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丰碑:情报女特工张露萍

张露萍,原名余薇娜、余家英,化名余慧琳、黎琳等,1921年出生于四川省崇庆县(今崇州市)。1937年在成都读中学的张露萍,参加了党的外围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四川总队,积极投入抗日救亡宣传活动。1937年,16岁的她经中共川西特委负责人车耀先保送到延安军政大学受训,1937年11月,在车耀先和党组织的帮助下,张露萍奔赴延安,先后毕业于陕北公学和抗日军政大学,193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结业后在延安文联担任秘书。

红色丰碑:情报女特工张露萍


张露萍是她在南方局领导下从事秘密工作时的化名。

1921年农历五月二十八,张露萍出生在四川省一个贫寒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余泽安,是一个私塾老师。张露萍上小学时,二姐病故,大姐余家彦被军阀、四川暂编师师长余安民强娶为妾。这些不幸的遭遇,激起了张露萍对黑暗的旧社会的憎恨和愤懑。

红色丰碑:情报女特工张露萍

做时代的新女性

红色丰碑:情报女特工张露萍

1937年秋,张露萍以优异成绩由初二考入成都蜀华中学高中。“七七事变”爆发,成都各界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活动。张露萍在同学车崇英家认识了车崇英的父亲——中共川西特委军事委员车耀先同志。在革命前辈的培育和革命刊物的影响下,张露萍加入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积极投入抗日救亡的宣传活动中。

红色丰碑:情报女特工张露萍


在川西地下党的领导下,张露萍为宣传抗日救亡四处奔走,大声疾呼。在成都的工厂、学校、街头,到处都有这个活泼、豪爽、身着白衣黑裙的女学生的身影。经过如火如荼的抗日宣传活动的锤炼,张露萍献身民族解放事业的信念更加坚定了。她向往延安,憧憬光明的未来,立志做一个时代的新女性。

1937年11月下旬,在成都“抗敌后援会”和车耀先同志安排下,张露萍和彭为工等十名青年学生,秘密离开成都奔向延安。

红色丰碑:情报女特工张露萍

大家称她“干一场”

红色丰碑:情报女特工张露萍

初到延安,张露萍对一切都倍感亲切。她勤奋学习,刻苦锻炼,积极劳动。在陕北公学和“抗大”,她都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张露萍天资聪颖,酷爱文学,擅长唱歌、演剧、写诗、作画。她热情地参加文艺演出,主动办墙报,每次集会,各个单位拉歌欢唱,人们总要欢迎她指挥,而且喜欢她指挥演唱那首流行的抗战歌曲《干一场》。遇到这种情况,她总是落落大方地站起来,挥动着她那有力而灵活的双臂,上千人聚精会神,引吭高歌:

“河里水,黄又黄,东洋鬼子太猖狂……这样活着有啥用啊,拿起刀枪干一场!”

雄浑激越的歌声,响彻黄河之滨。这以后,大家都亲切地称她“干一场”。

1938年10月26日,十七岁的张露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抗大”毕业后,张露萍又参加了中央组织部举办的干部训练班。以后,分配到延安文联干秘书工作。在这期间,她同马列学院政治经济学研究室的陈宝琦(即李清同志,原任国家交通部长)结成了革命伴侣。不久,中央组织部、社会部决定派张露萍赴重庆工作。

红色丰碑:情报女特工张露萍


1939年深秋,张露萍告别了生活了近两年的延安和战友,告别了新婚不久的爱人,肩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踏上了新的征程。

红色丰碑:情报女特工张露萍

构建红色电台

红色丰碑:情报女特工张露萍

1939年10月,由叶剑英领导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军事组决定派遣张露萍打入国民党军统机关的电台去做地下工作,用她的才智去和国民党军统特务在情报方面进行斗智斗勇。当时,给她下达了三个指令:一、领导已经打入军统机关内部的张蔚林和冯传庆;二、直接与南方局联系并间接传递情报;三、寻找机会在军统内部策反并发展中共党员。张露萍回到四川成功打入重庆国民党军统局电讯处及电讯总台,担任党在军统局的地下党支部书记。他们白天分头工作,晚上秘密聚会,交流情报。张露萍还负责与中共南方局的联络,把同志们从军统机关截获的重要情报送到南方局。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下发展了党的组织,支部成员达到7人。 张露萍领导的地下党支部犹如一柄出鞘的利剑,插在敌人的心脏,在敌人最森严、最机密的特务首脑机关里,构建了一个党的“红色电台”,同敌人展开特殊的战斗。他们及时准确地提供了许多重要情报,使党组织多次躲过敌人的破坏,并使敌人的许多秘密行动被中国共产党掌握。

1940年3月,地下党支部不慎暴露,张露萍等7人全部被捕,引发了震惊国民党上下的“军统电台案”。蒋介石因此大骂戴笠:“你常说军统多厉害多厉害,现在共产党刀插在我们心脏了你还不知道啊!”

红色丰碑:情报女特工张露萍


为了出这口恶气,戴笠叫手下对七人轮番下手。知道这里面的领头是张露萍,戴笠少不了对她“特别对待”。为此,戴笠亲自坐镇,让一边一个特务,像饿狗一样扑向张露萍,将她双手死死地拉住,被支成了一字形。另一个特务,剥去她的上衣,手执钢丝皮鞭(裹有钢丝的皮鞭,特制刑具),从后面猛抽她的背部。这每抽打一下,血就从皮肤渗出。被抽过的地方很快就肿起来……很快,整个人北部就呈现一面血墙。当她痛昏了过去,一瓢冷水向她头部猛泼。再用研好的盐往背上均匀涂抹,张露萍的哭叫声充斥了整个房间……但是,她没有屈服,除了说自己叫余慧琳,军阀余安民是她亲戚,别无二话。

张露萍等先被关押在重庆白公馆监狱,受尽酷刑,坚强不屈,敌人从他们身上一无所获。随后,他们被转押到贵州息烽集中营,在以罗世文为书记、车耀先、韩子栋、张露萍等为支委的中共秘密支部领导下,同军统特务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我们在血海中新生,我们在血海中迈进,今天,胜利正展现在我们眼前,我们要准备着更大的牺牲,去争取前途的光明!”

红色丰碑:情报女特工张露萍

英勇就义

红色丰碑:情报女特工张露萍

1945年7月14日,敌人把张露萍与张蔚林、冯传庆、赵力耕、杨洸、陈国柱、王锡珍7人押上刑车。通向刑场的路上,张露萍领着战友们高唱《国际歌》,悲壮激越的歌声表达了共产党员视死如归的大无畏气概。刑场上,张露萍和战友们用尽全身的最后力气高呼:“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党的好女儿张露萍壮烈牺牲,年仅24岁。

红色丰碑:情报女特工张露萍


情报工作是个充满危险、充满牺牲的事业。由于当时两党情报斗争激烈、复杂,加上共产党打入军统电台地下工作人员身份隐秘,又改了名字,因此,张露萍等人的事迹在上世纪80年代才大白于天下。上个世纪90年代,崇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公园内为这位为革命事业献出生命的巾帼玫瑰立像供后人瞻仰,2009年前后,随着公园改造,崇州市将张露萍雕像从公园内移出,安置在现露萍广场上供后人瞻仰。

红色丰碑:情报女特工张露萍


“谍”虽然隐藏着自己的名字,但依然“魂”系国家。虽然涅槃重生,但我们从未离开,欢迎继续关注“谍魂”微信公众号,一个你随身学习国家安全知识的小助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