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硬體創業從「0」到「1」全是坑

智能硬件創業從“0”到“1”全是坑

前陣子看到了一個帖子“李開復談智能硬件的四大忠告”

  1. 不要去做看起來已經很火的領域

  2. 謹慎看待硬件創業中的“互聯網思維”

  3. 智能硬件不是加了芯片能聯網就“智能”那麼簡單

  4. 不要低估硬件生產及供應鏈方面的難度

智能硬件創業從“0”到“1”全是坑

這四大忠告暫不展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搜一下),但從總體來看,這四點基本上是圍繞著創業者要自己生產硬件這個角度來說的,然而我認為,智能硬件產業是可以劃分為一縱一橫的:

  1. 縱向是單品硬件生產到用戶營銷一條線垂直來做

  2. 橫向是類似小米做硬件生態鏈,通過軟件打通多個硬件廠商的產品,為用戶提供一體化的生態平臺

智能硬件創業從“0”到“1”全是坑

總體來看橫向做想象空間比較大,因為抓住了用戶,另一種橫向的理解是截取縱向過程中的某個截面來提供服務,如果這項服務覆蓋的智能硬件足夠多,也可能侵佔產業鏈的一環,如:為智能硬件廠商提供的智能模塊集成服務,還有基於用戶APP的研發服務,O2O體驗店或渠道推廣服務,垂直媒體供應鏈服務等

這些都有可能成為進入智能硬件產業鏈的切入點

智能硬件創業從“0”到“1”全是坑

但老樸認為還有如下難點或問題,創業者要從全局考慮,再找切入點:

1、如開復老師所說,不要跟風VR 這樣的通用類產品,已經很火,並且巨頭已經不惜成本介入

智能硬件創業從“0”到“1”全是坑

2、解決人與物的鏈接,是通過智能模塊和交互軟件,只有這一個環節是獲取數據的入口,然用戶授權的數據到底是給到硬件廠商還是軟件集成商

?這涉及未來主動權的問題,從消費者角度也涉及隱私保護問題

智能硬件創業從“0”到“1”全是坑

3、硬件智能化之後,用戶與硬件的交互變成了長期和有溫度的行為,誰來管理分析數據,這些數據如何形成新的生產力,觸網不進化,早晚死翹翹

智能硬件創業從“0”到“1”全是坑

4、智能化的未來一定是基於大數據的服務,數據未來怎麼玩想好沒?否則為什麼要為了獲取數據,犧牲利潤空間,或者在沒有想清楚數據的情況下,風投就會拿錢投你的未來?

智能硬件創業從“0”到“1”全是坑

5、用戶是需求的產物,如果當下這個硬件智能化後不能夠解決實際的痛點(如安全),或極大提升體驗(如操控感、便捷),則產品很難推而廣之

智能硬件創業從“0”到“1”全是坑

6、手機、電視、VR是可玩空間很高的產品,用戶入口被這些平臺廠商霸佔,新硬件如何連接或繞道超車

智能硬件創業從“0”到“1”全是坑

如果迴歸社群,成為智能硬件垂直媒體的領頭羊或意見領袖平臺,也就是說迴歸做人與人的連接,用內容連接商業,做一個讓用戶找到最優秀產品的知識平臺;強切硬件數據不現實,並且數據變現週期太長

智能硬件創業從“0”到“1”全是坑

最後,不要意淫硬件加上互聯網就突然牛B了很多

,這個可不一定,還是要適用為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