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4期:我人生的第一套房是怎麼買到的

2018年10月1日,幣民日報第264期。

國慶節,換換口味。

在知乎看到一個問題:“你人生的第一套房是怎麼買到的?”

手癢想來答一答,因為我去年買了我人生的第一套房。

說來慚愧,我的房不是通過打工賺錢買的,而是通過在幣圈“投機倒把、低買高賣”賺錢買的。

一、動念

大概是在2016年,我在家人的催促下,開始看房,當時口袋裡沒什麼錢,準備買個小公寓先住著。當時長沙房價也很低,10多萬就可以全款買到現房公寓。

找來找去,選來選去,後來還是決定買個大點的房子。但是炒房遊資進入長沙,導致房價一路暴漲,房價翻倍,後來政府出了很多限購政策,把我也限制在外了。

二、突然有錢了

2017年4月,幣圈牛市開啟。半個月我就賺到了可以全款買一套房的錢。

既然有錢了,再租房就不太合適。正好當時長沙限購政策鬆動,我又有購房資格了。

於是開始看房。因為這麼多年窮慣了,我是先從郊區看起,而沒敢從市中心看起。

買房的時候也沒全款,也是用的商貸。當時是聽信了“國家的錢能借就借,借得越多越好”等言論。

這都是遺憾。

三、遺憾、經驗和教訓

如果我能夠穿越回去,一定要在市中心全款買一套房。

為什麼要在市中心?交通方便,配套設施成熟。

為什麼要全款?明明有能力全款,貸款毫無意義。因為那些錢,後來也虧掉了。不如全款買房,省心省力。所以,貸款買房根本不適合我。

但是我被忽悠了幾十年,早就被忽悠進靈魂了。只有實踐了才知道自己錯了。

其實我還有個遺憾,其實當時不如直接買個別墅,反正過幾年也是要買的,一步到位能省很多錢,能省很多事。

四、買房的好處

很多專家寫文章說年輕人不要買房,因為房價必崩,年輕人應該去闖,不要被房子束縛了手腳,但是對不起,我已經是中年人,我要買房。

我不喜歡跟低素質的房東打交道,我不喜歡住在租來的房子裡各種小心翼翼,我不喜歡住在鬼哭狼嚎的安置小區。。。

其實我最愛單門獨戶的別墅,不需要擠電梯,不需要在電梯裡遇到養狗的鄰居、踩到狗屎、聞到狗尿,不需要忍受樓上的噪音。

五、買房很簡單,思維的轉變卻不易

我之前發過一條微博:“以前買不起房的時候,我愛看那些判斷房價會崩盤的文章,每看一次就感覺自己賺了,崩死這些有錢人,房價暴跌到成本價以下,我就買得起房子了,爽!後來賺到了點錢,也買房了,我就不再關心崩不崩盤的事情了,我又不炒房,就買個住,崩不崩跟我關係不大。財富是好東西,能極大的提升你的視野,讀萬卷書,不如多賺點錢。”

現在還有很多人都是這種思維,典型的窮人思維。一天到晚就盼著經濟崩盤、財富洗牌,自己能乘亂上位。但這其實是很不現實的,因為危機到來,倒黴是其實還是窮人。

少幻想,多努力,努力賺錢。賺到錢之後,你自然就能擺脫窮人思維。

六、比起買房,我更慶幸的是用錢買到了自己的時間

上班其實就是出售自己的時間。所以賺到錢後我發現:公司發的工資早已不夠買我的時間了。漲工資吧,不現實。公司的格局就在這裡,我在公司能創造的價值是有限的。

於是,離開是最好的選擇。我要把我的時間放在能創造更大價值的地方,我要把我的時間出售給更大格局的公司。

當然,大家不要光看到南宮遠的自由,要看到他先在幣圈虧了四年,痛苦了四年,掙扎了四年,才因為運氣賺到了錢。所以,你先虧幾年,然後賺到未來5-10年的生活費再考慮辭職。不要盲目和衝動。

好好上班,持續給幣圈充錢輸血,耐心等待下一波牛市,才是大部分幣民該做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