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美建築大師回國當農民,建了座高冷、接地氣雙面氣質精品酒莊!

很多人喜歡進口酒,並非真的崇洋媚外。如果你去參觀一座法國的酒莊,也許也會被她與生俱來的內涵與對自然的崇拜所吸引。而在國內,雖然一些酒莊把國外酒莊的硬件、風格搬到了國內,但總覺得似乎少了點什麼?

也許我們太過於學習國外的酒莊建設,而忽略了我們原本擁有的文化內涵。

1

對家鄉的思念,造就毫無違和感的中國酒莊


在陝西藍田縣玉山鎮,卻有一座看似有些“奇怪”的酒莊,但當你走進她,就會發現,雖然第一次來到這裡,卻似曾相識。這裡便是玉川酒莊。


旅美建築大師回國當農民,建了座高冷、接地氣雙面氣質精品酒莊!


玉山石柴


玉川酒莊有兩座主體建築,“玉山石柴”和“井宇”,如此藝術的名字看似高冷,但當地人卻覺得非常親切,他們說“玉山石柴”是當地常見的“石頭房子”,“井宇”則是“陝西八大怪”中的“房子半邊蓋”。

旅美建築大師回國當農民,建了座高冷、接地氣雙面氣質精品酒莊!


井宇

通過建築的方式把中國文化融入葡萄酒莊,讓玉川酒莊的名聲在外。而這一切都源於一個歸國遊子對家鄉的思念。中國當代著名建築師、美國南加州大學建築學院院長馬清運在參觀過許多旅遊項目發展成熟的納帕谷後,突然冒出的一個想法:為什麼不能把精品酒莊的模式帶到中國來呢?於是,憑藉著對葡萄酒的熱愛,從2000 年開始,在自己的家鄉藍田建起了玉川酒莊,十多年來,這裡不僅釀出了多款美酒,還讓更多人走進了玉川。

旅美建築大師回國當農民,建了座高冷、接地氣雙面氣質精品酒莊!


玉川酒莊創始人 馬清運

2

上天眷顧,讓“嬌生慣養”的黑比諾在這裡生根


玉川酒莊的名氣絕不僅僅歸功於她的創造者,作為一個酒莊,更多的精力永遠都是投入在釀酒層面。

十多年前有一部很好看的電影《杯酒人生》,主人公酷愛黑比諾,他的一段臺詞貼切表達了黑比諾的奇妙:“黑比諾需要持久的關心和照料,只能在世界少數幾個地方茁壯生長,只有最耐心最精心的種植者才能種它,只有那些真正願意花時間、真正理解黑比諾潛力的人,才能引導它進入全盛階段。”

正因為黑比諾需要較為嚴苛的生長條件,因而國內敢說自己以黑比諾為特色的酒莊並不多。而玉川酒莊卻把黑比諾做出了特色。

旅美建築大師回國當農民,建了座高冷、接地氣雙面氣質精品酒莊!


玉川酒莊為什麼能做黑比諾,自然要從當地的風土說起。玉川酒莊所在的陝西藍田縣,從氣候、地貌來講,與勃艮第有相似之處,因而酒莊建立之初就種植了一些黑比諾葡萄。後來,經過法國土壤專家澤維爾•崇(Xavier Chone)的考察,證實了藍田當地的土壤含有石灰岩,和勃艮第類似,而這裡的氣候比較涼爽,非常適合黑比諾的種植。

葡萄藤大多種植在海拔700-800米的向陽坡地上,這使葡萄園能接受到更多的陽光,坡地良好的排水性和通風性,讓葡萄成熟的幾率更高,亦可降低病蟲害的發生,使得黑比諾的種植得以實現。

玉川酒莊的黑比諾乾紅葡萄酒,曾多次出現在傑西絲•羅賓遜(Jancis Robinson)的專欄和著作當中,被稱為是“值得所有人去關注的中國葡萄酒的希望”。

3

年輕活力的團隊,支撐酒莊系統性發展


葡萄酒七分原料三分釀造。因此,除了在合適的地方種合適的品種,玉川酒莊自始至終強調人才的挖掘與培養。玉川酒莊銷售總監王諍告訴筆者,目前,酒莊首席釀酒師為來自美國納帕谷,師從邁克爾•斯拉奇(Michael Silacci,作品一號(Opus One)的總釀酒師)的維多利亞•科爾曼(Victoria Coleman)。此外,酒莊近兩年還引進了多位葡萄酒專業人才,比如在玉川酒莊擔任葡萄園和釀酒經理的瑪麗亞以及西農葡萄酒學院畢業的多位專業人才。

旅美建築大師回國當農民,建了座高冷、接地氣雙面氣質精品酒莊!


玉川酒莊首席釀酒師維多利亞•科爾曼(左)與釀酒經理瑪麗亞(右)


王諍說道,“我們很慶幸有這樣一個專業團隊,年輕的他們總是富有活力,不畏勞苦,態度嚴謹,為酒莊帶來了更多動力。”

4

“玉域會”,讓會員制不再是噱頭


對於這樣一個有特色的酒莊,筆者一直很好奇她的銷售模式,畢竟很多時候“好酒也怕巷子深”。玉川酒莊市場顧問戴鴻靖解開了筆者的疑問。

他說,玉川酒莊的銷售主要分兩類渠道,一是餐飲渠道。玉川酒莊在上海有自己的銷售團隊,他們的酒在上市後不久就進入了上海、北京等地的五星級酒店。二是會員制。由於酒莊創始人馬清運在建築領域的造詣,吸引了很多藝術、建築、商界的人士關注玉川酒莊,他們成立了“玉域會”。玉川酒莊對會員的開發更加註重質量而非數量,因此會員具有很高的忠誠度。高品質的會員還能產生由點及面的輻射效果,這對於一個精品酒莊積累忠實客戶來說,非常有效。當然,酒莊還會在國內一二線城市舉辦有特色的品鑑會,讓更多的人瞭解玉川。

旅美建築大師回國當農民,建了座高冷、接地氣雙面氣質精品酒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