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額圖簽《尼布楚條約》割讓大片國土,回來康熙卻說「簽得好」

1689年,通過兩次戰爭,清康熙政府打敗俄國,雙方坐到了談判桌前。被派來談判的是欽差大臣索額圖,作為獲勝方代表的索額圖理應在談判中掌握主動權,獲得更多的利益。但中俄兩國籤的《尼布楚條約》中雖然劃清了各自邊界,但清朝政府主動割讓3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給俄羅斯。索額圖回朝拜見康熙,康熙看了條約的內容不但不氣,反而誇索額圖簽得好。打了勝仗,還割讓土地,這就有點讓人看不懂了。

索額圖籤《尼布楚條約》割讓大片國土,回來康熙卻說“簽得好”

清朝康熙重臣索額圖

英明一世的康熙,在敏感的國土邊界問題上,肯定不會犯錯誤。就算腦子突然發熱,朝野上下自然有人提醒。那麼為什麼會籤這樣的條約?我們先來看看中俄爭議地區的歷史由來。

索額圖籤《尼布楚條約》割讓大片國土,回來康熙卻說“簽得好”

清朝康熙皇帝畫像

統一中國的滿洲雖起源於東北地區,但也只限於遼寧東北部一隅,鮮有染指更偏北的吉林黑龍江地區,而這片地區自古以來一直是俄國人的地盤。到了清朝初年,中國人才慢慢開始在這裡生產生活,隨著清朝勢力的不斷強大,人口逐漸增多。在東北地區與俄國人的衝突逐漸增多,偶爾也會爆發小規模戰爭。

索額圖籤《尼布楚條約》割讓大片國土,回來康熙卻說“簽得好”

1689年《尼布楚條約》劃定中俄邊界示意圖

康熙在平定三藩後,開始有精力來處理東北的問題。1685年,準備充分的康熙發動了對俄國的“雅克薩之戰”,經過三年的戰爭,清軍取得完勝。佔領了東北地區大片的土地,而這些土地之前都在俄國人的管轄範圍之下。所以說,是清朝在搶俄羅斯人的土地,根本就不是割讓我們的土地給俄國人。

按理說,打了勝仗,掌握談判主動權的清政府可以爭取更多的利益,戰敗的俄國人也不敢怎麼樣。但是索額圖卻做了讓步,還給了俄國人3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對此,我們分析下當時清朝的政府面對的東亞局勢,便知一二:

1、與俄國人打仗的同時,清朝西部邊界已經處於失控的地步,準噶爾起兵造反,已經向北京方向進發,康熙希望東北的戰事儘快停止,不要兩線作戰。

2、這次是清朝佔領了俄國人的土地,俄國國內一片譁然,感覺自己被侵略被佔領大片領土,面對國內輿論,沙皇壓力很大可能會增兵,戰事可能擴大。如果能在談判桌給俄國人一點甜頭,國內輿論也會讓沙皇壓力小點,能儘快簽署條約結束戰事。

索額圖籤《尼布楚條約》割讓大片國土,回來康熙卻說“簽得好”

俄國沙皇軍隊

《尼布楚條約》的簽訂讓中俄兩個大國保持了近200年的和平,讓康熙有更多精力平定西部準噶爾動亂,為清朝的繁榮奠定基礎,才有了“康乾盛世”的偉績。

=====喜歡就不要錯過,請點波關注吧,《溫史更知新》將每天為您帶來高質量好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