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00後」這個日漸壯大的代際羣體,旅遊行業如何應對?

“‘00後’來襲!他們是開啟新紀元的一代,隨著第一批‘00後’步入成年,屬於他們的新世界也即將開始。”日前由騰訊發佈的《“00後”研究報告》開頭部分如是描述。

9月初,首批成年的“00後”正式進入大學校園。而今年暑期,首批“00後”高考考生已經成為畢業遊的中堅力量。面對這個日漸壯大的代際群體,旅遊行業如何應對、旅遊企業如何接招?

消費特徵明顯

《“00後”研究報告》顯示,“00後”平均存款約1840元,有更高的消費力、更大的財務自主權,很多“00後”從小就有出國旅行的機會。來自去哪兒網的數據顯示,2016年,從各年齡層人群出遊頻次上看,“00後”成為最愛玩的群體,平均出行次數達到2.85次。

《“00後”研究報告》還顯示,“00後”更渴望被同齡人認同,願意花更多時間和朋友在一起。紅杉資本發佈的《“00後”泛娛樂消費研究報告》則表明,社交性、潮流性、個性化是“00後”用戶最看重的三大產品特徵。關於品牌滲透率與集中度,在網絡社交類中,微信、QQ佔據前兩位,在直播或短視頻類中,快手、抖音佔據前兩位。關於產品獲取途徑,同學或朋友推薦的比例最高,佔64%。

湖北大學旅遊發展研究院院長馬勇分析,總體來看,“00後”群體的一些行為習慣和消費特點值得旅遊行業重視。“00後”自我認知和自我發展主觀性強,希望最大程度融入旅遊目的地的當地人生活;興趣愛好和社群分享鋪設面廣,習慣藉助旅遊和社交APP尋找志同道合的旅遊夥伴,對傳統旅遊攻略需求明顯下降;出行同伴的重要性甚至大於旅遊目的地,他們喜歡和同齡人、閨蜜、兄弟出遊,願意在旅行中接觸陌生人、結識新朋友。

香港理工大學酒店及旅遊業管理學院副教授李咪咪多年來一直關注和研究旅遊消費者行為、家庭及兒童旅遊。她告訴記者,從旅遊偏好來看,“00後”在目的地選擇時更看重當地提供的活動和體驗品質,目的地宜居性會影響他們的整體出遊體驗;更加偏向和朋友同學出遊,關注吸引物和設施的細節,喜歡新鮮事物但忠誠度不高;希望在目的地有全方位的體驗,對傳統觀光興趣不大。“年紀最大的‘00後’今年也剛成年,他們的消費能力還不能顯示其自身實際購買力,不必誇大其目前在市場中所起的作用,但要對‘00後’的消費特點及早預判,進行針對性產品設計。”

“‘00後’對於交通和住宿有一定要求,航班和酒店不會選擇價格最低的一檔,還是比較注重品牌和舒適度的。”途牛旅遊網副總裁王樹柏說。

旅企緊抓市場

有媒體報道,我國畢業遊市場規模已超150億。多家機票預訂平臺的數據顯示,“00後”在2018年畢業遊大軍中已成消費主力。此外,“00後”畢業生青睞以成都、西安、青島、廈門等為代表的網紅城市,居住選擇上更傾向於有態度、高性價比的住所。

據瞭解,隨著畢業遊主力群體改變,商家設計的相關旅行產品也開始具有“00後色彩”。

攜程發佈《90、00後自由行的那些事兒——2018新青年旅行報告》顯示,“00後”旅行最討厭的事情中“做旅行攻略”居於榜首。他們習慣依賴微信和各類旅行APP解決問題,希望隨時隨地求助,也願意幫助別人。

對此,攜程“微領隊”利用微信群的形式,將相同時期去往相同目的地的遊客聚集在一起,去年服務用戶突破1000萬人次。攜程還進行了年輕化營銷,網紅明星組合“樂華七子”就是攜程在營銷上的合作伙伴之一。

作為新晉網紅連鎖酒店品牌,OYO酒店已在全國發展到170多個城市,也在積極對接“00後”市場。OYO酒店相關負責人介紹,針對“00後”市場用戶,OYO酒店提前佈局,在今年高考期間舉辦了為考生及家長提供免費休息房的公益活動;暑期主辦了“以工換宿”的實習活動,吸引了很多“00後”學生參與;在促銷活動和產品設計上也做了一些代際區分。

驢媽媽品牌發展部總經理李秋妍介紹,從驢媽媽平臺統計數據來看,相比80、90後,“00後”探索世界的興趣更濃,更願意在旅遊中體驗不同事物,驢媽媽也推出多款有針對性的產品。如親子游、研學遊方面,驢媽媽上線了寧夏觀星沙漠徒步之旅、福建海上絲路之旅等;出境遊方面,日本方向特別加入海賊王、哈利波特等動漫樂園。另外,越來越多“00後”高中、初中生青睞畢業旅遊,驢媽媽特別策劃了畢業出遊立減活動,市場反饋很好。

江蘇周莊旅遊公司總經理張衛青介紹,針對新興的“00後”市場,周莊積極發揮擁有千年文化的江南水鄉特色,讓年輕一代深入體驗景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傳統工藝,還推出了傳統文化體驗遊、古建築研學遊、水鄉生活體驗遊等主題線路。“他們是在互聯網中‘泡大’的一代,我們也正加大智慧旅遊尤其是移動終端的建設力度。”

精準對接需求

中國旅行社協會發展研究部負責人鄒昊表示,結合相關消費需求數據來看,未來旅行社精準對接“00後”需求,可以著重考慮以下三方面:一是注重利用移動互聯網渠道。“00後”旅遊行為具有不規律性,且在旅途中比較看重信息查詢、分享交流等,旅行社要考慮從線上對接“00後”旅遊需求,並提供更多樣的碎片化服務。二是注重旅遊產品創新和定製化趨勢。線路設計上要考慮“00後”的習慣、需求、愛好、興趣等。三是注重擴展產品邊界。針對“00後”或學生群體的推出細分業務,比如遊學,讓他們在遊玩時能獲取知識技能,尤其符合進入大學階段的“00後”需求。

2001年出生的北京男孩王傲朗,3歲就跟隨父母到各地旅遊。他從小就非常喜歡遊覽博物館,並報名參加博物館的志願講解。從小學五年級開始,王傲朗就在首都博物館利用寒暑假及節假日、課餘時間進行志願講解,7年已累計講解近350個小時。“開始是個人愛好,後來覺得將自己學到的東西講給其他遊客聽,是一件很酷的事。我周圍不少同學都參與進來,我們還組建了北京文博志願服務總隊北師大附中分隊呢。”王傲朗自豪地說。

馬勇建議,未來,旅遊業針對“00後”市場,可以開發“旅途聚會”相關產品,在傳統旅遊線路中穿插以結伴、拼車、拼房、聚會等為主題的新方式,創造交友、聚會平臺;借用正能量“網紅”的流量和粉絲效應助力宣傳,將旅遊目的地塑造成為“00後”個性化發展和展示的集聚區;建立“攻略微圈”推動消費,“00後”更傾向於傾聽朋友的推薦,建立“00後”同齡人旅遊攻略網絡“微圈”,聚集“00後”旅遊消費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