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星空|大家風範(一)——郭沫若:地球的「女神」(一)

郭沫若:地球的“女神”

歷史的星空|大家風範(一)——郭沫若:地球的“女神”(一)

郭沫若,是中國現代傑出的劇作家、詩人、作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卓越的無產階級文化戰士。以其在中國新文化運動中的傑出貢獻和突出地位,被譽為中國文化戰線上繼魯迅之後的又一面光輝旗幟。

1892年11月16日郭沫若出生在四川樂山沙灣鄉。沙灣依山傍水,迎面流洩著湍急的大渡河,背後橫亙著雄偉的峨眉山,身邊更有著清澈見底的茶溪蜿蜒而下,把這塊有“海棠香國”之稱的土地裝扮得倩麗多姿。郭家原籍福建汀州府寧化縣。據說祖先是“揹著兩片麻布上川的”,靠幾代人的慘淡經營,家道幾經興衰,直到父親這一代,才真正熬成殷實的中等地主兼商人家庭。

郭沫若本名開貞,1919年首次發表新詩時,自署筆名“沫若”,並以此為號。這是由其故鄉的兩條河,“沫水”與“若水”合攏來的,“沫水”即大渡河,“若水”為青衣江,意在時刻提醒自己不忘故土。

郭沫若的父親郭朝沛略通醫道,大半生以經商為業;母親杜遨貞是一位聰慧的、敗落了的官宦人家的女兒,十五歲下嫁郭家,略通文字,能誦數百首唐詩、宋詞。母親對他影響最大,郭沫若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長大,從小遍讀“四書”、“五經”、《古文觀止》《史記》《漢書》《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及大量的詩、詞、曲作品。由於記憶力非凡,從小便打下了異常堅實的文史基礎,也培養了他最早對詩歌的興趣。

少年時代,郭沫若先後在樂山和成都讀小學,這時正是舊學和新學交替時期,他受到了雙重薰陶:一方面他閱讀了大量古書,尤其對屈原、李白、辛棄疾等具有浪漫主義詩風的詩人產生濃厚興趣。另一方面,他有機會接觸了一些外國名著,如梁啟超譯的《經國美談》、嚴復譯的《天演論》、林紓譯的《撒克遜劫後英雄略》等文學作品,初步接觸了西方自然科學和民主思想,培育了他強烈要求衝破封建牢籠的反抗精神和叛逆性格。1911年初,國會請願風潮波及四川,成都學界立即響應,年輕的郭沫若是活躍分子之一,被推為中學出席會議的主要代表。學校的監督叫他帶同學們回學校上課,他卻說連監督都叫不動的,我怎麼有那樣大的魄力呢?為此,他差點被學校強行辭退。

“萬戶千門入畫圖”的成都素以富庶繁華著稱於世。秀麗的山水、富庶的物產、古樸的文化、優雅的環境,這些極具魅力的城市風物人情,吸引著歷朝歷代文人墨客,以致有“自古詩人例到蜀”的說法。郭沫若與周太玄、李劼人、王光祈、魏嗣鑾等同學,課餘飯後,時時登望江樓遠眺、臨武侯祠扼腕、沿浣花溪詠懷、赴草堂寺明志,徜徉於芙蓉國度,迷戀於名勝古蹟,沉醉於賞景賦詩。陽春三月,金柳隨風輕搖,條條弄碧。這應該是充滿生機、充滿希望的時節,而國運日衰卻讓心憂天下的郭沫若黯然神傷。

四川高等學堂伴隨著洋務運動、變法維新、辛亥革命、五四運動、抗日救亡,始終與人民同甘苦,與祖國同命運,與社會同進步,始終引領著四川高等教育的發展。1911年初,國會請願風潮傳至四川,成都學界立即響應,由高等學堂發起召集各校代表在教育總會開會,活躍的郭沫若被推為出席會議的代表之一。大會通過決議:全市罷課,要求趙爾巽總督代奏清政府,敦促早開國會。這是郭沫若投身國家大事的第一次壯舉。6月17日,成都成立了四川保路同志會。郭沫若奔走在激憤的人群中,慷慨陳詞,為民請命,力主收回築路權。9月7日,反動勢力大開殺戒,請願志士的鮮血灑滿了成都街頭。革命的激情、舊勢力的殘酷、志士的鮮血、街頭巷尾的屍體,都成為印跡,深深地烙在郭沫若的心裡,化作他心底對反動派永遠的痛恨和對人民無限的同情與熱愛。

郭沫若常常被欣然赴死的鄒容、徐錫麟、秋瑾、溫生才和黃花崗七十二烈士感動得熱淚盈眶。那時的他深信,只有這些不吝血肉之軀的革命黨人才能拯救中國。他對革命黨人甚是神往,“時常在幻想,不知道怎樣才可以遇到一位革命黨人”。他在生活中尋覓,在現實裡找尋,可是卻始終不曾找到一個他心目中的真正的革命黨人。

