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诗·五步诗·三步诗

七步诗·五步诗·三步诗

朱广志

三国时期,被誉为“建安之杰”的作家曹植,一直都是曹操十分宠爱的孩子,他的哥哥曹丕当上皇帝后,为了斩除后患,就让曹植在七步之内做出一首诗,不然就杀了他。曹植怀着悲愤的心情,在七步之内吟出了“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悲壮诗篇。这首《七步诗》情采并茂,语言精练,用语浅显,比喻十分贴切感人。曹植也成为“才思敏捷、出口成章”的代名词,被后人传为美读。

唐玄宗时,有一个叫史青的人认为,曹植七步成诗不足为奇,于是就向玄宗上表称:“臣五步之内,可宣明昭。”玄宗立即准奏,并出《除夕》为题,命史青当场作诗。史青果然在五步之内吟诗一首。其诗为:“今夜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随五更来。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推。风光人不觉,已入后园梅。”他用一“催”、一“逐”、一“改”、一“推”,形象地阐明了时光如流、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使人顿生珍惜时间、活在当下之感慨。皇帝和满朝文武听罢,大为惊讶,爱才的唐玄宗当即授史青以左监内将军之职。

曹植和史青堪称奇才,但若说起寇准的三步成诗,曹植和史青就相形见绌了。

北宋时的一代名相寇准,从小天资聪敏,且勤奋好学并博闻强记,7岁就能作诗,故有“神童”之誉。有一天,他的父亲在家大宴宾朋,酒过三巡之后,有一客人向主人提议说:“闻令郎善诗,请即席吟一首,如何?”寇准的父亲应允后就命家人唤出小寇准,让其对客吟诗。寇准很有礼貌地说:“请出题。”那位客人说:“我们这儿离华山不远,就以华山为题,作首《咏华山》吧!”寇准听了,边踱步边思考。一步,两步,当他刚迈出第三步时,便吟出了一首五言绝句:“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头白云低。”

小小年纪的寇难在三步之内,只用了20个字,就精巧地概括了华山的险雄峭拔尽行道出,在座宾朋无不称奇,夸他将来一定能有所造就。

古语有云:功夫在诗外。不论是“七步诗”、“五步诗”还是“三步诗”,诗才敏捷是一方面,更为主要的是生活积淀。没有生活积累和阅历,再敏捷的诗才也不会创造数步诗成的文坛奇迹。

作者单位:杞县县委群众信访工作部

电话:0371-22797301,1378118441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