块钱就可以带娃看看动物,不用开很久的车,做很多的准备,带很多的零食,几站路就到的那种,方便快捷性价比高。

让我赶紧长叹一口气,感慨一下,该野的一个都不野,不该野的全都很野。

回来搜索了一下,以前也有媒体diss过西野,可从我这次“野”游中没看出来丁点改变的迹象,反而还有更多之前未曾涉及的不尽人意的问题。我记得我们从广州长隆野生动物园出来的时候,孩子们脸上都洋溢着兴奋的笑容,虽然门票很贵、纪念品很贵、吃饭很贵,但是良好的服务、活泼的动物、妥帖的游览安排、人性化的细节都让我们感到满意。

西野,我还是希望你今后会越来越好,对得起你们的承诺。


不吹不黑,秦岭野生动物园“野”游实录


△园区标语 图/陕光灯

不要再让秦岭失望,不要再让我们失望。



陕光灯(shaanlight)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