武昌起義點燃了辛亥革命的燎原之火,各省紛紛響應,相繼宣佈獨立,這讓激情澎湃的郭沫若欣喜若狂。11月24日深夜,四川宣佈獨立的前夕,郭沫若和同學們已經等不及了,就先在自己的頭上“革”起“命”來,把象徵舊勢力的長辮剪去。他們望著彼此“解放”了的腦袋喜不自勝。次日凌晨,激動得通宵未眠的郭沫若,又與同學們一起衝進校長室,把惶恐不安的學監都靜階的辮子,兩剪刀乾淨利落地“革”去了。“絕代豪華富貴身,豔色嬌姿自可人。花國於今非帝制,花王名號應圖新。”在“革命成功萬歲”的歡呼聲中,清王朝終於走到了盡頭。不久,南京臨時政府宣告成立,中華民國誕生了,一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土崩瓦解。

激情燃燒的歲月,時間過得很快。中學即將畢業,郭沫若畢業後當何去何從?從日本留學回來的長兄多次勸他進法政學堂深造,但他鄙屑宦途,拒絕了。他認為,救國最重要的方法乃是實業,而要創辦實業就不能不學好數理,因此他考進了四川高等學堂理科。在這個以輸入世界知識、創穫現代智慧、光大科學文明、培育傑出英才為根本的良好環境中,郭沫若盡情地汲取著各科營養,貪婪地博採著眾長。然而,“應該注重的數學有點畏難,心想輕視的文學卻愛來引誘”。當他讀了美國詩人朗費羅的《箭與歌》,便感覺著有一股清新的氣息撲面而來,好像“悟到了詩歌的真實的精神”,從而孕育了“詩的覺醒”。在這段特殊的求學時期,文學與數學交融,詩歌的躁動和數理的理性交織,開啟了這位後來的中國文壇巨匠的又一扇智慧之門,形成了又一個創新之源。

1913年10月23日,郭沫若懷著“救國濟民”的抱負走出夔門,1914年初抵達日本,考入東京第一高等學校預科。1915年升入岡山第六高等學校,三年畢業後考入福岡九洲帝國大學醫科。當時日本的醫學屬德國系統,凡學醫必須學德文兼學英文,以文學作品為讀物。因而把他本已放棄的文學情緒也煽動起來。泰戈爾、海涅、雪萊、惠特曼、歌德等著名詩人的作品對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1916年起他開始嘗試進行白話新詩的創作。

惠特曼對他的影響之大,遠遠超過了泰戈爾。那種自由奔放的形式,豪邁粗獷的詩風和強烈的民主主義精神,使他開了閘的作詩欲又受了一陣暴雷般的煽動。歌德作品使他對自己偏於主觀的浪漫氣質和個性獲得明確的認識,逐步形成了以“主情主義”為核心的浪漫主義詩歌理論。他曾反覆強調:詩的本職專業在抒情。他還稱歌德是向四方八面,立體地發展的球形的天才。他說:“海涅的詩麗而不雄”,“惠特曼詩雄而不麗”,“歌德的詩則是雄麗的鉅製”。

與此同時,因為喜歡泰戈爾和歌德,郭沫若和哲學上的泛神論思想接近了。泛神論是16至18世紀流行於西歐的一種哲學思潮,代表人物有意大利哲學家布魯諾和荷蘭哲學家斯賓諾莎等。泛神論否定歐洲中世紀的宗教神學,否定神是自然界的創造主,認為神不在自然界之外,而是和自然界融合為一,神即自然,自然即神。歌德的名作《少年維特之煩惱》明顯地表現了泛神論思想;泰戈爾的名作《吉檀迦利》也充滿著對萬物化一的泛神的歌頌。郭沫若則用自己所理解的泛神論思想來印證古印度哲學,並對中國古代老莊、孔子和王陽明哲學思想進行“再發現”,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泛神論思想。

這種認識對他的詩歌創作產生直接的誘發催化作用:一方面“神即自然”的觀念,使他反因襲、反傳統、蔑視偶像權威、表現自我、張揚個性的精神找到了哲學依據。另一方面“物我之間”的境界,使他思緒飛騰,產生了郭沫若式的奇特想象,把宇宙萬物擬人化、詩化,視之為生命的抒情對象,為創造囊括一切的形象體系擴展了廣闊的思路。郭沫若當時認為詩人的宇宙觀以泛神論為最適宜。

歷史的星空|大家風範(一)——郭沫若:地球的“女神”(一)

歷史的星空|大家風範(一)——郭沫若:地球的“女神”(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