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经第二章:齐物论第八节:人类第一次通过打坐用思想穿越时空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果且有成与亏乎哉?果且无成与亏乎哉?有成与亏,故昭氏之鼓琴也;无成与亏,故昭氏之不鼓琴也。昭文之鼓琴也,师旷之枝策也,惠子之据梧也,三子之知几乎皆其盛者也,故载之末年。唯其好之也以异于彼,其好之也欲以明之。彼非所明而明之,故以坚白之昧终。而其子又以文之纶终,终身无成。若是而可谓成乎,虽我亦成也;若是而不可谓成乎,物与我无成也。是故滑疑之耀,圣人之所图也。为是不用而寓诸庸,此之谓“以明”。

南华经第二章:齐物论第八节:人类第一次通过打坐用思想穿越时空

远古时代,有不少高人智士,用打坐冥想的方式,探索世界万物本源。这些人有的进入天人合一状态,忘我的境界。他们中有的人感悟到宇宙诞生,有的人感悟到万物生成,有的感受到人开始脱离动物界。有的感悟到人已开始认识世界,能区别主观与客观,能划分万物了。

因为感悟的境界深浅不同,所以每个人的结论不一样,结果互相吵得一塌糊涂。

其实不需要争吵,他们的感悟,只是大道的不同阶段。

南华经第二章:齐物论第八节:人类第一次通过打坐用思想穿越时空

乐师昭文印琴艺,盲人师旷的杖枝,智士惠施的辩才,堪称三绝,久负盛名,近年载入书籍。他们三逞能扬己,恃才做物,不但不肯迎合时尚,喜欢为人师表,到处纠正别人错误,改造听众。这倒让我想起了超级辩才公孙龙。

公孙龙他老先生名满天下,由于发明一项公式:1块石英石= 1块坚+1块白+1块古。他热衷于演说这项公式,用来证明他人是不对的。结果证而不明,使人脑袋发昏。老先生自己到死不醒悟,还坚信自己在逻辑学方面有伟大发明。

南华经第二章:齐物论第八节:人类第一次通过打坐用思想穿越时空

其实这个世界很简单,不要去证明自己的高明,用无为的态度,顺其自然看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