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父母这样当孩子的启蒙老师就对了

小学生作文能力水平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语言发展的水平,小学大致要经历绘画语言、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三个阶段的培养训练。而口头语言的开发又起步于家庭,所以,

小编认为小学生作文,父母才是真正的启蒙老师。那么作为孩子作文的启蒙老师,到底该如何来培养好孩子的口头语言呢?

1.抓住关键期,切莫错过最佳时期

心理学研究表明,2-3岁是孩子学习口语的关键期,因为这个时候,随着生活范围的逐步扩大,孩子好奇、好问、好模仿,样样都想尝试,对周围事物的兴趣特别高,学说话最快,是获取词汇的重要阶段。如果在这个年龄阶段,孩子口语发展遇到障碍,以后进行弥补将会出现很大困难。

但需要强调的是3岁之前是孩子学习母语的关键期。而现在许多家庭重视孩子第二语的培养,很早就培养孩子外语的读说能力,但一定注意,第二语言的学习不要在3岁前进行,以免与母语的学习发生冲突。3—12岁才是孩子学习外语的关键期。

2.做孩子语言的“源头活水”。孩子在进入小学之前,又尤其是在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孩子听到最多的语言就是父母的,所以作为父母有理由为孩子提供丰富的“源头活水”。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刺激孩子的听觉器官,积累更多的语言记忆。

小学生作文:父母这样当孩子的启蒙老师就对了

3.做孩子语言的“标准示范”。当孩子在学习口头语言的时候,最初总是一个字或一个词或颠三倒四的句子,这时就离不开父母来把孩子想表达的意思补充完成,表达通顺,这其实无形中父母就充当了一个示范者的角色。相反,当孩子多次出现颠三倒四而无人替他纠正时,孩子的语言就不能很好很快地得到发展。

4.做孩子语言的“忠实听众”。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很有限,很多时候需要我们家长去认真倾听,仔细捕捉。有时孩子的一个字、词,甚至一个动作,都是在向父母传递信息,表达语言,如果这时候,没有一个语言的倾听者,孩子或许会觉得没人理解他,就会表现出生气,比如乱扔东西、“莫名”的哭闹……而此时,很多父母或焦虑或生气,对孩子的行为感到摸不着头脑,显得束手无策。因此,父母要认真观察孩子的一言一行,帮助其表情达意,弄懂孩子的语言,对孩子的言语适当给予肯定,这对孩子口头语言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小学生作文:父母这样当孩子的启蒙老师就对了

大家有更好的建议欢迎在下方的评论区留言分享。喜欢的朋友可以点击屏幕下端的“关注ta”,也可以扫下面的二维码关注作者,了解更多相关资讯。

小学生作文:父母这样当孩子的启蒙老师就对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