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一場颱風揭開新能源車的又一「面紗」,還能靠得住嗎?

颱風“山竹”掃蕩過的地方可謂是損失挺慘重的,首先是人員的安全問題,在後面就是財產的損失,包括個人的,國家的都會有,在被颱風掃蕩過的汽車這就是一個大的經濟體,在這幾天時間裡,4S店的,汽車修理廠的門口那都是車輛早已堆積如山,剮蹭的剮蹭,被異物大樹砸到的,還有就是泡水的車,而正真的泡水燃油車,其實修理好是沒有其他什麼問題的。跟正常的一樣,但是新能源汽車跟燃油車就不一樣了。

被一場颱風揭開新能源車的又一“面紗”,還能靠得住嗎?

現在新能源車企也是強調他們的電池是很靠譜的,因為這一開始就是一個話題,首先就是續航問題,其次就是電池的質量,如果電池質量不好,開個幾個月一年半載的就壞了,那誰還去買,這也讓很多的消費者心有顧及。不少車企都給出超長時間的質保的。但是,新能源的車電池防水跟泡水是兩個一樣的概念,加入電池不小心被泡水,廠家作出,電池一定是保修的。但真的能兌現這個說法嗎?

被一場颱風揭開新能源車的又一“面紗”,還能靠得住嗎?

防水和泡水差別很大

而大家也知道最近出事的新能源車自然的現象,其實汽車的自然無非就兩個原因,一個是油一個是電路短路造成的,而新能源汽車有沒有燒油,那自然就是電路短路了。在當下主流電動車企業都告訴人們電池是達到國家監測的防護標準的。是的達到標準了,那為什麼還會出現漏水短路自燃等現象。而國家的標準是IP67,這幾個字母數字也是不同的代表的,它們分別是固態防護,數字是液態防護標準等級。固態防護確實能達到要求,但液態防護,簡單來說就是防水就沒那麼好了,有些專業人士表示,有的蘋果手機都做到了液態防護7級,頂級是8級。而蘋果科技給出的也是一樣,防水不是說就可以泡水。

被一場颱風揭開新能源車的又一“面紗”,還能靠得住嗎?

在新能源汽車電池防水的功能,其實它們也做過一系列的實驗,比如測試在水深30-50cm的狀況下,以30km/h的速度行駛,車輛 行駛30分鐘也確實沒有出問題,再把電池拆開了放在水裡浸泡幾十分鐘,也確實電池包沒有水進入。比亞迪的技術部表示也做過很多這樣的測試,而且還研發瞭如果一旦進水車輛就自動切斷電路,讓車子無法啟動。既然有這個不確定因素,還是說明不能長時間泡水。如果長時間泡水還是會有問題的。

被一場颱風揭開新能源車的又一“面紗”,還能靠得住嗎?

但這時經歷過颱風山竹後說法 就不一樣了,就有不少新能源汽車表示:誰讓你泡水的?車主表示,泡水也不是他們本意啊,把自己的車子泡水那自己腦子豈不是壞掉了嗎?而且在短時間內想把車子挪走好像也不現實把?難道讓我冒著颱風山竹的掃蕩下不顧自己的生命去把車挪走,在一個到處都是一片汪洋,我能往哪裡挪呢?而這次的泡水也不是簡簡單單的泡水幾十分鐘,一泡可能就是一天,等水位退下才可以。

被一場颱風揭開新能源車的又一“面紗”,還能靠得住嗎?

這就是電池質保的套路嗎?

被一場颱風揭開新能源車的又一“面紗”,還能靠得住嗎?

對於新能源汽車很多電池車企也給出不同的質保時間有8年15萬公里的,有5年10萬公里的,電池續航能力不減退20%的質保承諾。而有的新能源就沒有對電池作出單獨的質保政策,比如江淮。其實車友們也知道,汽車電池的使用和續航,跟手機原理是差不到哪裡去的,一個手機的電池的使用,第二年甚至是幾個月的時間,可能就會不一樣了。再有吉利長安奇瑞也無動於衷,即便是以舊換新,也會有很多條件限制在那。

被一場颱風揭開新能源車的又一“面紗”,還能靠得住嗎?

我們再看榮威x5為一個例子來說,質保條件看了讓人崩潰,要讓電池再零下-10℃-35℃,但在東北或是一些寒冷城市這個溫度很容易達到吧!還有夏季不能超過45℃,但太陽暴曬怎麼可能就這麼點溫度,就憑這一要點條件,相信很多朋友都自動放棄了原廠質保,再說平時充電一個星期固定2次快充,再沒有固定額車位前提下,這點就更加困難保證了。

被一場颱風揭開新能源車的又一“面紗”,還能靠得住嗎?

網友:逆勢便知誰雄厚,患難能見誰誰真情,到底誰在忽悠誰有底子,消費者自己心裡想必也非常的清楚,而這場颱風更是揭開了不少掩蓋的面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