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凤阳县的这个镇古称北徐州,当了千余年的州府治所

安徽滁州凤阳县下面有个古镇,建制远超凤阳。凤阳府城始建于明朝,而这个古镇作为州府治所却已有千余年历史!这个古镇,就是凤阳县临淮关镇。

临淮关,就是临淮河之意,但临淮关并不是它本来的名字,它本名濠州!

滁州凤阳县的这个镇古称北徐州,当了千余年的州府治所

在周朝时期,这里是钟离国,后为吴、楚所争之地,汉置钟离县,到了晋朝立为钟离郡,义熙元年,侨置燕县代替钟离县,仍为钟离郡治所。南朝宋因之。后宋明帝失淮北地,复立徐州于此(燕县),后废帝改号北徐州。历史上不止一个北徐州,临淮关镇就是其中一个。

滁州凤阳县的这个镇古称北徐州,当了千余年的州府治所

到了北周复名钟离县。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钟离郡入濠州,濠州治所在钟离县,濠州,因濠水而得名,贞元元年(785年),钟离县割属徐州。元和四年(809年)属宿州。五代十国吴时还属濠州并为治所。

在历史上大多时期内,濠州辖钟离、定远二县,与宿州隔淮相对。

南宋后期,宋朝联蒙灭金后,蒙古大军南下,宋朝、蒙古于宿州蕲县展开大战,宋人占据淮河北岸,于宿州蕲县荆山镇建设城池抵抗蒙古,荆山镇设为县,隶属于怀远军,南宋灭亡后,怀远县划属濠州。

滁州凤阳县的这个镇古称北徐州,当了千余年的州府治所

元朝濠州

元朝时期,濠州升格为临濠府,后来朱元璋在濠州西南凤凰山南麓建中都。迁临濠府治于凤阳,濠州废,降濠州为临淮县。

清朝末年,淮水淹没临淮城,临淮县并入凤阳府凤阳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