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是廣東人,爲什麼會葬在南京?

納蘭談史


生在廣東,死在北京,葬在南京,孫中山的傳奇人生

很多人都認為這個題題得很無厘頭,實際上縱橫認為這個問題問得很好,因為孫中山跟南京真的沒有什麼太多的關聯,孫中山出生在廣東,幼年赴美國,在檀香山長大,並且成立興中會,隨後在香港策劃廣州起義,失敗後流亡海外,1905年在東京組建中國同盟會,1907年在南洋策劃國內起義。

但是孫中山和黃興領導的革命運動全部失敗,無一成功,反而是在武漢的新軍起義成功,是為武昌起義,開啟辛亥革命,當時孫中山正在海外,聽到這個消息開始回國,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佈就職,組成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隨後為了讓袁世凱推翻清帝,將大總統的位置讓給了袁世凱,1913年宋教仁被暗殺後,孫中山掀起二次革命,失敗,1914年在東京組織中華革命黨。

袁世凱死後,孫中山返回國內,在東京和宋慶齡結婚,1917年後孫中山開始在廣州逐漸建立根據地,1919年宣佈將中華革命黨改組為中國國民黨,此間孫中山活動的範圍就是廣東,在粵桂大戰中,聯合粵軍逐漸發展自己的勢力,1922年因與粵系軍閥陳炯明決裂,被迫離開廣州,在確定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政策後,在蘇聯的幫助下,再次奪回了廣州,1924年召開國民黨第一次代表大會,並且確立了第一次國共合作,建立黃埔軍校。

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邀請孫中山北上共商國是,孫中山認為這次一次機會,因此接受邀請前往北京,1925年3月因肝癌在北京逝世。

縱橫認為孫中山就應該葬在廣東

孫中山這一生,的確是應了那句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別人都是鬧半輩子革命,唯獨中山先生,那真真切切是鬧了一輩子,然而最後還是沒有完成革命。

孫中山上北京的目的就是想要廢除不平等條約,召開國民會議,其實也沒有什麼新鮮的東西,如果孫中山不進行二次革命,南北再次對打,民國可能不會有這麼多麻煩事,實際上站在北洋政權的角度,孫中山一直屬於鬧事的那夥,因此,即使孫中山到北京也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但是你看孫中山的一生,跟南京有毛關係,實際上孫中山最應該葬的地方就是廣東,從落葉歸根方面來說,孫中山是廣東人;從革命活動軌跡來看,孫中山前期革命活動都集中在廣東,後期反對北洋政府也是在廣東;從孫中山的地域情結來說,孫中山帶著的人全都是廣東人,最後能夠繼承他衣缽的汪精衛、胡漢民、廖仲愷都是廣東人;從當時國民政府統治範圍來看,孫中山就更應該葬在廣東了,南京當時是浙江軍閥盧永祥的地盤,廣州國民政府能控制的地盤也就兩廣那麼大地盤,其中廣西還是桂系的地盤,所以孫中山葬在廣東都是最應該的,不給別人添麻煩。

南京是孫中山先生心目中的革命聖地

可是孫中山偏偏在死的時候,說了一句“吾死之後,可葬於南京紫金山麓,因南京為臨時政府成立之地,所以不可忘辛亥革命也。”

實際上辛亥革命開始的地方是武漢,論辛亥革命的意義,武漢絕對比南京更有意義,為什麼孫中山不說葬在武漢?

因為武昌起義不是孫中山領導的,提起武漢他肯定心痛,而南京是他當臨時大總統的地方,這個大總統可以說是孫中山革命生涯中最高的銜的,所以,孫中山要葬在南京,實際上要按照這個規格來下葬。

因此,孫中山死後並沒有急於進行埋葬,而是進行防腐處理後,開始在南京修建陵墓,在1929年才修建完成,到1929年,北伐軍已經打敗北洋政權,蔣介石為了宣揚自己是得孫中山先生衣缽,所以舉行風光大葬,事實上,孫中山想要傳位的絕對不是蔣介石。

另外,南京雖然和孫中山聯繫不是太大,但是孫中山一直將南京看作是革命的聖地,這一點在當時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所在地選址選在南京就能看出來,南京是六朝古都,有一定的帝王氣,孫中山的“驅除韃虜”其實和朱元璋、洪秀全的經歷很像,明朝和太平天國都將國都設在南京,孫中山小時候自詡洪秀全第二,所以心中對南京應該有很多特殊情懷吧!


