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有一种方法,可以彻底毁掉一个人

首先,这篇文章不是教你如何使坏,而是在回答一个经典的社会学问题:如何真正的毁掉一个人?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中,阐述了人类的一些基本需求,包括安全感、自尊等心理需求,水、食物等基本的生理需求,还有实现自我价值等更高层次的需求。

如果这些基本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人就会出现很多心理上的问题。反之,如果想让一个人走向毁灭,那么剥夺他的基本需求就行了。

心理学家:有一种方法,可以彻底毁掉一个人

如今,很多与心理学有关的理论中都提到了“原生家庭”这个概念,指的是你所成长的环境、家庭氛围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你平日里如何与别人相处,是否具有安全感,性格情绪是否稳定。

心理分析:性格形成

有的人可能由于小时候父母经常吵架,便会在家庭氛围、父母的相处方式等因素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形成暴躁易怒的性格特点,而那些成长在包容、和谐家庭中的孩子,往往长大以后与人相处和谐、善于表达,而不是通过发脾气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还有的人可能由于小时候缺乏父母的陪伴而严重缺乏安全感,老是感到患得患失,或是觉得自己不受重视、自卑无助。可见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

心理学家:有一种方法,可以彻底毁掉一个人

为什么原生家庭会带来如此大的影响呢?因为在幼年时期,我们的心智水平是在不断发育的,还未成熟定型,而这个时期也是建立安全感、建立与家人间良好的关系与信任感的关键时期。

心理分析:关系建立

幼年阶段,父母是孩子接触的最多的人,这个时期他们能否与家人间建立起安全感、亲密感,会影响到之后他们与自己的同学、朋友,甚至是伴侣间的亲密关系。

如果孩子这时候便难以信任他人,觉得自己不受重视、不被在乎,之后也就会越来越封闭自己,觉得自己是孤单的、不被人接纳、理解的。

心理学家:有一种方法,可以彻底毁掉一个人

如果对于安全感、亲密感的基本需求长期缺乏,会导致这个人感受不到来自于家庭的温暖、理解和支持。这种影响会延伸到人际交往中,也会进一步导致其缺乏知心朋友的陪伴,越来越孤僻。

而人类是社会性的动物,长期的缺乏安全感会使我们感到不安,缺乏社会支持,没有社会支持,在我们遇到挫折时,只能自我消化、无法通过聊天等方式把压抑于内心的情绪排泄出去。长期这样很容易造成心理问题,例如抑郁症等心理病症。

心理学家:有一种方法,可以彻底毁掉一个人

与社会脱节

可见,当失去了安全感等人的基本需求时,这个人便会逐渐从社会中脱节,难以感受到来自朋友、家人、同事等其他人的支持。而这种脱离是可怕的,这些感受会使人陷入恶性循环、难以走出情绪带来的痛苦漩涡。

他们甚至会为了排解这些痛苦的感受选择逃避,出现心理问题,甚至走向吸毒、反社会的道路,久而久之,这些对于基本需求的缺乏,最终毁掉了他们。

作者

第一心理主笔团 | 神奇小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