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應篇》的勸善意義

《太上感應篇》雖一向被視作道家的著作,但其中含攝了儒、釋、道三家的主流思想,最大限度地擴充了社會的行善群體,促進了人間善業的發展。因其對“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提倡,《太上感應篇》的勸善意義也就不言而喻。

《太上感應篇》的勸善意義


一、推廣積善法門,方便民眾修道

縱觀宋代以前的修仙法門,大致有“養神”“服氣”“煉氣”“餌藥”“祀禱”等十數種,《太上感應篇》雖然也談長生、求仙,但絕口不提服食、導引、符籙這類法門,只說:“凡人有過,大則奪紀,小則奪算。其過大小,有數百事,欲求長生者,先須避之。”“欲求天仙者,當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當立三百善。” 雖然早在《太平經》就認為,天地之間,壽最為善,積德行善乃長壽昇天的要道。也儘管積善成仙說是先由西晉代葛洪《抱朴子·內篇》提出進而被《太上感應篇》所吸收的,但積善成仙的修道法門卻是隨著《太上感應篇》的問世與流行,才逐漸受人們重視並踐行的。

宋代以降,在凡俗生活中得道成仙變成一種普遍的社會取向,行善積德也演變成為一種必須的宗教實踐,與其它修持方式相得益彰。如明清時期的道教修煉以行善積德為外功,認為只有多積外功,才能最終使內丹修煉有所成就;再如清末民初出現於四川西部的飛鸞教,其修持方法也是以靜坐煉丹,徹悟至道為內功,而以力行善事、廣積陰功為外功。而這些,跟《太上感應篇》對積善成仙的修道法門的推廣是分不開的。該經對積善成仙法門的發揚與推廣,一定程度上使道教的長生修仙術不再專屬於貴族,也使修道之人可以擺脫以往服食煉養、齋醮科儀的繁縟禮節,為廣大普通民眾開啟了相對便利的修道方式。

二、融匯儒、釋思想,廣促人間善業

《太上感應篇》含有儒、釋、道三家的思想,如道之求長生、成仙、齊物畏神的思想;儒之倫理道德規範;釋之十善惡業之說,但此經並不是簡單地兼容儒、釋思想,而是突出了三教共同的、通俗的宗教思想——善惡有報。這使得該經更為圓融地統攝三家的思想,大大縮小了宗教界限,得以勸化更多不同社會背景的群體行善積德。這種善思想的傳播也漸漸形成了以慈善為榮的社會風氣,回顧中國古代慈善事業,在官辦慈善事業鼎盛的宋元時期,私人慈善活動開始零星出現,如範仲俺的“義田”、劉宰的“粥局”、朱熹的社倉等。至明清時期,社會慈善事業處於巔峰狀態,諸如育嬰社、普濟堂、同善會、清節堂等大量的民間慈善團體組織也開始湧現。素有“古今第一善書”之稱,並融三家主流思想為一體的《太上感應篇》,憑其持久而廣泛的影響力,對人間善業的興起、發展、普及作出了很大貢獻。

三、倡導除惡行善,助創和諧社會

《太上感應篇》裡所竭力提倡的行善去惡思想,對創造和諧美好的社會有導向作用,文中首先宣勸了26個善舉,如:“不履邪徑,不欺暗室”“濟人之急,救人之危”“不彰人短,不炫己長”“施恩不求報,與人不追悔”“昆蟲草木,猶不可傷”“積功累德,慈心於物”等等,實際上是教導我們樹立善的信念,並以慈善之心為人處世。接著,又主張去除170個惡行,這涉及世人生活中的各個層面,有關個人品行、家庭、經濟、政治和對自然界的態度等,林林總總,面面俱到。其中雖不免有些過於陳腐的觀念,但大體上還是契合現實的,若每個人都積極響應“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主張,和諧社會離我們還會遠嗎?

綜上所述,《太上感應篇》雖生於中古,但對當時及現今廣大民眾積德行善都有導向作用,對當今和諧社會的創建也有不匪的現實意義。(圖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