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篮球运动员的睡眠法则!

对于一名篮球运动员来说:技战术训练、心理训练、体能训练、理论知识学习以及饮食与睡眠构成了我们不断前进、不断提升的六大因素。每一个因子在我们篮球生涯的各个阶段可能所起到的作用不尽相同,但每一个因子的重要性都让我们无法忽视。因为这些因子共同决定了我们在场上的竞技水平。

而我们今天将要谈论一个大家很少触及,又或者被大家经常忽略的因子:睡眠问题。而本篇文章的理论支撑来源于睡眠教练尼克·利特尔黑尔斯的R90睡眠法则以及我自己基于此法则基础之上的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反馈。不可否认,良好的睡眠习惯也同样需要科学的训练。

首先我们要学习的第一步:了解我们自身的睡眠规律与本质。其实,从晚上入睡到白天醒来,我们在此期间经历的是由一个个周期组成的睡眠过程。每一个周期由四至五个不同睡眠阶段组成。第一个阶段是:非眼动睡眠,即打瞌睡。在这个阶段,我们也许刚刚躺下,有一点朦朦胧胧的感觉,意识有一点模糊的迹象,但很容易被外界的声音、事物所干扰。

浅谈篮球运动员的睡眠法则!

如果我们周围的环境足够安静且困意十足,那我们将进入下一个阶段非眼动睡眠——浅睡眠。此时,我们的体温和心率开始下降,我们对周围事物的敏感度也逐渐下降。然而,此时如果有人大声喊叫你的名字,或是周围发出巨大的声响。你会被惊醒并重新回到第一阶段开始入睡。我们花在这一阶段的时间占周期睡眠的比例是最高的。但是,如果我们在这个阶段进展的顺利,那么这个浅睡眠阶段就不在是浪费时间,这一阶段能整合信息并提高运动表现。

紧接着我们来到第三、四阶段:眼动睡眠——深睡眠。在这个阶段,要想把你叫醒,得花一些时间或者力气。如果你不幸在这个阶段醒来,你会发现自己昏昏沉沉、迷迷糊糊的。在我们深度睡眠时,大脑会产生δ波——一种频率最慢的脑波。在这个阶段,睡眠的生理修复功效开始发挥作用,生长分泌素的量也会在这个阶段开始增加。我们希望能在这个阶段多作停留、沉浸其中,

我们经历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快速眼动睡眠。

一般情况下,梦的产生都在这个阶段,它是深睡眠的最后阶段,一般占比20%左右。这个阶段的结束,也就意味着一个睡眠周期的结束。请大家记住:以上5个阶段所用的总时间一般为90分钟(这一点非常重要),这五个阶段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周期(一个周期是90分钟)。一个周期结束后,我们会进入下一个周期(此时,我们会醒来,有的人会翻翻身、动动手脚,只是我们自己不记得这些事情的发生)。

以上的理论依据很好的解释了一种现象:很多朋友、篮球运动员会在早上醒来的时候浑身没有力气、不愿意起床、感觉自己还没有睡饱。而很可能的原因是:闹钟把你叫醒的时候你正处于深睡眠的某个阶段,因为缺乏这方面的知识,所以我们并不知道该在一个周期结束的时候醒来。

浅谈篮球运动员的睡眠法则!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醒来的时候正好是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结束的时候,那么我们的精神状态、困意程度将会有很大的改观。这也是尼克·利特尔黑尔斯教练提出的R90睡眠法则的精髓所在,即:我们要按照睡眠周期去睡觉,一个睡眠周期为90分钟,尼克·利特尔黑尔斯教练建议运动员每天晚上至少睡4-5个睡眠周期,5个睡眠周期最为理想,也就是7.5小时(1.5×5)。

对于篮球运动员,具体的做法可以参考我举的例子:首先,固定每天的起床时间,比如早上7点30分起床。那么要想拥有5个睡眠周期的话,则需要在前天晚上12点之前进入周期睡眠。而我自己进入睡眠需要30分钟的时间(因人而异,但提前预留好时间即可),那我应该在11点30分上床睡觉。这样,我第二天醒来的时间一般在7点20分左右,长期以往,闹钟还没有响,我已经按照5个睡眠周期的时间醒来。

R90睡眠法则还解决了另外一个问题,假如我今天晚上有事无法在11点30分准时上床睡眠,那么我今晚可以选择睡4个睡眠周期,也就是在凌晨1点30左右入睡,这样做我依旧可以保证自己在第二天的7点30分左右醒来,更重要的是,按照睡眠周期去做,虽然有时睡眠时间少了,但是睡眠的质量却很高,第二天我的精神状态依旧会非常棒。

浅谈篮球运动员的睡眠法则!

理想的睡眠状态是:我们尽可能每天早休息,并睡足5个睡眠周期,并尽可能固定起床时间。长期以往,我们的训练效果、恢复速度等层面都将得到极大的改善,从而直接提升我们的竞技水平。此外,午休时可增加一个睡眠周期(90分钟),或者进行一个30分钟的短休息。这样一周算下来,我们的睡眠周期控制在32-35个就算是非常理想的了。

相信看到这里大家已经明白,高水平篮球运动员在场上的竞技状态之所以高超、优秀,与自我的节制、规律的饮食、合理的睡眠安排分不开。这些细节问题如果我们能花一些时间去修正、改进的话,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会在恰当的时间帮助我们展现自己更好得一面。由于篇幅的关系,很多细节的内容我可能没有说的很清楚,欢迎大家给我留言,看到后我会及时回复。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