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如果在朱仙镇大胜金军后,不接金牌直捣黄龙,最后他还会死吗

正当岳飞率领岳家军在朱仙镇大破金军,准备直捣黄龙府,救出两圣的关键时候。宋高宗赵构却连发十二道金牌,勒令岳飞停止北伐,班师回京。岳飞面对接二连三来的金牌,也只能仰天长叹,无可奈何的遵令而行。

岳飞回京后不久,就被宋高宗赵构和秦桧两人罗织了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于风波亭。金国得知岳飞惨死消息后,大喜过望,很快就转守为攻。至此,南宋在金国的武力压迫下,只能勉强自保。想要再次北伐收复失地,那是想也不要再想了。

岳飞如果在朱仙镇大胜金军后,不接金牌直捣黄龙,最后他还会死吗

我每每读宋史看到南宋面对外族软弱无力,就气不打一出来。有时不免暇想,如果岳飞当时以将在外君令不授的惯例,坚决不奉十二道金牌,能不能北伐成功。如果北伐成功,能不能顺利救回两圣。如果北代不成功,岳飞最后的结局会是如何。下面我就这几个问题自由发挥一下,姑妄言之,姑妄听之。

如果当时岳飞视十二道金牌如无物,还是挥军北伐,赵构肯定不会善罢甘休。赵构之所以拼命阻止岳飞继续北伐,根子就在岳飞提出的口号犯了赵构的逆鳞。岳飞北伐的目的就是救回两圣,还我河山。但岳飞却没有想过这么一个问题,万一两圣救回来了,赵构怎么办,皇位让不让。

岳飞如果在朱仙镇大胜金军后,不接金牌直捣黄龙,最后他还会死吗

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两圣这个因素存在,赵构绝对会坚决支持岳飞北伐,直捣黄龙。论公,北伐成功,收复失地,赵构可以青史留名,何乐不为。论私,毕竟自己的生母韦太后就陷在金国,北伐成功,韦太后就可以早日回国,赵构也可一解相思之苦,其乐融融。但是就因为始终绕不开两圣问题,赵构连发十二道金牌阻止岳飞北伐也就不奇怪了。

如果岳飞不管不顾继续高歌猛进,宋高宗肯定会在后勤粮草方面卡岳家军的脖子,更严重的还会宣布岳飞为叛臣,岳家军为叛军。岳飞一向自诩为精忠报国,满门忠烈,双方真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岳飞也是进退两难。

进,自已以战养战,速战速决。如果能救回两圣,挟胜利之威,逼赵构让位,则岳飞仍不失为忠臣,自然无性命之忧。退,则既已得罪宋高宗,自己贸然回京,肯定不会有好果子吃。岳飞也是一个文武双全的绝世名将,肯定不会束手就擒,一定会留有后手。局面再差也不会如历史上那样,自己和儿子岳云,女婿张宪都被一网打尽,含冤而死。

岳飞如果在朱仙镇大胜金军后,不接金牌直捣黄龙,最后他还会死吗

说来说去,岳飞的悲剧就在于他是一个愚忠的人,不懂人情世故,做事不圆滑。你口口声声要救回两圣,说明两圣在你心里最重要,你让赵构怎么想。既然你的军队号称岳家军,儿子和女婿及一干亲信又完全掌控军队,你怎么会一点防范措施也没有,就这么毫无防备的带着儿子和女婿一起离开军队,任人宰割。

试想一下,如果岳飞当时还牢牢控制着岳家军,给赵构一万个胆子他也不敢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斩岳飞,他也怕激起兵变不好收拾。如果那样,岳飞就能全身而退,不会有让亲者痛仇者快的风波亭之事发生。南宋有岳飞及岳家军的存在,金军也不敢肆意妄为,随意欺凌宋国。南宋民众也就能安居乐业,不用再整日担惊受怕,惟恐金国会随时随地打过来了。可惜历史还是按着原有的轨迹运行,真是时也运也命也,非吾之所能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