史論縱橫


1925年3月12日上午9點30分,孫中山因膽囊癌在北平病逝。孫中山先生去世前留下遺言,對身邊的宋慶齡、汪精衛等人說:“吾死之後,可葬於南京紫金山麓,因南京為臨時政府成立之地,所以不可忘辛亥革命也。”遵照孫中山遺願,遺體在協和醫院進行防腐處理後,暫時放在在北平香山碧雲寺,待陵寢建成後再安葬南京。

1925年4月4日,孫中山葬事籌備委員會成立,張靜江、汪精衛、林森、于右任、戴傳賢、楊庶堪、邵力子、宋子文、孔祥熙、葉楚傖、林煥廷、陳去病12人負責孫中山的葬事工作。

從1925年4月18日到1929年6月18日,葬事籌備委員會一共召開了69次會議,討論決策了諸如孫中山先生的葬事經費(包括陵墓工程經費)的籌集、中山陵設計圖案的徵求、陵墓工程承包人的選定、中山陵園的造林和綠化以及孫中山先生的靈櫬由北京迎歸南京安葬等等大事。

1925年孫中山去世的時候,國民政府北伐還沒開始,南京還處於北洋軍閥盧永祥掌控之中,因此對於墓地的選址、測量等工作是在北洋政府和國民政府合作下完成的。1925年4月21日宋慶齡、孫科等人趕赴南京,奔走多處最後選定南京紫金山中茅山坡為墓址所在地。

1925年5月2日,葬事籌備委員會賞金5000元徵集中山陵設計方案,經過數月的評比最終選定呂彥直的設計方案。呂彥直被聘請為陵墓總建築師,由陵墓樣稿得獎者、著名建築師呂彥直設計施工。

南京中山陵工程一共分為三期,從1926年1月15日正式破土動工,一直到1931年年底中山陵除紀念性建築外,主體工程全部完成。陵墓總建築師呂彥直為了工程可以說是嘔心瀝血、積勞成疾,於1929年3月18日因肝癌病逝,年僅36歲。

1929年6月1日國民政府舉行了奉安大典,將孫中山的遺體遷葬於南京鐘山,孫中山的親屬、外國友人、國民黨軍政要員、各界名流都出席了葬禮。其中蔣介石主祭,譚延闓、胡漢民、王寵惠、戴季陶、蔡元培陪祭。禮畢,孔祥熙率領槓夫將靈櫬移入墓室,安於壙內,孫中山家屬親眷、中央代表蔣介石、故舊代表犬養毅、各國專使代表歐登科也隨同進入墓室瞻仰遺體。


當狗容易做人難


孫中山葬於南京,是其遺願。

1925年3月12日9點30分,孫中山病逝於北京協和醫院,享年59歲。

在孫中山先生彌留之際,守護在身邊的孫夫人、兒子孫科、汪精衛等商量他的後事。汪精衛建議如果孫遭遇不測,直接葬於北京景山,不舟車勞頓,返回老家,落葉歸根。

出乎意料的是,奄奄一息的孫中山聽到了這句話,立刻拒絕了這個方案。他要的地方叫“紫金山。”

“紫金山”是何處?眾人蒙圈了。這時,一位孫中山的粉絲陳去病站出來說,紫金山在南京,就是明孝陵所在的鐘山。

於是,孫中山的中山陵就建在南京的紫金山。

孫中山僅在南京就任總統三個月,為何選擇南京作為百年之後的處所呢?

