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时节,邂逅最美的处暑诗词

《长江二首》

宋代:苏泂

其一

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白头更世事,青草印禅心。

放鹤婆娑舞,听蛩断续吟。

极知仁者寿,未必海之深。

其二

长江无六月,大地绝纖埃。

暑向风前退,秋从雨后来。

问桐知叶落,修桂待花开。

畴昔扁舟兴,分明欲唤回。

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处暑节气意味着即将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处暑后中国黄河以北地区气温逐渐下降。

处暑时节,邂逅最美的处暑诗词

《七月二十四日山中已寒二十九日处暑》

宋代:张嵲

尘世未徂暑,山中今授衣。

露蝉声渐咽,秋日景初微。

四海犹多壘,余生久息机。

漂流空老大,万事与心违。

我国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农作物成熟。

处暑时节,邂逅最美的处暑诗词

《处暑后风雨》

宋代:仇远

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

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

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

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

“秋雨”的主要特点是雨日多,而另一个特点是以绵绵细雨为主,所以雨日虽多,但雨量却不很大,一般要比夏季少,强度也弱。

处暑时节,邂逅最美的处暑诗词

《早秋曲江感怀》

唐:白居易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池上秋又来,荷花半成子。

朱颜易销歇,白日无穷已。

人寿不如山,年光急于水。

青芜与红蓼,岁岁秋相似。

去岁此悲秋,今秋复来此。

处暑以后,除华南和西南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雨季即将结束,降水逐渐减少,水稻成熟收割。

处暑时节,邂逅最美的处暑诗词

《闲适》

宋:陆游

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

柴门傍野水,邻叟闲相期。

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处暑过,暑气止,就连天上的那些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时浓云成块。民间向来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其间就有“出游迎秋”之意。

处暑时节,邂逅最美的处暑诗词

《满庭芳又黄邑于公乞修行》

元:王哲

论修行,翁甚喜,津堪作琼浆。

清火赫,颠倒吉还昌。

显金乌甚朗。

中现、玉兔精详。

谈正,处暑气变成霜。

当内宝,珍珠璧,一一收藏。

尤良善善,性烛施张。

现灵明愈耀,中土、本有真光。

冥点,烟散尽,堪庆满庭芳。

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处暑后有放河灯的习俗。

处暑时节,邂逅最美的处暑诗词

《七夕处暑》

清:胤禛

天上双星合,人间处暑秋。

稿成今夕会,泪洒隅年愁。

梧叶风吹落,璇霄火正流。

将陈瓜叶宴,指影拜牵牛。

七夕和处暑很近。

处暑时节,邂逅最美的处暑诗词

关于七夕的部分谚语:

处暑收黍,白露收谷。

处暑见新花。

处暑好晴天,家家摘新棉。

处暑开花不见花(絮)。

处暑花,不归家。

处暑花,捡到家;白露花,不归家;白露花,温高霜晚才收花。

处暑长薯。

处暑就把白菜移,十年准有九不离。

处暑移白菜,猛锄蹲苗晒。

处暑栽,白露上,再晚跟不上。

处暑栽白菜,有利没有害。

处暑栽,白露追,秋分放大水。

处暑拔麻摘老瓜。

处暑见红枣,秋分打净了。

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

处暑天不暑,炎热在中午。

热熟谷,粒实鼓。

处暑雨,粒粒皆是米(稻)。

处暑早的雨,谷仓里的米。

处暑若还天不雨,纵然结子难保米。

处暑三日稻(晚稻)有孕,寒露到来稻入囤。

处暑谷渐黄,大风要提防。

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

处暑高粱 遍地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