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椹的傳說!

導語: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鳩兮,無食桑葚”是2000多年前《詩經》中的名句。我們可想像一下,在那麼遙遠的古代,人們用桑葚比喻愛情,由此可見桑葚不但是奇珍異果,而且充滿神奇。關於桑葚的由來,有一個這樣美麗的故事:

桑椹的傳說!

從前,一個小姑娘,跟著哥哥趕廟會,不想中途遇到暴風雨,和哥哥失散了。待天晴之時,小姑娘發現自己站在非常一個美麗富饒的地方。這裡綠樹成蔭,人們種桑養蠶,男耕女織,還唱著好聽的歌曲,原來這裡就是傳說中的美麗天堂。天堂的人們熱情地接待了她,可是小姑娘每天都牽掛著不知下落的哥哥,總是悶悶不樂。一個年輕的後生看在眼裡,就主動的幫助小姑娘,漸漸地小姑娘喜歡上了這個勤勞善良的小夥子。小姑娘就把自己的苦惱告訴了小夥子,小夥子決定和姑娘一起尋找哥哥來此生活。臨行前,他們帶了很多的種子和一些小蠶,邊走邊撒,作為返回天堂的記號。

天上一天,人間十年。幾天後他們終於找到已經80多歲的哥哥。他們沿著標記一路返回,沿途撒下的種子卻已長成參天大桑樹......比天上還美麗,於是他們決定在此住下來。在哥哥的主持下,兩個年輕人結為百年好合。從此,人間有了桑樹,有了蠶,有了男耕女織。有了象徵富裕的錦衣絲蘿...原來,桑自天堂,"紅桑葚"是天堂的聖果,所以又名"紅聖果"...

桑椹的傳說!

西漢末年,為平定王莽叛亂,漢室子孫劉秀親征,不料被王莽打敗流落於幽州(今北京),飢餓難耐,恰好此時桑葚結果,劉秀靠著桑葚充飢度過了追兵追殺。幾年之後,劉秀打敗叛軍獲勝。派人去封賞此桑樹,不料來人不識桑樹,錯將旁邊的椿樹封了賞。可謂“桑樹救駕,椿樹封王”。

幾乎在同一時間,有一個叫蔡順的少年,父親早亡,母子相依為命。戰亂之際,無以果腹,蔡順便在桑葚結果時節,每天採摘桑子充飢。他把紫紅的桑葚和紅色的桑葚分開放在不同的竹筐中,甜美的紫紅色桑葚留給母親,自己只吃酸澀的紅色桑葚。起義軍感其孝心,給了他糧食回家供養母親。這就是二十四孝中的“拾葚異器”。

桑椹的傳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