在陳去病所著的《紫金山考》一書中,這樣解釋歸葬紫金山的遺願:“總理所以擇南京紫金山為其長眠之地,不僅是因為這裡山水相對氣勢恢弘,還在於當時北方尚在北洋軍閥統治之下,將來定都南京,自己葬於紫金山,這是暗示人們革命尚未成功,仍需繼續努力。”

其實,孫中山生前也曾對部下透露過這個心願。1924年4月初,孫中山與胡漢民等到南京東郊打獵,在現在的中山陵的未知休息,舉目望出,群山翡翠,秦淮闊達,壯美之色,盡收眼底。當時他十分感嘆,說道:“這裡的地勢要比明孝陵還要好,待我他日辭世時,向國民乞上一捧土,以安置軀殼耳。”


蔡駿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file_sign": "d93c080e3b4dc0729a54ac99547169ee\

馬遵易


孫中山的南京情結

孫中山是在南京就任的臨時大總統,在臨時總統府的91天無疑是其人生最風光的日子,。總統府一片的喜氣洋洋,掛滿五色彩燈。寒風中飄揚著象徵五族共和的五色旗和鐵血十八星旗,孫中山經常會氣宇軒昂地站立在大堂中央,以渾厚的聲音宣讀各項文件材料,看似中國真的邁入了共和的新時代。


孫中山雖然是廣東人,去世後卻埋葬在南京。這不是別人的意思,正是孫先生的遺願,這對向來注重落葉歸根的中國人來說,無疑是有著不可言的解釋。孫先生在其生前,多次到東郊紫金山(鐘山)。最著名的一次是謁明孝陵,時間是1912年2月15日,孫中山對明孝陵的主人朱元璋特別崇拜,革命之初,他就是以朱元璋為榜樣,承繼了朱元璋"恢復中華"的民族精神。但後來孫中山認為,自己的事業比朱元璋、洪秀全更有革命性,"前代革命為英雄革命,今日為國民革命。"

孫中山生前曾經表示:希望去世後能夠安葬南京。1912年,孫中山辭去臨時大總統職務後,偕胡漢民等人,前往紫金山打獵。他看到這裡的地勢山水環繞、氣象雄偉,就微笑著說:“我將來死了,能葬在這裡,那就好了”。國民政府遵照了他的遺願,將南京紫金山選為墓地。鑑於南京紫金山中山陵工程浩大,短期不能竣工,國民黨治喪委員會決定,先將靈柩暫厝於北京香山碧雲寺。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因病去世。孫中山先生身後,並無下葬,直到1929年才葬入南京紫金山的中山陵。人人留意光陰,1925——1929,距離了四年光陰,孫中山為何四年後才下葬?


起初,宋慶齡說出了本相:蘇俄有情!孫中山四年後下葬竟然和蘇聯有關係?是的。孫中山死前遺言,身後不肯入土,眾人仰望。但孫中山身後,1925年的中國沒有技巧保留孫中山的屍體,無法就向蘇聯求助。其時蘇聯列寧去世後,蘇聯就把列寧的屍體保留在水晶棺裡,並且有了勝利的履歷。

其時,蘇聯也准許了收費為孫中山供給水晶棺。起初,蘇聯只給了水晶棺,卻沒有給防腐技巧。即是說,蘇聯做好事只做了一半,等於沒做!


眼看遺體不保,就又進行了防腐處置後用了美國的銅棺。因為其時蘇聯不肯供給真正的屍體保留技巧,招致孫中山先生屍體不保,無法之下,宋慶齡決議將孫中山先生下葬入土。

這才於1929年,在宋慶齡,蔣介石,宋美玲等的陪同下,孫先生遺體靈柩葬入了今南京紫金山的中山陵內,這與孫先生之死已經過去了四年。


March新媒體


孫中山的一生,也算得上傳奇。辛亥革命之後,孫中山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第一任臨時大總統,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

中國人最是講究鄉土觀念,講究落葉歸根。蔣介石在臺灣去世那麼久,一直沒有下葬,就是想著有朝一日還能再回去。

孫中山是廣東人,更是孫中山後來發動護法戰爭的大本營,並在此地建立黃埔軍校,孫中山死後葬在廣東也是合情合理。

但是,在孫中山心中,顯然南京的地位是要更高。因為南京是孫中山選定的中華民國首都之所在,孫中山更是於1912年1月1日在南京登上了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位置。

