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法倌傳奇

很久以前,在柴山保(今河南新縣陳店鄉)住著一位法術高深的郭姓道長,人稱萬法大師。他收有兩個徒弟。小徒弟名叫董法,膽小乖巧;大徒弟名叫廖法倌,聰明能幹。不到兩年功夫,廖法倌與道長獨生女兒郭氏仙姑偷偷地戀愛上了。常言說:紙是包不住火的。大師發現後,一怒之下將他逐出師門。

廖法倌傳奇

半年後的一天,萬法大師坐在家中,露出滿臉的憤怒與殺氣。師孃小心地詢問:“麼事把你氣成這樣?”萬法大師不理。“你就曉得發怒,攆走廖法倌,女兒的病是越來越重了,你……”沒等師孃說完,萬法大師一拍桌子說:“哼!攆了他算麼事?今天我要將他壓入夾骨崖,等七七四十九天他就骨碎肉爛,魂飛魄散哩。”師孃驚問道:“為麼事呢?”萬法大師餘氣未消地說:“這畜生!今日上山來厚著臉皮求我授他‘降龍法’。”“他要搞麼事?”師孃迫不及待地問。“他說山下農田乾裂,禾苗枯萎。百姓拜龍王求雨,久求不應,他要學得此法去降龍下雨,所以我必須將這個狂徒滅了。”師孃聽到這裡不寒而慄,指著萬法大師說:“夫君,你不傳此法不就得了,為何非要置人於死地呢?”萬法大師說:“修法者,尊神法方靈,修仙者敬神方成;法乃神賜,賜法歸根於護神。這小子囂張狂妄,冒犯神尊,如果不滅他,今後必誅連我們呀!”師孃痛心地說:“你這是一刀殺三人啦!”萬法大師不解地問:“此話怎講?”“你處死廖法倌,女兒肯定不活,為娘唯一的心肝一死,我還活在世上有啥意思……”師孃說著說著哭出聲來,“天哪!俗話說:‘師徒如父子’,虎毒不食子,可你的心比老虎還毒哇。”萬法大師有點為難地說:“不這樣,你說再有什麼好辦法呢?”師孃擦了擦眼淚,慢慢地說:“他既然重上山門,就招他為婿吧。這樣,既成全了女兒的心願,又除了我們的後顧之憂。”萬法大師說:“日後他若惹事生非怎麼辦?”“我們加強教化,女兒幫助勸化,相信他會變化……”沒等師孃說完,萬法大師督促道:“如果沒有變化呢?”師孃說:“魚在笆簍裡,你還怕麼事?”經過反覆考慮,萬法大師才點頭說:“好吧,此事就依你的意思辦吧。”

人逢喜事精神爽,洞房新婚愛意濃。郭氏仙姑在欣喜中向廖法倌傾訴分離苦和相思情。廖法倌向她講起下山後的所見所聞,他單刀直入地說:“現在旱魔殘害百姓至極,你幫我去降龍下雨好嗎?”郭氏仙姑說:“我們只有‘避水法’沒有‘降龍法’,是治伏不了那老龍的。”廖法倌說:“到時候與他拼了!”郭氏仙姑嫣然一笑說:“蠢!”廖法倌著急地說:“災民們我不相救就要生靈塗炭了。”郭氏仙姑見他急成這樣,就沏杯茶遞來勸慰著:“別急,以後再想辦法。”一句話提醒了他,一個計謀在他腦海裡形成了。

花燭之夜,睡至半酣,廖法倌突然驚叫起來:“龍來了,向我撲來了!”他掀開被子跳下來,郭氏仙姑趕下床來抱住他說:“相公別怕,妻為你壓驚。”“不好了,龍要吃我,你快避開!”廖法倌說著將郭氏仙姑推開。“相公今日有言冒犯龍尊,拜求龍神寬恕。”郭氏仙姑跪在房中連忙禱告。廖法倌大叫起來:“這惡龍很兇,真要吃我。”郭氏仙姑慌忙爬起來問:“龍在哪裡?”“在這裡……在這裡……”郭氏仙姑沿著廖法倌手指方向處處以身相擋,二人似舞非舞,旋而不定。

洞房裡的怪異聲音驚動了母親。郭氏仙姑開門把娘迎了進來,告訴了所發生的一切,跪在孃的面前哀求道:“娘!你快想個法兒救救他吧!”“孩兒稍候,待為娘去求你父親!”師孃胸有成竹地答應了一聲,迅速地離去了。

不一會兒,師孃拿一張“降龍符”趕來說:“女兒,快把靈符貼在門上,龍就不敢進來。外出時,你插在懷裡保你們平安無事。”“有勞娘駕,孩兒拜謝!”廖法倌翻身跪倒在地。師孃心愛地扶起說:“免禮。時候不早了,你們好好休息吧。”送別母親,二人相依進入夢鄉。

