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爲何不引進美國小麥品種?

古今多少事21


我國不是不引進美國小麥品種,而是引進很多小麥品種,但目的不是直接利用,因為中國和美國的氣候條件區別很大。小麥的適應性範圍很窄。

美國的小麥在中國試種成功還沒有先例,但將美國小麥作為一種品種資源(即某些優良性狀的基因來源)對中國的小麥進行改良才是育種家比較關注的。



美國小麥在中國不成功的重要原因是美國春小麥比較發達,而我國小麥主產區主要是冬小麥,利用價值很有限。 小麥引種成功的例子只有從歐洲引進的極少數幾個強筋小麥,不是因為它們在中國長得比當地品種好,而是看中了它們的加工品質。

農作物在適應性上有很大的區別,即引種成功地難易程度有很大區別。就大田農作物來說,玉米適應性最廣。黑龍江的德美亞系列是德國玉米品種, 廣西的迪卡系列和正大系列是泰國的品種。法國也有幾個品種在中國種植。水稻也可以大範圍試種,像我國的水稻在緬甸、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成功率也很高。小麥的成功的有,但很少。大豆還沒有成功的。甜菜、向日葵、番茄不但容易成功,簡直大行其道!


種田博士後


得了吧,我們為什麼不引進美國小麥品種?

不要以為只要是美國的任何東西都是好的,不要以為美國的農產品都好於中國。誠然,美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沒有之一,其農業發展水平也是整體領先於中國。

但是,你要說在小麥種植自己小麥育種方面,我們一點都不遜色於美國,甚至可以驕傲自豪的說我們明顯領先於美國。

目前,中國小麥種植面積,平均畝產以及總產量方面都是遙遙領先於其他國家,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大小麥生產國。打個比方來說,中國小麥種植整體實力在全球小麥種植產業中的地位好比是美國玉米在全球玉米種植版圖中的地位一樣,是佔據絕對領先的佼佼者和領跑者。

你什麼時候見過美國這個世界第一大玉米生產國放著自己產出的3.6億噸玉米不用,而去進口巴西或者中國的玉米?

同理,我國的小麥產業狀況也是一樣,我國每年的小麥總產量超過1.25億噸,是美國小麥產量的數倍有餘,在整體體量上遠超美國。

在平均畝產方面,不要小看了中國,更不要高看了美國。以2017年的兩國小麥畝產數據為例,中國的數據是目標720斤左右,而美國小麥的平均畝產只有420斤。為何呢?因為中國小麥品種在世界上居於領先地位,美國人都自愧不如。


但是,美國小麥價格卻明顯低於國標小麥,這一點段時間內無法改變。目前,美國小麥進口到岸價不過1900元每噸左右,但是國標小麥市場價格多在2400元每噸左右。

整體來看,除了價格,美國小麥幾乎都不如中國小麥,我們為何要捨近求遠呢?


糧油市場報


科學興農為您解答。

在大家的印象中似乎美國的東西就是好的,比如說美國進口的機械、汽車、實驗設備、蘋果手機,不過對於種子來說就完全是兩碼事了。由於美國和中國氣候之間的差異性,直接引種美國的小麥品種在我國種植可以說是完全行不通的,不要認為美國小麥單產比較高,在我國種植產量也不會差,這麼想就大錯特錯了。

直接引種美國小麥確實不行,但是對於美國小麥品種中的許多優良特性通過同我國本土小麥雜交轉移還是可行的。目前的小麥株高基本上在80-130釐米,而過去我國小麥的平均株高就要超過1.5米,尤其是小麥灌漿抽穗時候一場風下來基本上也就全倒了。

而我國小麥實現矮化的原因之一恐怕或直接或者間接同美國小麥有關係。美國從日本方面將一種矮杆性狀導入美國、墨西哥小麥中,並在非洲、巴基斯坦歐洲大面積推廣,而且事實證明小麥矮化之後產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而後逐步我國小麥也將該矮化性狀引入。

對於品種是應用一個很好的案例恐怕要說起蘇聯的戈爾巴喬夫了。此人在主導蘇聯之際,有些好大喜功,並且對於農業也非常重視。由於其在國外參觀之際發現玉米產量非常高,於是就想將玉米引入蘇聯來提高蘇聯的糧食產量。

由於其對於玉米的特殊愛好,其甚至發明出了所謂的筒子樓(傳言),並解決了當時蘇聯人民居住緊張的問題,而我國在考察這種建築之後還將這種建築在我國大面積推廣,恐怕年長一些的人對於這種建築還是有比較深印象的。不過遺憾的是,玉米在蘇聯經過數十年的試種都沒能取得成功。因為蘇聯氣候偏冷,對於喜溫的玉米來說根本無法適應當地氣候,因此要取得較好的產量更是天方夜譚了。

