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

寒露

★二十四节气寒露★

寒露

寒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表示秋季时节的正式结束;时间在公历每年10月7日~9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95°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寒露时节,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东北进入深秋,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

寒露

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

寒露寒露

空庭得秋长漫漫,

寒露入暮愁衣单。

喧喧人语已成市,

白日未到扶桑间。

永怀所好却成梦,

玉色彷佛开心颜。

逆知後应不复隔,

谈笑明月相与闲。

节气养生

寒露

随着寒露节气的到来,国内大部分地区雨季结束,天气开始转凉、干燥。在这种天气下人容易出现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秋燥症状。下面彭小民来给大家介绍几点养生常识

寒露寒露

足部保暖:

常言道:“寒露脚不露。”寒露过后,气温逐渐降低,因此不要经常赤膊露身,以防凉气侵入体内。同时夏季的凉鞋基本可以收起来了,以防“寒从足生”。另外,建议每天晚上用热水泡脚。因为热水泡脚可以使足部的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足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减少下肢酸痛的发生,缓解疲劳。

寒露寒露

早睡早起:

寒露过后昼短夜长,人们的起居时间也应当做相应调整。自古以来就有“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的说法,说的正是在秋季的时候要调整起居时间。

寒露

早睡可顺应阳气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因此,顺应节气,分时调养,早睡早起,可保养身体。

寒露

养阴防燥:

寒露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许多人会出现“凉燥”症状,即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寒露时节养生跟秋分不一样,寒露养生主要是预防“凉燥”,需从养阴防燥、润肺益胃方面入手。

寒露

饮食方面,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食品,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银耳、百合等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物。

寒露
寒露

结束一天忙碌的工作以后,可以出门散散步、逛逛街,松弛身心。

寒露
寒露

通过扩大生活圈子,多交工作以外的朋友,培养兴趣爱好,可以舒缓工作上的压力,令身心愉悦。

寒露

文案:彭小民

寒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