三更將過,廖法倌偷偷地起床。他輕手輕腳地打開房門,將那“降龍符”揭下裝進懷裡,回頭再看一眼心愛的妻子,心中有千言萬語只能用道別的目光傳遞。這真是:難捨之時偏要舍,情留之處不能留。他決定邁出門檻離去,這時郭氏仙姑驚醒,氣憤地說:“站住!你呀,應當好好想想,老龍神通廣大,你是鬥不過的,即使你能降龍求雨,因此冒犯神尊,父親也不會放過你的。再說,禾苗得雨,眾生得救,百姓只謝天謝地,有誰謝你呢?”廖法倌含著淚花說:“小姐喲,你還記得初戀時的誓言嗎?”“記得。‘學法終為百姓驅魔鬼,醫治人間苦與愁,喜結同心今生共奮鬥,修身施德布善到白頭。’”郭氏仙姑揹著誓言憶起當初,不覺精神振奮,“要去咱倆一起去,生在一起,死在一方吧!”廖法倌說:“我早考慮好了,你留在房中應酬父母,我來個瞞天過海,速戰速決速返山門。”說罷,廖法倌乘著夜色向九龍潭奔去。

九龍潭離法倌崗只有十餘里,潭水綠波盪漾,潭內龍宮燈火輝煌,一個盛大的宴會正在舉行。真是龍騰魚躍皆歡樂,宮廷笙歌笑語和。廖法官到後,口唸“避水咒”,潛入龍宮,上前三揖首:“山下旱民久求不見其雨,小民廖法倌斗膽前來為民請命。”“大膽的刁民竟敢闖入龍宮,與我拿下。”龍王話音剛落,蝦兵蟹將揮戈弄戟將廖法倌圍住。說時遲,那時快,廖法倌使一定身法,將他們定住。龍王見侍衛們能言不能動,知道來者不善,奸滑地打起哈哈笑著說:“開個玩笑,請好漢見諒,這旁請坐。”他揮手示意龍母帶宮娥綵女們退下。“龍王爺,小民求雨心切,哪敢見怪,還望龍王爺早降甘霖,以救百姓於水火!”廖法倌不卑不亢地說。“請好漢返鄉,這下雨之事等我們商量商量……”沒等龍公說完,廖法倌急切地說:“不能再等了!旱災迫在眉睫,請你馬上司雨普救眾生。”“這事還得請示東海龍宮呢。”龍公不緊不慢帶著刁難的口吻說。“別推三磨四了,任一方之神,護一方之民,如果百姓殃絕,就無人供養你!”廖法倌的口氣很硬。龍公火了,拍案而起:“小小泥鰍不自量,竟敢與老龍相頂撞?”龍公口吐烈火熊熊燒來,廖法倌急忙念起“避火訣”,烈火難以近身。龍公又吐出綠水,浪濤湧向廖法倌,廖法倌又念“避水訣”,人在水中安然無恙。老龍無奈,與廖法倌拼鬥起來。幾個回合,廖法倌漸漸招架不住。在這危急時刻,他想起那張“降龍符”,便立即拿出來一試。果然,老龍癱軟在地,廖法倌押上他布雨去了。

天矇矇亮,風停雨止,雨洗山河乾坤秀,大地萬物露生機。百姓紛紛祈禱上蒼,廖法倌十分興奮。這時,天空烏雲陡起,一陣狂風掠過,遠方一聲雷響。郭氏仙姑大驚失色,急匆匆趕來,找到廖法倌,對他說:“相公,風雲有變,凶多吉少哇。父親大人一定不會放過你。”突然,天上傳來雷鳴般的吼聲:“先除逆徒,即去自首。”話音未落,只見萬法大師將手中一把“七寸礪劍”拋向廖法倌。緊急關頭,只見母親衝上以身擋劍,被刺中咽喉,鮮血噴出。雷聲更近,震耳欲聾。郭氏仙姑左手拽住母親,右手拉住廖法倌,暗使法術,騰飛到九龍潭西北名叫八角稻場的山谷裡避難。剛一著地,誰知殺氣騰騰的雷神同時降在三人面前,大吼一聲:“哪裡逃!你夜闖龍潭,行刺龍公,搶走珍寶,觸犯天條,死有餘辜。”說完,拋出一道閃電直逼三人,雷即欲炸。這時,廖法倌與郭氏仙姑同時念起“避雷咒”,雷神笑得前俯後仰,大聲說:“小小狂徒,不自量力,敢用符法對付天使!”“為民請命理氣壯,正義符法大於天。”廖法倌理直氣壯地說。“狂徒!罪加一等,受死吧。”廖法倌使一法術變成稻場上的一個石滾,只見一道紅光,雷聲巨響石滾被劈成兩半。郭氏仙姑淚花如雨,看相公炸死,望母親氣絕,她呼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絕望中她一頭撞死在被神劈開的石滾上。

百姓知道這件事後無不感動,自發地捐款把這法倌崗改為法官寺,將那兩半石滾雕成廖法倌與郭氏仙姑的塑像,由小徒弟擔當這寺的主持,長年供奉著。據說,凡遇旱災,人們將廖法倌塑像抬到九龍潭邊求雨,廖法倌的英魂還去為百姓降龍求雨,每次有求必應。柴山保裡的農民旱年也能奪豐收。

(流傳地區:河南新縣一帶;講述者:張錫輝,梅花村農民,高中;採錄者:朱宏,縣文聯幹部;採錄地點和時間:2005年8月採錄於新縣陳店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