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高晓松老师致敬

昨天是《晓松奇谈》系列的最后一集。

我是在回家的路上看的,结束的时候,热泪盈眶,恋恋不舍。

向高晓松老师致敬

时间飞逝,弹指一挥,从《晓说》到《晓松奇谈》已有四年多了。正如高老师所说的,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以后不会再有《晓松奇谈》这个栏目了。

网友们听说后:

如丧考妣,如丧考妣;

以后可以卸载爱奇艺了;

看到这结果都傻了;

不要收摊,我的精神食量;

活了20多年了,你是我第一个喜欢的男人;

不能收摊!收摊我给你寄刀片!;

我觉得打击太大了;

不能停,不能停。。。

等等等等。

我也差不多,装IQIYI的唯一目的就是看《晓松奇谈》,就是看高老师。哎,以后去哪儿看呢。

向高晓松老师致敬

认识高老师是从《晓说》开始的,之前真的不太知道这个人。看到《晓说》节目,这谁啊,肥头大脑的在那里海吹胡吹一通,慢慢觉得还挺有意思的,学到了很多知识,跟着晓松老师看到了很多地方,每期听,每期都听。开始的台词都背得滚瓜烂熟了。

路走了四十四年,方向却不止一边。服装偏爱黑色,内心却仍是此间少年。护照四十八页,但每个终点都值得赞颂千篇。旅程左右万里,时差却最多一天。世事上下千年,却偏要说出瞬间。2014世界依旧很大,大到可以晓说……

到后来的《晓松奇谈》,

历史不是镜子,历史是精子,牺牲亿万,才有一个活到今天;人生不是故事,人生是事故,摸爬滚打才不辜负功名尘土;世界不是苟且,世界是远方,行万里路才能回到内心深处;未来不是岁数,未来是谜雾,读万卷书才看得清皓月繁星。 奇闻说今古,谈笑有鸿儒,晓松奇谈。

从晓松老师的这两个节目里学到了太多太多,古今中外,山南海北,书上有的书上没的,应有尽有。

这两个节目前后共计有15亿人次观看,这也是创纪录的,前无古人,后有没有来者不敢说,至少三五年有会有人能超越晓松老师的这一战绩(老梁也超牛)。我也看过不少各种各样的脱口秀节目,如果给晓松老师的节目打10分的话,其它的节目最多能打7分。太多的节目,看到一半,看了几分钟,你就明白了,是在浪费时间。

罗辑思维罗胖讲的也不错,但是罗胖在节目里加入了太多的个人价值观,节目里商业意味太浓了,难免会让人心生逆反。相比之下,晓松老师没有一点推销产品甚至连自己的价值观也没有输出的倾向,最大程度地保证了客观中立的角度,这也是这个节目收视率居高不下的一个原因吧。

从中国到外国,从古代中国到近代中国,从中代世界到近代世界,从宗教到科学,从政治到军事,从娱乐到文学,从宏观到微观,无所不有,包罗万象。晓松老师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让人高山仰止。我的天, 这得看多少本书,走多少地方,才能讲这么多呀。关键很多都是一些细节,看了也不一定能记住呀。韩愈说:术业有专攻。晓松老师,你都跨了多少行业了?

有一次看一个科技论坛的峰会,主持人问柳传志都看什么书,他回答说看高晓松写的《鱼羊野史》这本书,写的不错,书中写的一些事情,他还亲自打电话问一下高晓松是出自哪里。连柳先生都在看晓松老师写的书,当时我真觉得晓松老师不是一般的牛逼啊。惭愧,我当然也知道《鱼羊野史》

这本书,但是没有买回来看。这本书,在2017年一定要买回来看看,作为高老师的粉丝,必须支持。

2013年的时候开扒晓松老师的家史,真是名门之后,背景身世显赫,自不用说。后来他学了音乐,进入了娱乐圈。娱乐圈人,会有多少人潜心读书,但高晓松绝对是娱乐圈知识最渊博的人,没有之一。这家伙简直是全才,读书多的人多了去了,读了很多书又去这那么多地方的人不多,能说出来的人更少,能如此诙谐幽默的讲出来的,屈指可数。在一个养尊处优的成长环境里,还能如此刻苦地读书学习,真的值得敬仰!

毕竟不是所有的人活成他那个样子,能力是一方面,家境的支撑也很关键。高晓松家境优越,不需要考虑柴米油盐,自然有犯错的机会,也有追求诗与远方的权利。普通人则不然,多少人在无奈与不经意间被世俗磨去了当初的纯真理想。属于我的,我们的“诗和远方”呢。

不经意间,已经接受了晓松老师的价值观:生活除了柴米油盐,应该还要有“诗和远方”。即便暂时没有条件“诗和远方”,但,一定一定,不要忘了心中的“诗和远方”。

向高晓松老师致敬

向高晓松老师致敬

向高晓松老师致敬

晓松老师给我的感觉是:有涵养,略清高,乐观,幽默,真实,高智商,高情商,善学习,很努力的一个中年男人。深深的被他折服,也折服了万千少女的心,不然不会成为男神,这个男神不再看脸。男神竟然敢长成这样,你就知道他得多有才华。出身这么好,又这么努力,让我等望尘莫及。

唯有,

读更多的书,行更多的路。看清这个世界,更看清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

你是我的偶像,你是我的人生榜样!

向晓松老师致敬!

参考节目《晓说》《晓松奇谈》

———————智平的华丽分割线———————

―创业管理、职场人生、策划营销、五味杂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