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掌門人張剛——匠心築夢、實幹興農!

農業掌門人張剛——匠心築夢、實幹興農!

“我喜歡農業,看著我種的東西從小長到大,很享受。種出來後有那麼多人吃,那時候感覺最幸福。”多禾農業合作社負責人張剛說。

在做農業之前,張剛說他做過其他的行業,做農業,是因為機緣巧合,做了之後,發現自己是真的“深愛這片土地。”我笑著說:“張總,您是個感性的人呢。”他笑著說:“我比較容易知足。”

都市農業

張剛的多禾農業合作社是經過淄博政府審批過的“都市農業項目”。都市農業是以生態綠色農業、觀光休閒農業、市場創匯農業、高科技現代農業為標誌,以農業高科技武裝的園藝化、設施化、工廠化生產為主要手段,以都市市場需求為導向,融生產性、生活性和生態性於一體,高質高效和可持續發展相結合的現代農業。

農業走出深閨變“新貴”,張剛目前主要發展的是認養農業和果樹種植。“認養農業”是消費者預付生產費用,生產者為消費者提供綠色、有機農產品。認養農業在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建立了一種風險共擔、收益共享的生產方式,實現了農村對城市、土地對餐桌的直接對接。由於服務好,他的認養農業做的風生水起,

網友“妞妞家的大琳琳”在張剛的多禾合作社種植基地採摘自己認養的獼猴桃。

農業掌門人張剛——匠心築夢、實幹興農!

邀三五知己,像農場主一樣,讓生活慢下來,體驗自然成長的快樂。在農業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一部分城市家庭的私家田園夢,正通過農產品認養日漸成為現實。

對於張剛來說,認養農業同時也是綠色農業的推廣,以前化肥農藥過度使用導致土地汙染等,而認養農業推崇的是綠色有機的種植方式,不用農藥化肥,一定程度上保護了耕地,實現耕地綠色可持續發展。同時認養模式也類似於小型的訂單農業,也是農業增值服務的重要表現。

認養農業給農村帶來了人流、客流、信息流和資金流,未來的發展前景還很大,也一定是有利於農村強,農民富的好模式。

農業掌門人張剛——匠心築夢、實幹興農!

工匠精神

我們很難給工匠精神一個完全精準的定義,但克服喧囂浮躁、急功近利的心態,培養耐心專注、嚴謹求實的專業精神,打造精益求精、至臻完善的產品品質,這些,都是工匠精神公認的品質內核。而且,匠人精神不僅製造業需要,發展現代農業也同樣需要工匠精神。

在多禾農業合作社裡,我們找到了“農業工匠精神”。

農業掌門人張剛——匠心築夢、實幹興農!

2011年的時候,山東省專門拿出專項資金幫助涉農群體建設“沼氣池”,但是大多數的種植企業並沒有啟用,張剛他們合作社的三個沼氣池從建立之初用到現在,每年產出200噸的沼液,足夠灌溉他農場裡的農作物。

沼液一般是由秸稈、菜葉等粉碎後發酵,再往裡添加一些牛糞,這個牛糞必須是奶牛糞,因為奶牛糞裡含的厭氧菌相對比較多比較好,能更快更好的分解植物纖維,這樣出來的沼液會更好一些,一池的沼液前後大概需要6個多月時間,沼氣池操作過程中比較危險,這麼多年來都是張剛自己親自操作。他從來沒想到用別的肥料,對有的同行前期用肥料,後期用有機肥的做法他表示嗤之以鼻,他認為就算是後面不用化學肥料,但是前期用了,後面即使不用,植物在生長過程中也不會完全消耗點前面的那些化學肥料。

農業掌門人張剛——匠心築夢、實幹興農!

“一棵樹上結三種口味的梨”我們分析概括了下具體口味大概分為:“濃香型、清香型、酸甜型”張剛說。我接著說:“這是很正常的吧,就好比一個媽媽養是三個孩子有的活潑外向、有的內向沉默,大自然產的東西跟流水線的比肯定不能那麼整齊劃一。”他說,也不全是那樣,我們目前找了一些專家在做檢測,看看是什麼原因?”我問:“檢測結果出來了嗎?他告訴我說,因為要從整個成長過程去檢測觀察所以還沒有出來結果。之所以要檢測這個,他是要搞明白他種的這個梨口感、內涵營養的穩定性。

之前,他拿著梨去濟南檢測梨的硒含量,檢測出來,硒含量很高,他很高興,但是他覺得一年兩年說明不了問題,必須得多批次去測。

發展現代農業,首先需要創業者能夠靜下心來,克服浮躁心態和急功近利的心理。這是因為農業是一個有著自身獨特規律的產業,它既需要人們付出勞動,也需要遵循農產品生長的自然規律,更需要認識到農業本身是關係國計民生、具有公共屬性的產業。要想做好農業,就必須摒棄追求“短、平、快”的心理和“一夜暴富”的幻想,沉下心來,眼光放長遠,這才是做農業之道。對每一粒糧食、每一棵蔬菜、每一瓶牛奶、每一塊肉、甚至每一桌“農家樂”裡的飯菜都要不斷“打磨”,讓農產品和服務精益求精、至臻完善,這才是提高我國農業競爭力的重要落腳點。

精細化管理

張剛介紹,前幾年山東省組織他們這樣的涉農企業負責人到臺灣考察,去了臺灣給他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邊農場的“精細化管理”,回到淄博,他思考了很久,反思了自己合作社以及同行管理、執行問題,他認為,我們要向臺灣那邊學習,學習他們農場管理等方面的:規範化、精細化、個性化,要爭取把責任落實到位,把管理責任具體化、明智化、用文化精華、技術精華、智慧精華來指導。

未來,張剛打算在現有的基礎上拓展項目內涵,更好的做好服務,今年他拿出了一部分資金,把合作社的路面全部鋪上了石子路。下一步他打算引進一些專業人才,聘請一些專家,制定企業、產品標準,把工作細化到每個環節,包括合作社園區的衛生、秩序也要好好的整理。

農業掌門人張剛——匠心築夢、實幹興農!

成為農業掌門人

加入掌門人的原因很多,張剛選擇成為農業“掌門人”的原因很簡單,為了把農業做的更好。今年年底左右他的“雪梨”就要大量上市。這個梨是他的寶貝,怎麼讓他的寶貝賣個好價格,是他目前操心的。同時,他也需要一個好平臺幫助他做“品牌策劃、包裝、產品流通‘銷售等。

“掌門人”項目落地就是以地主網為主,攜手各地的優秀農業人讓更多的資源動起來;讓更多的渠道活起來;讓訂單找到產品;讓產品找到訂單;讓涉農群體找到屬於自己的“精神家園”;攜手解決涉農群體最關心的產銷問題。

張剛現為張店農業掌門人,將在農產品流通、訂單農業、農村金融、農業設施、農業保險、品牌策劃、技術人才輸送、產品認證、農業項目諮詢等方面展開服務,涉農的小夥伴們趕快溝通交流起來吧!

農業掌門人張剛——匠心築夢、實幹興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