而同樣的玉米在我國推廣之際也遭遇不少苦難,在黃淮流域、華北這一帶的推廣都很順利,然而要突破北京再往北這一維度種植,卻是經過了許多代的選育才成功的,提高了玉米耐寒性,從而適應了東北氣候,目前東北也已經成為了我國玉米高產區。

對於美國小麥來說道理也是如此,由於兩者氣候的差異性,美國小麥在中國種植的話,不排除絕收的可能性。

這裡是科學興農,歡迎添加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科學興農


鍾情三農作為媒體從業者,可以負責任的告訴大家,美國小麥遠沒有大家想象中的那麼好!

我國不引進美國品種,其實根本原因在於我國的小麥品種更高,更具優勢。

下面,筆者就從具體的數據來為大家分析一下我國小麥產業和美國小麥產業的發展,讓大家知道雖然我國的大豆和玉米產業發展被美國“吊打”。


但是在小麥領域,我國在世界上幾乎是“獨孤求敗”一般的存在,對美國在內的其他小麥種植大國形成碾壓之勢。

中國小麥幾乎碾壓美國小麥。

筆者可以告訴大家,這種碾壓具體來說的話,體現在除了價格以外的個個方面。


數據顯示,美國小麥不管是在平均畝產,種植面積還是總產量方面,都被中國碾壓,2017年在中國小麥平均畝產710斤的時候,美國現場平均畝產不過400斤出頭。

所以,有人說美國小麥畝產量能夠達到1000公斤,淨是扯淡。

同時,我國小麥種植面積在3.6億畝,總產量達到1.29億噸的時候,美國小麥種植面積不過是不到一億畝,而且總產量只有兩億畝,而且總產量僅為4700萬噸左右,遠遠不及中國。

如果說美國小麥唯一的優勢的話,就是價格便宜了,我國每年進口的美國小麥總量和國產小麥總產量相比不值一提,但是進口到港完稅價格要比國產麥市場價格低400元每噸左右。

美國小麥品種沒有太大走勢。

誠然,美國大豆和美國玉米憑藉其轉基因品種優勢,在平均畝產和總產量上遠超中國,但是美國轉基因小麥的推廣遇到很大問題,種植效益一般,目前美國的小麥種植並非是轉基因小麥,而是和我國一樣,也是雜交小麥。


但是,我國的雜交小麥育種技術較美國是處於領先位置的,要不然,我們的小麥平均畝產也不會是美國的1.6倍以上。

我們得承認中美農業之間,特別是大豆和玉米產業發展上的差距,但是關於小麥,中國對美國處於明顯的領先狀態。


鍾情三農


我們國家引進的小麥品種也比較多,不是沒有引進美國的小麥品種。進口小麥的品種有澳大利亞的,有加拿大的,還有美國的。進口美國的硬質紅色春小麥,也有美國杜倫小麥應志宏硬質紅色冬小麥,美國軟質紅色春小麥。


以及美國白色小麥。但是在美國如果嚴格來說的話,小麥佔的比例非常小應該在10%左右,而玉米佔的有80%。因此我們有許多的玉米都是從他們那裡進口的,有的時候達到幾百萬噸,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我國玉米價格下降。

他們國家的小麥畝產量大約是在是639斤左右。

其實我們國家的糧食產量或者是生產力的水平和美國相比,差得非常遠。

我們可以這樣說美國只用中國2%的農業勞動力,就完成了相當於中國117%耕地的生產勞動。如果在耕地面積想進行對比,我們更是少的可憐。這集中體現在以下的幾個方面①生產機械化②管理規模化③政策補貼高④科學管理化等。

而在我們國家土地存在的問題非常嚴重,耕地被濫用,就不多說。在一定程度上很難將土地集中起來利用,也就是說很難實現機械化,這一點也和我們國家的人口基數有關,因為人口畢竟放在那裡。在一個問題就是我們使用農藥以及土地管理都不是特別恰當,都不知道該如何合理用自己的耕地。


聚焦三農瞭解事實


中國目前的小麥品種質量和數量遠運越超過美國,美國目前也沒有比中國更優秀的小麥品種,而且,引進小麥品種涉及到知識產權,代價相當大。

美國的小麥之所以價格低,一是成本低,二是政策性補貼多。中國目前的中植大戶和合作社如果能把每畝800一1000元的承包費取掉,無論是價格和質量都能和美國小麥抗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