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時節,邂逅最美的處暑詩詞

《長江二首》

宋代:蘇泂

其一

處暑無三日,新涼直萬金。

白頭更世事,青草印禪心。

放鶴婆娑舞,聽蛩斷續吟。

極知仁者壽,未必海之深。

其二

長江無六月,大地絕纖埃。

暑向風前退,秋從雨後來。

問桐知葉落,修桂待花開。

疇昔扁舟興,分明欲喚回。

處暑,即為“出暑”,是炎熱離開的意思。處暑節氣意味著即將進入氣象意義的秋天,處暑後中國黃河以北地區氣溫逐漸下降。

處暑時節,邂逅最美的處暑詩詞

《七月二十四日山中已寒二十九日處暑》

宋代:張嵲

塵世未徂暑,山中今授衣。

露蟬聲漸咽,秋日景初微。

四海猶多壘,餘生久息機。

漂流空老大,萬事與心違。

我國將處暑分為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農作物成熟。

處暑時節,邂逅最美的處暑詩詞

《處暑後風雨》

宋代:仇遠

疾風驅急雨,殘暑掃除空。

因識炎涼態,都來頃刻中。

紙窗嫌有隙,紈扇笑無功。

兒讀秋聲賦,令人憶醉翁。

“秋雨”的主要特點是雨日多,而另一個特點是以綿綿細雨為主,所以雨日雖多,但雨量卻不很大,一般要比夏季少,強度也弱。

處暑時節,邂逅最美的處暑詩詞

《早秋曲江感懷》

唐:白居易

離離暑雲散,嫋嫋涼風起。

池上秋又來,荷花半成子。

朱顏易銷歇,白日無窮已。

人壽不如山,年光急於水。

青蕪與紅蓼,歲歲秋相似。

去歲此悲秋,今秋復來此。

處暑以後,除華南和西南地區外,我國大部分地區雨季即將結束,降水逐漸減少,水稻成熟收割。

處暑時節,邂逅最美的處暑詩詞

《閒適》

宋:陸游

四時俱可喜,最好新秋時,

柴門傍野水,鄰叟閒相期。

處暑之後,秋意漸濃,正是人們暢遊郊野迎秋賞景的好時節。處暑過,暑氣止,就連天上的那些雲彩也顯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時濃雲成塊。民間向來就有“七月八月看巧雲”之說,其間就有“出遊迎秋”之意。

處暑時節,邂逅最美的處暑詩詞

《滿庭芳又黃邑於公乞修行》

元:王哲

論修行,翁甚喜,津堪作瓊漿。

清火赫,顛倒吉還昌。

顯金烏甚朗。

中現、玉兔精詳。

談正,處暑氣變成霜。

當內寶,珍珠璧,一一收藏。

尤良善善,性燭施張。

現靈明愈耀,中土、本有真光。

冥點,煙散盡,堪慶滿庭芳。

處暑前後民間會有慶贊中元的民俗活動,俗稱“作七月半”或“中元節”。處暑後有放河燈的習俗。

處暑時節,邂逅最美的處暑詩詞

《七夕處暑》

清:胤禛

天上雙星合,人間處暑秋。

稿成今夕會,淚灑隅年愁。

梧葉風吹落,璇霄火正流。

將陳瓜葉宴,指影拜牽牛。

七夕和處暑很近。

處暑時節,邂逅最美的處暑詩詞

關於七夕的部分諺語:

處暑收黍,白露收谷。

處暑見新花。

處暑好晴天,家家摘新棉。

處暑開花不見花(絮)。

處暑花,不歸家。

處暑花,撿到家;白露花,不歸家;白露花,溫高霜晚才收花。

處暑長薯。

處暑就把白菜移,十年準有九不離。

處暑移白菜,猛鋤蹲苗曬。

處暑栽,白露上,再晚跟不上。

處暑栽白菜,有利沒有害。

處暑栽,白露追,秋分放大水。

處暑拔麻摘老瓜。

處暑見紅棗,秋分打淨了。

處暑天還暑,好似秋老虎。

處暑天不暑,炎熱在中午。

熱熟谷,粒實鼓。

處暑雨,粒粒皆是米(稻)。

處暑早的雨,穀倉裡的米。

處暑若還天不雨,縱然結子難保米。

處暑三日稻(晚稻)有孕,寒露到來稻入囤。

處暑谷漸黃,大風要提防。

處暑滿地黃,家家修廩倉。

處暑高粱 遍地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