可以說,辛亥革命雖然是在武漢成功的,但是武昌起義卻和孫中山關係不大。所以說,南京才是孫中山人生中最為輝煌的地方。

孫中山的目標是建立一個全國性的政權,而廣東偏安一隅,顯然不是理想的建都之地。但是南京則是孫中山理想的建都之所,孫中山小時候崇拜的洪秀全,便是將其太平天國的建都在南京。

孫中山鬧了一輩子革命,卻直到死的時候也未能成功,所以才留下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這樣的話。

孫中山臨死前,留下遺言:

吾死之後,可葬於南京紫金山麓,因南京為臨時政府成立之地,所以不可忘辛亥革命也。

孫中山想要葬在南京,一是因為南京是其人生的巔峰之所在,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能夠死後能看到革命的成功!


胡史亂翔


孫中山是中國近代著名革命家,同盟會和國民黨的主要創始人,辛亥革命後擔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25年3月12日9時30分因肝癌在北京協和醫院去世。

孫中山是廣東香山(今中山市)人,一生奔波革命。武昌起義爆發後,遠在美國的孫中山兼程回國,1911年12月25日在胡漢民陪同下抵達上海,幾天後即以絕對優勢當選為民國第一任臨時大總統,並定國都為南京。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後,不足三月,建國架構便初具規模,上至憲法人權,改歷易服,下至放腳剪辮,無不秩序井然——今天看來,南京這段經歷可謂是孫中山一生事業的巔峰。

孫中山在北京患病後,自知不起,遂與彌留之際向黨內重要幹部和家人留下遺囑,因南京是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所在地,所以希望自己去世後葬於南京紫金山。

1925年4月18日,孫中山葬禮籌備委員會在滬上成立,委員會以楊杏佛為主任委員,宋子文、林煥廷、葉初傖為常委,張靜江、汪精衛等12人為委員,開始籌備孫中山葬禮。幾天後,孫中山夫人宋慶齡和兒子孫科由滬抵寧,兩次登上紫金山實地考察。宋慶齡認為,墓地不宜在山頂,應選在南坡向陽處。23日,葬禮籌委會召開全體會議,確定紫金山中茅山南坡為墓址所在地,楊杏佛隨即赴南京接洽圈地等具體事宜。

與此同時,籌委會還登報徵集中山陵設計方案,經專家遴選,留學歸來的青年建築師呂彥直設計方案入選。呂彥直設計的中山陵由廣場、牌坊、墓道、陵門、碑亭、祭堂、墓室等組成,平面呈警鐘形,寓喚起民眾之意。

北伐勝利後,國民黨取得了全國政權,國民政府在南京成立。國民黨中央決定為先總理孫中山先生舉行奉安大典,1929年6月1日,孫中山在逝世4年後,被安葬在風景宜人的南京紫金山,中山陵也從此成為古都金陵的標誌和象徵之一。


民國年間那些事


關於這個問題我要說你一下,你提這個問題證明沒有把中國的歷史學好,應該好好補習一下。



孫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文,字載之,號,日新,出生於廣東省香山縣翠亨村。他是中國革命的先行者。於1905年成立了中國同盟會。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逝世 ,1929年6月1日,根據其生前遺願葬於南京紫金山的中山陵。

孫中山先後創辦和成立了,中國同盟會,中國國民黨、黃埔軍校、中山大學等。

南京是國民政府所在地,國民黨是孫中山創辦的,當時國民黨的大後方就是在南京,所以孫中山在死後要求葬於南京。


兵哥夜話


孫中山葬在南京有幾個原因1.孫中山是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2.南京是中華民國首都,國民政府所在地。3.南京也是國民黨總部。4.南京紫金山是風水寶地,孫權墓,朱元璋明孝陵都在這裡。5.孫中山想葬哪兒不清楚,死後肯定是蔣介石說了算,老蔣最大的願望就是死後能葬在現中山陵附近。


漂飄12


孫中山的孫子們咋叫爹、叫爺、叫祖宗、叫始祖,這是你們的自由!

不要代表國家叫爹,因為誰都沒這個資格!

更沒資格讓別人叫爹,你們可以把你們爹搬回家,敬家祖宗牌位上供始祖,但不要用一抹糊的代詞,代表也是別人爹,因為你們沒資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